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話- 家不是避風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家對我來說,不是避風港,而是戰場。

小時候,我怕爸媽吵架,每一秒都很珍惜在小學的時光。我最討厭天黑,因為他們容易吵架。

中學,想家,但不想回家。總是會在開門的時候躊躇兩三秒,我不喜歡家。

高中,家即是戰場。討厭跟情緒不穩定的人往來,也心疼以前活在恐懼的自己。


我好想要,安全的,生活無恙。

/

聽到鄰居小孩邊啜泣邊說:「爸爸你好恐怖,不要再打我了⋯⋯」什麼時候那個會大哭的吵鬧鬼,變成如此卑微的請願。

不活在恐懼好像是基本人權,什麼時候,基本人權要用求的呢?

家庭裡的權力不對等、兒子女兒的傷疤、半夜不願醒來的願,何時會得到救贖?

/

揭開心中的疤,多少是由父母的辱罵和詆毀,一刀一刀的割得,血流淋漓?揭開手臂後側的疤,多少是由爸媽喝醉,發瘋咆哮,玻璃的刮痕?揭開這些文字背後的疤,是多少夜的,痛哭失聲?

/

不,現在連哭,都要捂著聲。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ak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請不要站在上帝視角去嚴厲的責備以前的自己. 我一直覺得後悔是在欺負以前的自己。請不要忘記,當初做決定的時候,你已經根據那時候得情況做出最好的選擇了。即使事後看覺得當時的決定很奇怪,但那時的你已經是被壓力逼到走投無路的狀態了。這裡說的後悔,是在講那種怨懟自己當初的選擇,悔恨以前的自己讓現在的自己走上
請不要站在上帝視角去嚴厲的責備以前的自己. 我一直覺得後悔是在欺負以前的自己。請不要忘記,當初做決定的時候,你已經根據那時候得情況做出最好的選擇了。即使事後看覺得當時的決定很奇怪,但那時的你已經是被壓力逼到走投無路的狀態了。這裡說的後悔,是在講那種怨懟自己當初的選擇,悔恨以前的自己讓現在的自己走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很想逃離 現有的環境跟身份; 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 常常看到文章都說生活中; 偶爾要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風景‘’ 但面對生活步伐;都忘了停下來看看 只有在壓的喘不氣;才懂的抬頭看 但隨著年級越來越大~ 面對事情很多……
Thumbnail
小時候,我算是那群不那麼幸福的小孩中的一員。爸爸媽媽常常吵架,讓家裡死氣沈沈的。我還小,不敢吭聲,深怕自己說了些什麼會被掃到颱風尾。在學校裡,我和班上的同學玩在一塊,下課時我們聊天、玩鬼抓人和躲貓貓,感情十分融洽。然而,我卻時常從他們嘴中聽到一些刺耳的話語,嘲諷我的外貌。當時的我還小,覺得這都沒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心理學中兩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適合的讀者群。兩本書分別介紹了兒童繪畫的評量方法和心理學視角,並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應用。適合專業心理學家、兒童心理評估人員,以及對兒童心理學有興趣的家長和教師。
Thumbnail
《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一幅畫及時發現孩子需求,讓彼此內在連結更緊密》這本著作宛如一位智伴,溫暖親切地牽起你的手,引領你走進孩子那斑斕絢爛的繪畫天地。作者賴育立老師以豐沛的實務經驗,娓娓為你解讀孩子筆觸下隱晦的情感訊號。這本書如同一面清晰的鏡子,讓你透過孩子創作的每一幅畫作,及時探知他們當下最真實的需
Thumbnail
他們說:「吵吵鬧鬧,不像家。」,卻在家,吵吵鬧鬧。
想起國中入學那時也是妳先跟我說話的,我不知道怎麼回應,只能看著妳後就轉身離開了,與其說逃離這裡,不如說我想逃離有妳在的這裡,害怕被妳看穿,我們連朋友都做不成。 回到宿舍我早早洗了澡就睡了,但思緒很亂心跳很快,一整晚翻來覆去很難入睡,想說拿起手機隨便看點什麼都好,看到LINE妳傳來了訊息,距離上次
Thumbnail
─改變人類對決策/判斷理解的劃時代研究 謹以此篇文章致敬 當代心理學巨擘 Daniel Kahneman與他的傑出貢獻。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家對我來說,不是避風港,而是戰場。 小時候,我怕爸媽吵架,每一秒都很珍惜在小學的時光。我最討厭天黑,因為他們容易吵架。 中學,想家,但不想回家。總是會在開門的時候躊躇兩三秒,我不喜歡家。 高中,家即是戰場。討厭跟情緒不穩定的人往來,也心疼以前活在恐懼的自己。 我好想要,安全的,生活無恙。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很想逃離 現有的環境跟身份; 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 常常看到文章都說生活中; 偶爾要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風景‘’ 但面對生活步伐;都忘了停下來看看 只有在壓的喘不氣;才懂的抬頭看 但隨著年級越來越大~ 面對事情很多……
Thumbnail
小時候,我算是那群不那麼幸福的小孩中的一員。爸爸媽媽常常吵架,讓家裡死氣沈沈的。我還小,不敢吭聲,深怕自己說了些什麼會被掃到颱風尾。在學校裡,我和班上的同學玩在一塊,下課時我們聊天、玩鬼抓人和躲貓貓,感情十分融洽。然而,我卻時常從他們嘴中聽到一些刺耳的話語,嘲諷我的外貌。當時的我還小,覺得這都沒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心理學中兩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適合的讀者群。兩本書分別介紹了兒童繪畫的評量方法和心理學視角,並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應用。適合專業心理學家、兒童心理評估人員,以及對兒童心理學有興趣的家長和教師。
Thumbnail
《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一幅畫及時發現孩子需求,讓彼此內在連結更緊密》這本著作宛如一位智伴,溫暖親切地牽起你的手,引領你走進孩子那斑斕絢爛的繪畫天地。作者賴育立老師以豐沛的實務經驗,娓娓為你解讀孩子筆觸下隱晦的情感訊號。這本書如同一面清晰的鏡子,讓你透過孩子創作的每一幅畫作,及時探知他們當下最真實的需
Thumbnail
他們說:「吵吵鬧鬧,不像家。」,卻在家,吵吵鬧鬧。
想起國中入學那時也是妳先跟我說話的,我不知道怎麼回應,只能看著妳後就轉身離開了,與其說逃離這裡,不如說我想逃離有妳在的這裡,害怕被妳看穿,我們連朋友都做不成。 回到宿舍我早早洗了澡就睡了,但思緒很亂心跳很快,一整晚翻來覆去很難入睡,想說拿起手機隨便看點什麼都好,看到LINE妳傳來了訊息,距離上次
Thumbnail
─改變人類對決策/判斷理解的劃時代研究 謹以此篇文章致敬 當代心理學巨擘 Daniel Kahneman與他的傑出貢獻。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家對我來說,不是避風港,而是戰場。 小時候,我怕爸媽吵架,每一秒都很珍惜在小學的時光。我最討厭天黑,因為他們容易吵架。 中學,想家,但不想回家。總是會在開門的時候躊躇兩三秒,我不喜歡家。 高中,家即是戰場。討厭跟情緒不穩定的人往來,也心疼以前活在恐懼的自己。 我好想要,安全的,生活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