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來在家就是這樣的感覺

    上週從台北回來後,三人便隨性地窩在客廳看電視,玩Switch。簡單的吃了晚餐,又廢在沙發上一會兒後,我跟娃說:「該洗澡了。」
    娃慢條斯理的從客廳步上臥室,卸下髒衣服後,進入浴室。
    蓮蓬頭的水還沒沖到他的身體,娃便開口説:「原來,在家就是這樣的感覺啊!」
    我覺得很好笑,這什麼感嘆的口氣??一邊幫他沖熱水,一邊問:「喔,在家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娃說:「就是一個很習慣,想要怎樣就怎樣的感覺。」
    我說:「是就算我們在外面住很舒服很高級很漂亮的飯店,在飯店就能吃人家準備好的自助餐,也還是覺得自己的家最好的那種感覺嗎?」
    娃說:「嗯啊。」
    心裡一暖。我問:「即使我們家有時候亂七八糟,沒地方走路也是嗎?」
    娃答:「對啊。還是回到家覺得最舒服最習慣。」
    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回到家,對我們來說,就是可以無拘無束想怎樣就怎樣; 可以翹腳、可以恣意躺在沙發上,也可以坐在地板上; 想挖個鼻孔、摳個頭皮、伸懶腰打哈欠時,也可以不用擔心自己的行為舉止在外人眼中是否得體有禮,在家想放屁時,儘管有多大聲放多大聲。家就是一個可以讓我們放心地拉遢隨便、不修邊幅的地方。
    週末從天母離開後,我們便驅車前往南港City Link樓上的飯店—台北萬怡酒店。這家飯店品質算是中上,房間乾淨,佈置清新高雅,備品茶點應有盡有。但是不管怎樣,它就是一家飯店。房客來自四面八方,誰都可以進出、留宿。
    我一向是個眉角超多的媽媽,不時提醒娃:「地毯髒,不要坐在地上」、「枕頭不是我們家的,臉不要埋在枕頭裡」、「電視遙控器我消毒一下再用」...... 也許是因為我在外面總是一直耳提面命,讓娃覺得到哪裡都不能夠放輕鬆;但是我並不會覺得為了在外面可以放鬆,就應該忽視在外面公用的東西本來就是集各方人馬身上的細菌於一身的事實。我希望孩子從小就知道「外面」跟「家裡」本來就不是一樣的。凡會與外人共用的區域,就是必須養成多一分注意與小心的習慣。
    無論如何,兒子憑著這樣多次旅宿在外,所得到的經驗與結論就是:『原來,在家就是這樣的感覺啊!』『在家真好!』
    我喜歡他的結論。因為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得上自己的家。喜歡在家,就表示這個家,可以讓他做自己。
    「家」對每一個人來說,本來就應該是一個可以眷戀、放心、解壓的所在,
    從來沒停歇過的虐童新聞,每每讓我看了心痛萬分。我總是在一邊看新聞一邊心疼受虐的孩子之餘,悲傷地想著:對那些孩子來說,家恐怕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想逃離的地獄或牢籠,但是年紀太小,無處可逃,只好忍受大人加諸於自己身體上的一切痛苦。
    我衷心希望,這世界上每個孩子,都能有一個溫暖有愛的家,一個可以讓他們安心當個孩子,隨意地向爸爸媽媽撒嬌耍賴的家,一個讓他們將來不管去到哪裡,總是最想回去的地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