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題目我現在還印象深刻,像數學這樣的學科,照理來說答案應該都是很確定的,數字的計算很少會有灰色地帶。
老師在數學考卷上出了一到問答題。
並非要回答答案多少,而是問學生計算出答案後的看法如何。
剛開始考試沒多久,就聽見同學們用氣聲發出的困惑。
「吼優~這什麼題目啦!」
「這個老師很煩ㄟ......」
顯然這題成了大家最頭痛的一道關卡,如同找不到施力點,感覺昨晚努力啃書的結果都將前功盡棄。
一道小學數學題,劃開台灣教育不忍直視的痛處。
當初寫了什麼答案我早已忘記,印象只拿了一半的分數,但全對頂多也就2分,這一分看在小學生眼裡,實質上無比巨大,因為無從得知如何滿分。
或許是小學生的論述能力還不足,才會對這道題目困惑不解,但就心態上來講,我相信當時的我是逃避的,我沒有自信寫出答案,也從不信任自己的答案有多好,甚至要比胡亂地瞎猜選擇題還不信任。
那老師為什麼要出這樣的題目呢?
現在想想,生活帶給我們的問題與挑戰,不論是難度或內容,都遠遠超過這微不足道的數學題,然而原理似乎相差不遠,當初寫不出答案的我們,如今奔波於生活與工作之中,會不會也像當年一樣,遲遲無法寫下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