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飲食改革是新冠肺炎的解答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二○二○年三月十四日發布的優兔視頻中,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美國國際創造部資深科學家暨發言人,海洋生物學家羅伯特•卡特博士,談到造成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出現的:「你或許知道,你體內與體表的細菌多於體內的細胞。那是很多的細菌,但是你知道嗎?你擁有的病毒甚至多於細菌。『什麼?病毒在做些什麼?』病毒控制腸道細菌數量,也控管細菌種類。所以病毒功能在於調節。通常不會引起疾病。但當它們跳躍到另個物種,該物種沒有能力去適當調節這種病毒。現今世上出現新病毒,也就是冠狀病毒。」科學界目前共識,新冠肺炎起源於蝙蝠。蝙蝠是冠狀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帶有冠狀病毒的蝙蝠本身不會染病,但可將病毒傳給其他動物。因人類很少與蝙蝠互動,所以蝙蝠不易直接將新冠肺炎病毒傳給人類。但人類常與其他野生動物及畜養動物互動。多年來,人類對肉類和奶製品需求不斷增加,導致更多大規模動物養殖活動,增進動物與人類接觸頻率。此外,許多這樣的場所正侵入蝙蝠領地,加劇病毒從蝙蝠傳播給人類的風險。此外,作為「萬物之首」,我們人類憑良心,不能對事實視而不見,傳統市場和動物畜牧業對動物和相關工人而言,是一場活生生的惡夢,公然違背所有主要信仰,愛的核心原則。無論你看法為何,改採純素生活方式對眾生而言是雙贏主張。新冠肺炎使我們認識到,當人類生命面臨危險時,我們全體都願意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出重大改變。我們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閉門不出、避免大規模集會。隨著潛在失控的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地球上的生命正處於險境。這引發了一個問題:「人類是時候邁出簡單但巨大的一步,擁抱健康、環保及慈悲純素生活方式?」答案顯然是「是的!」透過採取此一行動,我們可以一舉解決無數具破壞性的全球問題,包括大流行病、慢性疾病、巨大的經濟問題、水資源短缺、世界飢荒、物種滅絕和氣候變遷。In a YouTube video posted on March 14, 2020, marine biologist Dr. Robert Carter, a senior scientist and speaker for 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USA (CMI-USA) in Atlanta, Georgia, USA, discussed how SARS-CoV-2, the coronavirus responsible for COVID-19, emerged: “You’ve probably learned that you have more bacteria in and on your body than you have cells in your body. That’s a lot of bacteria, but do you know what? You have even more viruses than you have bacteria. ‘What? What are the viruses doing?’ They’re controlling the number of bacteria in your gut, and they’re controlling the species of bacteria. So, what they’re doing is, regulating. In general, they don’t cause disease. However, when they jump to another species, that other species doesn’t have the ability to regulate this virus properly. Right now, there’s a new virus in the world, it’s a coronavirus.” The current consensus among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s that COVID-19 originated in bats. Bats are a major natural reservoir of coronaviruses. Bats do not become ill themselves from the coronaviruses they carry, but can pass them onto other animals. Since humans rarely interact with bats, it is unlikely that bats directly gave the COVID-19 virus to humans. However, humans routinely interact with other wildlife and livestock animals. Over the years, the ever-increasing human demand for meat and dairy has given rise to more numerous, larger-scale animal livestock operations,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animal-human contact. Moreover, many of these sites are encroaching on bat territories, amplifying the risk of virus transfer from bats to humans. Moreover, as the “crown of creation,” we humans cannot, in good conscience, turn a blind eye to the fact that wet markets and animal livestock operations are a living nightmare for the animals and the human workers involved, flying in the face of the principle of love central to all major faiths. No matter how you look at it, a shift to a vegan lifestyle is a win-win proposition for all. One thing COVID-19 has opened our eyes to is that, collectively, we are willing to make drastic changes to our lifestyles when human lives are on the line. We wear masks, practice social distancing, stay locked down, and avoid mass gatherings. With potential runaway global warming looming large, no less than life on Earth is now at stake. This beckons the question: “Is it time for humanity to make one more simple but giant step – embrace the healthy,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and compassionate vegan lifestyle?” The answer is clearly “YES!” And by taking this action, we can solve a myriad of devastating global issues in one stroke, including pandemics, chronic diseases, enormous economic troubles, water shortages, world hunger, species extinction, and climate change.Welcome to our show entitled Global Food reform is the answer to covid-19 turn on Adele. EMB agar hamilton undefinedial call atlanta Georgia USA discussed power source Covey to the Coronavirus you probably learned that you have more bacteria