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房客》觀後感 /「愛,這種事。誰說了算?」
方格精選

《親愛的房客》觀後感 /「愛,這種事。誰說了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影評正文:

萬萬沒想到,在觀賞《親愛的房客》的過程中,不斷讓我有置身在欣賞懸疑片的錯覺。鄭有傑導演運用順序、倒敘交叉的手法,抽絲剝繭揭開故事的面紗,風格與步調看似曲折與內斂,內含的情感卻殘忍且深刻。


raw-image

林健一是一位住在公寓頂樓加蓋的房客,不只看護生病的房東周秀玉,還收養她9歲的孫子王悠宇,行為看似超出普通房客。然而在周秀玉過世之後,他的動機開始受到質疑。在檢警調查之下,發現越來越多對健一不利的證據……


raw-image

我在看電影之前就已經知悉,《親愛的房客》跟近期的作品異同,同樣是在描繪一段同志愛戀。令我驚喜的是,本片相較於其他部作品,它超脫了同志作品會去闡述的種種難題與紛擾,反而談及的是「家」的定義,甚至昇華成「血緣關係」與「愛」的本質探討。


raw-image

構成一個「家」的因素是什麼?是血濃於水的關係,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我想答案顯而易見。「情感」在社會中幻化了很多不同的樣貌,而主角健一卻好像不符合任何一種,對男孩王悠宇和秀玉阿嬤來說,他不是「家人」;而「情人」王立維也已經離世,實在沒有繼續留在原地的理由。


raw-image

那麼,劇情便開始挖掘健一,這一位「房客以上,家人未滿」的角色,無怨無悔的為家庭付出,究竟是別有居心,還是背後有什麼因素使然?此時,是元介飾演的叔叔王立綱的角色,就顯得非常巧妙。在片中看似是攪和主角關係的黑臉,實際上處境不比主角令人疼惜,接連失去哥哥、失去母親,設法抓住僅存的「家人」悠宇,可也說是合情合理。


raw-image

值得探討的是,叔叔王立綱是侄子王悠宇唯一真正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卻不被悠宇認可,是一位連「新年快樂」都開不了口的陌生人。住在家裡當「房客」的健一,毫無血緣關係的兩人,悠宇卻將健一視為「爸爸二號」,兩方對比顯而易見。


raw-image

儘管沒有「血緣」的關鍵因素,健一仍將悠宇視如己出,顯現「家人」或是「家庭」的定義,不再如以往專注在「血親」。在本片導演反倒將「愛」,定義為成為家庭、維繫家人關係的根本。「我全心全意愛著這位孩子,這有分什麼正常還是不正常嗎?」一句,緊扣著有關「血緣」與「愛」的本質定義,聊表導演的用心與真情。


raw-image

仔細想想,導演連地點的選擇都極具巧思,兩大場景高山與港口,鄰近港口的住家並非溫暖的避風港,雲霧繚繞的高山反而遠離塵囂,沒有外界異樣的眼光與阻撓,卻也是莫子儀愧疚的開端,再一次回到高山,他想讓王立維知道,王悠宇被他撫養得很幸福,但,他的疼愛只能到這兒了,結尾的頂罪已經是他最後的溫柔。


raw-image

男主角莫子儀的演出,早就得到了台北電影節評審的認可,我想我不必多言。他的演出令我聯想到美國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的男主角凱西艾佛列克。同樣承受著傷痛與承諾的壓力、輿論與現實的利刃,情感不斷被逼在崩潰邊緣,臉上滿滿的自責與歉疚,社會眼光另眼相看,卻依舊仍得撐起身子照料一切。


raw-image

在一個映後訪談,飾演王悠宇的白潤音提到:「我就是一個比較年輕的演員,不是童星。」確實白潤音在片中超齡的演技,面對影帝莫子儀與資深演員陳淑芳毫不遜色,「沒有我你會比較輕鬆吧」說來平淡童真,卻帶著刺,顯現這孩子早已看破一切,健一是爸爸的戀人,健一因為這樣活得很辛苦。


