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失眠的夜晚—拼貼創作

那個失眠的夜晚—拼貼創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很小的時候,我其實是個圖像化的人。我記得我曾經跟一個前輩講過一句話:「我的世界裡只有形狀和顏色。」高中的時候我大量瀏覽的都是和視覺有關的東西,如時尚雜誌、繪畫和攝影,那時候不是看潮牌的網站和資訊,就是看城市美學新態度(10幾年過去,網站早已改版)。在我大學剛拿到單眼相機的時候,我拍了一系列身邊的人的照片。可是我對於如何用語言表達我的想法,卻一直有一點障礙。在那之後因為從事文字工作的原因,我開始大量的運用中文寫作,三四年奠定流暢使用語言的能力。

圖像語言和文字語言不同的地方在於圖像的意義是透過符號呈現,而文字本身因因應社會脈絡在不同的情境裡有不同的意義。在工作幾年後我接觸到一個名為「資訊設計」的領域(infographic design),才發現原來圖像和文字結合可以做很多種不同的應用與相應的產物,讓人很是驚豔。而不論是圖像還是語言,其最終的核心在於「溝通」。人的一生也在不斷地學習溝通。

我很少創作,但人生中曾因為失戀、失眠而創作過。偶爾,也會有欣賞的人出現。也許哪天,我也會正式展開創作人生也說不定!

以下是某天失眠後用剩餘的貼紙、不同顏色的紙拼貼而成的東西。通常我在創作的時候腦海裡都不會有什麼想法。我感覺自己在廢物利用,還有創造一種和諧,雖然別人看到的是顏色和形狀而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Lolo的沙龍
28會員
5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l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2月份我都在忙碌於四上國語〈海洋世界〉單元的設計和教學,其中也包含第十一課〈美食島〉文本探究的教學演示,這次國語文教學演示的文本〈美食島〉是一個故事,因此我想到用分析故事角色表情、動作和對白背後的情緒來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經過與結果。我設計出了一個故事的情緒折線圖......
昨天靈感閃過,我突然想起去年在iPad上寫下的一些東西。翻出來閱讀後,這個動作像喚醒了我靈魂深處的求知慾望,讓我整個國慶假期的早晨都沉浸在整理這一年來我內在的變化。 那篇文章是我以「人生劇本」的方式書寫,從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回溯了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並在每個段落後進行自我分析.....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21天的鏡子練習,今年四月底,我在一隅有光的社團裡也跟著老師和虛擬社群一起每天照著編輯過後的資訊照著練習。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鏡子練習是一本書、是一位女士Louise L. Hay暢銷全球的著作。這本書是我的生涯教練Ann在今年八月送我的。我很喜歡這本書簡單明瞭,不長篇大論的.....
12月份我都在忙碌於四上國語〈海洋世界〉單元的設計和教學,其中也包含第十一課〈美食島〉文本探究的教學演示,這次國語文教學演示的文本〈美食島〉是一個故事,因此我想到用分析故事角色表情、動作和對白背後的情緒來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經過與結果。我設計出了一個故事的情緒折線圖......
昨天靈感閃過,我突然想起去年在iPad上寫下的一些東西。翻出來閱讀後,這個動作像喚醒了我靈魂深處的求知慾望,讓我整個國慶假期的早晨都沉浸在整理這一年來我內在的變化。 那篇文章是我以「人生劇本」的方式書寫,從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回溯了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並在每個段落後進行自我分析.....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21天的鏡子練習,今年四月底,我在一隅有光的社團裡也跟著老師和虛擬社群一起每天照著編輯過後的資訊照著練習。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鏡子練習是一本書、是一位女士Louise L. Hay暢銷全球的著作。這本書是我的生涯教練Ann在今年八月送我的。我很喜歡這本書簡單明瞭,不長篇大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