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電影的距離(The Pictures between U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已經結束超過半年,該頒獎典禮結束代表北美的頒獎季也正式告一段落。而奧斯卡適逢92年,最佳外語片也首次更名為最佳國際影片,表示突破語言的限制。而我也順著這股風潮在電影院、網飛(Netflix)、與Myvideo平台上看了不少電影,並有了不少感觸。而因為感觸很多,會將這些感觸分成好幾篇文章分享,並且不定期會修改更新。

※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斟酌”服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謝的沙龍
100會員
136內容數
電影音樂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從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中國網友感嘆電影獎項是資本人脈的遊戲,資本想捧的人拿獎提名都容易,電影圈排外,沒有影視行業人脈的年輕導演想往上走不容易。順著電影大導背後的資本關係鏈,演技差強人意的演員能靠背後推手拿獎,而民選出來的票房巨星演員,獎運稀巴爛,角逐提名竟然拿不到評委們手中任何一票。
Thumbnail
從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中國網友感嘆電影獎項是資本人脈的遊戲,資本想捧的人拿獎提名都容易,電影圈排外,沒有影視行業人脈的年輕導演想往上走不容易。順著電影大導背後的資本關係鏈,演技差強人意的演員能靠背後推手拿獎,而民選出來的票房巨星演員,獎運稀巴爛,角逐提名竟然拿不到評委們手中任何一票。
Thumbnail
第96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代表介紹,每一部作品的介紹都提供中文片名、導演,以及香港、臺灣、澳門上映或上架串流平臺等資訊。
Thumbnail
第96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代表介紹,每一部作品的介紹都提供中文片名、導演,以及香港、臺灣、澳門上映或上架串流平臺等資訊。
Thumbnail
在我心裡2024奧斯卡的最大遺珠絕對是入圍最佳動畫長片卻與其擦肩而過的《再見機器人》莫屬。其實除了入圍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再見機器人》早在2023年於許多影視獎項中嶄露頭獎。雖說《再見機器人》並未順利地拿下2024的奧斯卡,但它依然在許多人的心中泛起了一波漣漪。
Thumbnail
在我心裡2024奧斯卡的最大遺珠絕對是入圍最佳動畫長片卻與其擦肩而過的《再見機器人》莫屬。其實除了入圍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再見機器人》早在2023年於許多影視獎項中嶄露頭獎。雖說《再見機器人》並未順利地拿下2024的奧斯卡,但它依然在許多人的心中泛起了一波漣漪。
Thumbnail
當你曾經真心的珍惜過這段緣份,把它當作一份禮物,在未來喚起腦海的記憶時,是帶著笑容就足夠了。
Thumbnail
當你曾經真心的珍惜過這段緣份,把它當作一份禮物,在未來喚起腦海的記憶時,是帶著笑容就足夠了。
Thumbnail
第9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畫上句點,然而,得獎者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和艾瑪史東(Emma Stone)卻因爭議捲入歧視風波。艾瑪史東應得的獎項被楊紫瓊頒發,為此,楊紫瓊特地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試圖平息這場風波。
Thumbnail
第9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畫上句點,然而,得獎者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和艾瑪史東(Emma Stone)卻因爭議捲入歧視風波。艾瑪史東應得的獎項被楊紫瓊頒發,為此,楊紫瓊特地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試圖平息這場風波。
Thumbnail
2024年第96屆奧斯卡獎結束了,名單揭曉,【奧本海默】獲得七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綜觀這一份得獎名單,可以看出「反戰」的意味濃厚。
Thumbnail
2024年第96屆奧斯卡獎結束了,名單揭曉,【奧本海默】獲得七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綜觀這一份得獎名單,可以看出「反戰」的意味濃厚。
Thumbnail
《奧本海默》獲得七項奧斯卡。 島國文化界似對此片表現不置可否, 展現一種高深莫測的模糊, 或者乾脆保持沉默, 似還沉浸於後現代「作者之死」、 「真實效應」的光鮮術語之中, 然後,會不會和一日千里的世界發展, 於小確幸之中,自得其樂, 往相反的方向,快樂飛奔?
Thumbnail
《奧本海默》獲得七項奧斯卡。 島國文化界似對此片表現不置可否, 展現一種高深莫測的模糊, 或者乾脆保持沉默, 似還沉浸於後現代「作者之死」、 「真實效應」的光鮮術語之中, 然後,會不會和一日千里的世界發展, 於小確幸之中,自得其樂, 往相反的方向,快樂飛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