raw-image

總歸標題的一句:「愛,這種事,誰說了算?」《親愛的房客》用內斂與樸實的影像語言、淡淡卻直衝內心的情感,當然還有金獎級的演員表現,去闡述了「家」的定義、「愛」的本質。


raw-image

看完一天後回頭想想,窗外基隆港的船,一艘艘駛進駛離,林健一、爸爸二號的愛,卻依舊停靠在王悠宇心中,不管我們會不會飛翔,是「愛」讓我們長出了翅膀,但願在飛過人間的無常以後,我們能夠一起回家,有你的家才快樂,有人愛你的「家」才是真正的家。

總分 8.3 / 10


raw-image

片名:親愛的房客

導演:鄭有傑

演員:莫子儀、陳淑芳、白潤音、是元介、姚淳耀

發行:牽猴子電影

-

如果你想要更關注我:

臉書主要頁面(不想錯過任何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CurryTalksMovies/

IG版面(限時動態獨家的第一手感想)

https://www.instagram.com/curry_talks_movies/

痞客邦圖文好讀版(文章隨時更新)

https://currytalksmovies.pixnet.net/blog

Podcast hosting平台 Firstory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urry-talks-movies

相關邀約歡迎私訊或是透過Email

webberkao9292@gmail.com





avatar-img
咖哩聊電影Curry Talks Movies的沙龍
43會員
173內容數
經典為何為經典,就是因為它有抵抗時代變遷的恆久性,在當時立下里程碑,打破語言、打破種族,並經得起各個時代不同眼光的檢視,流傳千古。經典不一定要拿下很多獎項、不一定要創下高票房成績。 五月天阿信說:「經不經典這種事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嘛,你有你的回憶,我有我的傳記,只要感動,都是經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其實我知道很多人壓根不大在乎電影好不好看,畢竟本片從最初選角引發的爭議與話題,就遠遠壓過電影本身呈現出來的成品是好是壞。原來光是選角的好壞,不管成品的結果如何,就可以全盤否定一個作品的價值與意義,想想其實有點令人心寒。
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想寫航海王的感想。上映當天看到戲院場場爆滿的人潮、限時動態的各種洗版,喚起了我對童年對航海王的記憶,我對於航海王的印象只有:偶爾在電視轉到會停下來看的卡通、小時候在電影院看了劇場版Z、曾去過九族文化村辦的展覽。
我絕對可以敢說自己是在同業裡頭,最能接受商業片的人,雖然有時候,我仍然會被稱為「影迷、影評人」,但這些簡單粗暴的聲光娛樂效果,正是我愛上電影的初衷。回到重點,我甚至可以說是玩命關頭系列的粉絲,從第六集開始每集都在電影院欣賞的我,這系列說是陪我長大也不違過。
其實我知道很多人壓根不大在乎電影好不好看,畢竟本片從最初選角引發的爭議與話題,就遠遠壓過電影本身呈現出來的成品是好是壞。原來光是選角的好壞,不管成品的結果如何,就可以全盤否定一個作品的價值與意義,想想其實有點令人心寒。
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想寫航海王的感想。上映當天看到戲院場場爆滿的人潮、限時動態的各種洗版,喚起了我對童年對航海王的記憶,我對於航海王的印象只有:偶爾在電視轉到會停下來看的卡通、小時候在電影院看了劇場版Z、曾去過九族文化村辦的展覽。
我絕對可以敢說自己是在同業裡頭,最能接受商業片的人,雖然有時候,我仍然會被稱為「影迷、影評人」,但這些簡單粗暴的聲光娛樂效果,正是我愛上電影的初衷。回到重點,我甚至可以說是玩命關頭系列的粉絲,從第六集開始每集都在電影院欣賞的我,這系列說是陪我長大也不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