還記得大學某堂課上,台上老師認為只看過電視劇不算是看過金庸著作,小弟身為中文系,看過的名著卻不多,四大小說只熟讀三國演義,西遊記也只看過電視劇,水滸金瓶的劇情幾乎一無所知,說來慚愧,老實說現在學生的確欠缺扎實的訓練,就如練武忘了先紮穩馬步,自然是難練就好武功。
老實說,我是上了大學才開始接觸金庸,前前後後認識了五部,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那段時間我常熬夜,一次看個五六集才甘願去睡覺,每一集的斷點都十分吊人胃口。現代戲劇的拍攝愈趨精緻,不管是裝扮、選角、劇情或音樂,都比早年更為先進,我父母的年代是俗稱的「三台」年代,那時的技術跟現在來比,肯定簡陋許多,所以與其觀賞單調的刀光劍影,不如直接走入文字中,既是原汁原味,也可自行腦補情節,因此我的老師會那麼說,也許是深受他那年代的影響,要從影視走入文字簡單,但要從文字走入影視卻難,我覺得沒有哪個好哪個壞,純粹是個人喜好或堅持。
在金庸的妙筆之下,誕生不少角色,從販夫走卒到蓋世英雄,從沒沒無聞到萬人景仰,不少膾炙人口的大俠在武林中放飛自我,一般而言,大眾會對主角較為印象深刻,主角也常常是整部作品裡面最八面、最透明的,讀者把自己想像成是打片天下無敵手的武林至尊,常將情感投射於主角當中。
自古英雄誰不愛?自古狗熊誰人睬?
真正讓我對金庸小說入迷的,反而是某一群角色,他們有的自私,有的貪心,有的心狠,但卻比頂著光環的主角們要來的真實,世間總是殘酷的,既然故事裡有個大英雄,就注定要有個跟他相反的大魔王,而失敗的一方往往是大魔王,主角的光環宛如一面必勝金牌,不管一開始吃了多少虧,最後終將反敗為勝,這樣的情節鋪成屢見不鮮。老實說,這套路在金庸的作品裡也不是沒有,郭靖、楊過、令狐沖以及張無忌,哪個不是一開始飽受欺凌,但最後卻成了大英雄?然而,金庸創造的悲劇人物,其魅力並不亞於主角,雖然下場皆十分淒涼悲壯,然而就像是人間的縮影,更貼近現實世界的我們,那是人性不可否認之狀。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在火海中,李莫愁將拂塵一擲,情花叢中吟唱問世間,一代女豪因情而起,最後也因情殞落,先有陸展元的的背叛,後來為搶奪玉女心經與小龍女反目成仇,搞得自己眾叛親離。李莫愁的死,可以說是「壯烈」,被世人稱作心狠手辣的女魔頭,照理來說人人皆能誅之,但最後殺死她的,是她自己,死在自己手上,可以襯托出李莫愁不可一世的高傲,因為即使失敗了也要敗在自己手上。我對這個角色印象深刻,除了電視劇上扮演她的演員很漂亮之外,李莫愁一生自困情城的形象,也許就是你我身邊某些人的人生寫照,一開始以愛為信仰,讚頌美好的愛情,直到遭遇背叛,心中的理想城堡在夢中粉碎,愛恨交織無法控制之下,成了愛情的劊子手,每每想起背叛自己的那個人,便心痛如刀絞,憎恨難消。陸展元的離開一直令李莫愁無法理解,自小在古墓生活,對異性的相處之道一無所知,只在乎自己愛對方多少,殊不知自己對愛的定義太專制,陸展元被壓得喘不過氣,而之後遇到的何沅君,給了他一避風之處,相較於李莫愁的強勢,何沅君其實就是男人心目中溫雅賢淑的妻子形象。
被自己心愛的男人拋棄,只是心痛的前半局,我想更讓她不解的,便是自己的師妹小龍女,同樣從小在古墓長大,小龍女比起李莫愁更不經世事,卻得到一個愛她一生一世的帥氣小鮮肉楊過,看著自己師妹被無微不至地愛著,自己不知是該羨慕還是忌妒,李莫愁一生在「愛別離」與「求不得」兩苦之中掙扎度過,可謂是痛苦萬分,最後深重情花劇毒,等於被作者判了死刑,解情毒不難,只要忘卻愛慾,即能痊癒,但對李莫愁來說,或許這輩子是做不到了。
最終,玉女心經不過是個幌子,對李來說,如果又有另一個男人走入她的世界,給她溫暖與愛,何需那些心經祕笈呢?就算武功盡廢,赤練仙子從此絕跡江湖,也不枉相愛一回。「莫愁」本該不愁,但「離」了莫愁,又是愁,這個名字反映了她的一生,然有些人姓不憂名不愁,卻過得困苦不如意。在這幻化的大千世界裡,誰能注定成功,誰又注定悲劇一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