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亨小傳》守護著虛無 拒絕向時間投降
方格精選

讀《大亨小傳》守護著虛無 拒絕向時間投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完書後,緊接看了電影版。一如往常,紙上的空間還是比螢幕更遼闊。

  記得大約25,6歲的時候有機會讀這本書,但是當時沒有共鳴,連一半都讀不下去。這次知道原因了,因為蓋茲比從故事中段才正式登場,這種緩慢的速度,如果沒有耐心是看不下去了(年紀大了就有這個好處)。年紀大了,對時間的概念也會變得敏感。看著蓋茲比一直守護著那失落的五年,不禁為他感到傷神。

BGM: Lana Del Rey - Young and Beautiful (電影版的主題曲,非常貼切!)

BGM: Lana Del Rey - Young and Beautiful (電影版的主題曲,非常貼切!)

  男女主角是一個常見的組合,蓋茲比是一個中西部平凡的小子,愛上富家千金黛西,因為戰爭問題被迫分離。黛西渴望真愛但等不了五年,選擇嫁給富豪,蓋茲比對黛西的愛始終不變。他決心前往東部闖蕩,他一向知道自己缺少什麼,少了身世和階級,所以為自己創造了蓋茲比,建豪宅辦派對,就在黛西家的對岸,似乎盼著就能感到希望。

  小說裡蓋茲比的登場很緩慢,不過我蠻喜歡這樣的安排。就像在故事裡的他渾身是迷,來路不明、背景不明、工作不明,甚至懷疑他殺過人,跟著情節東拼西湊,也讓讀者體驗「不明不白」的神秘感,一路跟著猜測到故事的中段。蓋茲比辦起了派對,賓客來自各地,卻沒人見過派對主人,大家都憑著一顆赴宴的心,就當是入場券了。這些派對是他心裡無盡的期待,是為了吸引黛西的出現。

  蓋茲比對愛情是忠貞的,他傾注所有心力想要填補失落的過去,想要喚回黛西。愛情裡除了門當戶對讓人無奈,最無奈的是時間的感慨。我們可以抓住財富、抓住豪宅、抓住各種派對,但是抓不住時間。時間一旦踮起腳,就是義無反顧地走下去了。愛情裡,確實有人可以揮揮衣袖邁步向前,可偏偏就有蓋茲比這樣的人,認為時間是回得去的,不斷往過去的時間裡堆疊,天真的認為一切可以重來,他渴望時間回頭,就像是守望著虛無,就像故事裡著名的結語:我們繼續向前,像逆流而行的船隻,不斷被浪潮推回到過去。

  曾經看過一句話:時間是君王。意思是人在時間面前只能低頭臣服。無懼時間流轉或許就是蓋茲比偉大的地方吧

  大亨小傳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很簡單,欣賞重點可以放在作者的文字技巧,對於描繪情景和人物的非常細膩,甚至花了一個章節來形容參加派對的賓客,完全讓想像力起飛。看過這本書的人,應該沒有人會忘記蓋茲比的微笑吧。

  蓋茲比回報我善解人意的一笑,這一笑不僅僅是善解人意這麼簡單,而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微笑,人一輩子也許只能遇上那麼四、五次。這樣的微笑能讓你放一百顆心。他面對你的那一霎那,就像面對著永恆的世界,並把他的全部都傾注到你身上,對你表現出不可抗拒的偏愛。他了解你,恰好到你希望被了解的程度,他相信你,正好到你願意被相信的程度,他讓你放心,你留給他的印象,永遠是你狀態最好時留給人的印象。



avatar-img
子菁選日常的沙龍
90會員
138內容數
一道光、一抹笑、一頓飯、一本書、一部劇.....都可以好好聊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菁選日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完我是貓和少爺,決定要挑戰另外一種面向的夏目漱石。   心這部小說,共有三大章節,老師與我、父母與我、老師與遺書,非以情節推進的小說,比較像是在聊某件事,某件發生在心裡面的事情。看一名知識份子如果用最高標準來審視自己,一步一步走向道德的懸崖。如果你也喜歡日本文學這種極致絢爛的生命美學,推薦你讀這本
這是我繼複眼人第二本吳明益的小說,將近四百頁的內容,讀起來精緻動人。   我沒有看太多簡介便購入閱讀,起初我以為是藉著父親的腳踏車緬懷時代的書寫,但其實不然,找車只是這個故事的釣竿,底層的時間軸橫跨日治昭和迄今,戰爭佔了不少篇幅,其間夾雜著親情、物情、動物情、整個材質是既寫實又魔幻的。
這是關於一對姊弟被母親遺棄、父親過世、被繼母轟出家門的故事。有形的家和無形的家,對他們而言都不存在。 「我也不想浪費這僅有的時間,坐在這棟該死的房子前面,但我們最後卻還是來到這裡:像燕子,像鮭魚,我們是受制於自己遷徙慣性的無助俘虜。」
看完我是貓和少爺,決定要挑戰另外一種面向的夏目漱石。   心這部小說,共有三大章節,老師與我、父母與我、老師與遺書,非以情節推進的小說,比較像是在聊某件事,某件發生在心裡面的事情。看一名知識份子如果用最高標準來審視自己,一步一步走向道德的懸崖。如果你也喜歡日本文學這種極致絢爛的生命美學,推薦你讀這本
這是我繼複眼人第二本吳明益的小說,將近四百頁的內容,讀起來精緻動人。   我沒有看太多簡介便購入閱讀,起初我以為是藉著父親的腳踏車緬懷時代的書寫,但其實不然,找車只是這個故事的釣竿,底層的時間軸橫跨日治昭和迄今,戰爭佔了不少篇幅,其間夾雜著親情、物情、動物情、整個材質是既寫實又魔幻的。
這是關於一對姊弟被母親遺棄、父親過世、被繼母轟出家門的故事。有形的家和無形的家,對他們而言都不存在。 「我也不想浪費這僅有的時間,坐在這棟該死的房子前面,但我們最後卻還是來到這裡:像燕子,像鮭魚,我們是受制於自己遷徙慣性的無助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