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放鬆才能提高學習力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聽到許多家長抱怨孩子:「奇怪,回到家就只想吃東西或是想玩,都不會想先做功課!」


其實聽在我耳裡,一點都不奇怪。


先試著思考「家」給我們的感覺是什麼?


你希望「家」給你的感覺是放鬆身心的地方,還是讓你精神緊繃的地方?


我想答案顯而易見,也更能理解孩子們回到家的需求與行為。


雖然學校看起來五育並重,也確實有給予孩子自由發揮及運動的時間與空間,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學校確實在許多方面規範及約束了孩子們的言行。


許多家長會說:「可是看他在學校也很開心呀!」


孩子很喜歡上學,或是臉上掛著笑容,不代表他們沒有承受壓力,或是不需要時間喘口氣,這是許多家長容易忽略的地方。


如果互換立場,當我們下班回到家,看一下手機或電視節目就被嫌棄,難道不會覺得不合理嗎?


這幾天持續關心世界12強棒球賽,看到鏡頭照到許多孩子們在球場寫功課,讓我忍不住會心一笑,因為我們也是在家裡看球賽的時候偶爾請孩子練習寫一下國字,或是在等看診的時候稍微複習一下功課或閱讀一下繪本,把學習融入生活,充分利用瑣碎時間。


很多時候,刻意把一大段時間空下來規定只能做某件事是有其道理的,但我不認為全然沒有彈性空間,因為學習應該是不著痕跡且無痛的,即便只有五分鐘都能有其效果,前提是不要讓孩子對學習感到抗拒或有壓力,我認為這才能保持對學習的好奇心與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4會員
1.3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2025/02/24
要不要吃飯? 要不要上廁所? 要不要刷牙? 要不要看醫生? 要不要去上學? 關於這些問題,你認為對年幼的孩子而言,是選擇題嗎? 最近看到網友們在討論關於父母到底該不該給孩子選擇的問題,有些人說不給選擇是威權。 但我認為選擇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基本的判斷能力,
Thumbnail
2025/02/24
要不要吃飯? 要不要上廁所? 要不要刷牙? 要不要看醫生? 要不要去上學? 關於這些問題,你認為對年幼的孩子而言,是選擇題嗎? 最近看到網友們在討論關於父母到底該不該給孩子選擇的問題,有些人說不給選擇是威權。 但我認為選擇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基本的判斷能力,
Thumbnail
2025/02/23
相信大家都同意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 所以許多家長偏好讓外籍老師教孩子英文,但提到中文閱讀能力,多數的家長明知道重要性,卻仍舊提不起勁。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陪讀並不如想像中輕鬆,不僅要特別抽空陪伴,在閱讀的過程中也需要消耗腦力,還要回應孩子的許多疑問,對於許多忙於工作及家務的家長而言
Thumbnail
2025/02/23
相信大家都同意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 所以許多家長偏好讓外籍老師教孩子英文,但提到中文閱讀能力,多數的家長明知道重要性,卻仍舊提不起勁。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陪讀並不如想像中輕鬆,不僅要特別抽空陪伴,在閱讀的過程中也需要消耗腦力,還要回應孩子的許多疑問,對於許多忙於工作及家務的家長而言
Thumbnail
2024/12/28
昨天在幫孩子檢查作業,發現其實過去到現在的題目與答案,似乎還是太過簡略,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許多誤解。 比如,昨天我看到的閱讀測驗大致上是說不願意幫忙別人的結果反而害到自己,然後有一題的正確答案是:我們應該要盡力幫助別人。 但身為大人的我們都知道,不是什麼忙都應該幫,而我們應該要引導孩
Thumbnail
2024/12/28
昨天在幫孩子檢查作業,發現其實過去到現在的題目與答案,似乎還是太過簡略,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許多誤解。 比如,昨天我看到的閱讀測驗大致上是說不願意幫忙別人的結果反而害到自己,然後有一題的正確答案是:我們應該要盡力幫助別人。 但身為大人的我們都知道,不是什麼忙都應該幫,而我們應該要引導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有些孩子, 在學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回到家裡, 家長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經常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有些孩子, 在家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到了學校, 老師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想要建議家長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希望孩子們不管在哪,都能好好的。
Thumbnail
有些孩子, 在學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回到家裡, 家長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經常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有些孩子, 在家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到了學校, 老師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想要建議家長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希望孩子們不管在哪,都能好好的。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Thumbnail
學生問我這題目,我告訴他們這非常困難?應該反問您有習慣靜心冥想嗎?在什麼情況下驅使您靜心冥想?若您也不能養成習慣,將靜心冥想成為每日像洗澡刷牙般的習慣而得到好處,那您如何驅動孩子呢? 太多家長將他們無法做到的加諸在孩子身上,大多都形成反效果。 所以,如果真的要與孩子靜心冥想,第一個入門就是自己要
Thumbnail
學生問我這題目,我告訴他們這非常困難?應該反問您有習慣靜心冥想嗎?在什麼情況下驅使您靜心冥想?若您也不能養成習慣,將靜心冥想成為每日像洗澡刷牙般的習慣而得到好處,那您如何驅動孩子呢? 太多家長將他們無法做到的加諸在孩子身上,大多都形成反效果。 所以,如果真的要與孩子靜心冥想,第一個入門就是自己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