in and on your body then you have cells in your body that's a lot of bacteria but you know what you have even more viruses and bacteria what they're doing is is regulating in general they don't cause disease another species that other species doesn't have the ability to regulate this virus properly what is it it's an escapee in other words Cyrus is normally are benign and species virus virus to jump species current concern originated natural Reservoir animals william Duncan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scales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0 to 2013 christian Walser Executive Health program at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same time wildlife trafficking 1997 and the swine flu pandemic of 2009 for example originated in livestock farms in those case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64內容數
    遊藝術家李青創意創作團隊 所規劃的一系列簡單的生活藝術行動 藝術行動讓你的生命換來一些 拯救生命 再造生命 創造生命 治療生命 喚醒生命 化解生活中的 最難解決的生命課題愛情親情友情 一系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ee Charit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世界 摩洛哥的勵志電影: 2019-02-19 用語:Arabic(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摘要 當我們看到阿瑪爾和卡門的友誼綻放,我們也看到國際關係對他們生活的影響。因此這部電影強調人與人之間和諧與諒解的重要。由奧利佛·勒賽執導的《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給人一種神秘、冥想、迷人的體驗
    智慧之語 一晚的哭泣與一早的歡呼:選自查爾斯‧泰茲‧羅素著作《上帝的歷代計畫》(二集之一) 2020-10-21 用語:English 摘要 查爾斯·泰茲·羅素,也稱為羅素牧師,是美國宗教領袖、作家暨演說家。他是基督教教派耶和華見證人的創辦人,該教派是在美國聖經研究者運動中興起。聖經研究者運動的基礎
    智慧之語 《靈界城市》節選—第七章:利西亞的解釋 2020-10-20 用語:English 摘要 有大量的著書提供有關來生和靈魂不朽的洞見。其中一部即為《我們的家園》,又名《靈界城市》,是安德烈.路易斯的靈透過靈媒弗朗西斯科.坎迪多.澤維爾撰寫的。弗朗西斯科.澤維爾是著名的巴西慈善家,合作編著逾四
    在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 有一個男生他很喜歡唱悲傷的歌曲當然他認為這不是悲傷 而是很有韻味或是古風 那一首歌就是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癡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照他這樣唱下去果然 每一段戀情都是以分手而收藏 因和韻味 因為 音樂音樂帶著音樂選擇歌曲的時候越是正
    智慧之語 靈性法則—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素食者)文選 2020-10-19 用語:English 摘要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是十九世紀著名的美國散文家、哲學家、講師、詩人、暨超越論哲學運動領袖。他的文學影響了許多著名作家,包括亨利‧大衛‧梭羅和華特‧惠特曼。愛默生最出名的是他的文章表達了自由、
    改變心態.. 人們, 當他們窮的時候, 心靈特別好, 但只是一點點錢然後放手. 據說每個人的命運都會隨著自我中心的轉變而改變.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 外面的人不多. 一個乞丐在加熱橋下燃燒葉子. 在他的身體上, 只有一件薄弱又破碎的衣服. 在他旁邊是每日儲存單位. 即使如此, 乞丐們燒了葉子, 嘴裡一
    電影世界 摩洛哥的勵志電影: 2019-02-19 用語:Arabic(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摘要 當我們看到阿瑪爾和卡門的友誼綻放,我們也看到國際關係對他們生活的影響。因此這部電影強調人與人之間和諧與諒解的重要。由奧利佛·勒賽執導的《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給人一種神秘、冥想、迷人的體驗
    智慧之語 一晚的哭泣與一早的歡呼:選自查爾斯‧泰茲‧羅素著作《上帝的歷代計畫》(二集之一) 2020-10-21 用語:English 摘要 查爾斯·泰茲·羅素,也稱為羅素牧師,是美國宗教領袖、作家暨演說家。他是基督教教派耶和華見證人的創辦人,該教派是在美國聖經研究者運動中興起。聖經研究者運動的基礎
    智慧之語 《靈界城市》節選—第七章:利西亞的解釋 2020-10-20 用語:English 摘要 有大量的著書提供有關來生和靈魂不朽的洞見。其中一部即為《我們的家園》,又名《靈界城市》,是安德烈.路易斯的靈透過靈媒弗朗西斯科.坎迪多.澤維爾撰寫的。弗朗西斯科.澤維爾是著名的巴西慈善家,合作編著逾四
    在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 有一個男生他很喜歡唱悲傷的歌曲當然他認為這不是悲傷 而是很有韻味或是古風 那一首歌就是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癡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照他這樣唱下去果然 每一段戀情都是以分手而收藏 因和韻味 因為 音樂音樂帶著音樂選擇歌曲的時候越是正
    智慧之語 靈性法則—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素食者)文選 2020-10-19 用語:English 摘要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是十九世紀著名的美國散文家、哲學家、講師、詩人、暨超越論哲學運動領袖。他的文學影響了許多著名作家,包括亨利‧大衛‧梭羅和華特‧惠特曼。愛默生最出名的是他的文章表達了自由、
    改變心態.. 人們, 當他們窮的時候, 心靈特別好, 但只是一點點錢然後放手. 據說每個人的命運都會隨著自我中心的轉變而改變.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 外面的人不多. 一個乞丐在加熱橋下燃燒葉子. 在他的身體上, 只有一件薄弱又破碎的衣服. 在他旁邊是每日儲存單位. 即使如此, 乞丐們燒了葉子, 嘴裡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22日表示美國新型新冠病毒新感染患者當中,變異株「JN. 1」感染占比到19日推估達到85.7%,JN. 1將持續在全球傳染擴散占比第一。
    這篇新聞Gut microbes can affect COVID vaccine response (https://news.ki.se/gut-microbes-can-affect-covid-vaccine-response)道出,研究人員顯示我們的腸胃菌叢的豐富度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對於疫苗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22日表示美國新型新冠病毒新感染患者當中,變異株「JN. 1」感染占比到19日推估達到85.7%,JN. 1將持續在全球傳染擴散占比第一。
    這篇新聞Gut microbes can affect COVID vaccine response (https://news.ki.se/gut-microbes-can-affect-covid-vaccine-response)道出,研究人員顯示我們的腸胃菌叢的豐富度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對於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