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繼
複眼人第二本吳明益的小說,將近四百頁的內容讀起來精緻動人。
我沒有看太多簡介便購入閱讀,起初我以為是藉著父親的腳踏車緬懷時代的書寫,但其實不然,找車只是這個故事的釣竿,底層的時間軸橫跨日治昭和迄今,戰爭佔了不少篇幅,其間夾雜著親情、物情、動物情、整個材質是既寫實又魔幻的。
文章以第一人稱撰寫,主角本身也是一名作家,三分真七分假的小說原則,實在很容易弄假成真為吳明益本身的自傳。
主角先簡述了時代背景,那是一個「運命」的時代,犧牲等於愛的時代。貧窮遠不如沒盼到兒子絕望,一家九口靠父親做西裝維生,父親的鐵馬一共失蹤了三次,最後連父親都無聲消失。
主角因緣際會從舊物買賣認識了賣家阿布,進而輾轉遇見相關人物。攝影師阿布斯、外省老兵老鄒,接著是阿布斯的父親巴蘇亞在太平洋戰爭的經歷...期間貫穿女作家賽賓娜和老婦人靜子的回憶,遂成自行車的流浪記。
「我覺得很多人都只是時間的感傷主義者而已,他們不懂得尊崇時間。」
精彩的地方並非是找尋鐵馬,而是作者很嚴謹的建構了故事背景,像是讀了一部鐵馬史、蝴蝶工藝史、動物園搬遷史、太平洋戰爭史...彼此交錯交織而生,可見下筆之前的功課之龐大,邊看邊感謝作者如此用心書寫。令人印相深刻的是緬甸的馴象師,如何在戰亂時馴服象群,為了防止動物們因戰亂失序而處決的橋段看得令人心疼不已。這些都是寫實的。同時作者也大膽地魔幻了故事氣氛,像是阿布斯和老鄒潛水至地下室的昏迷異象;大象的各種靈性呈現算是這本書的隱形主角;甚至腳踏車都騎到樹上去了。主角建立著自己的宇宙觀,讓讀者不至於被時間漩渦淹沒。
一定要常對象講話,講心底話,你如果對象不真誠,象可以看穿你的眼神,他們可以用耳朵搧掉謊言。象不喜歡說謊的人。
作者為了更貼近那個時代感使用不少閩南語和部分原住民腳色和語言,讀起來更有在地情懷。但就連我會台語的人,反而不太會看閩南語用字,幾次推敲才能發音,是樂趣之一。我的祖父母輩是經歷過日治時期的離戰爭很近,也經歷過社會動盪的歲月。這些故事逐漸隨著一代一代褪色,也遭我的記憶擠壓。作者說寫這部小說不是基於懷舊的傷感,而是出自於對那個我未曾經歷時代的尊崇,以及對人生不可回復經驗的致意。
我覺得歷史像是一盞壞掉許久的油燈,既不方便也無功能,但感謝有小說家的存在把它擦拭地乾淨潔亮,只要找到適合擺放的位置,亦是一件撫慰人心的藝術品。歷史是年代的比較級,因為我們相處的年代不相同,生活感不同,變得難以理解對方,如果能了解上個時代的故事,有助於理解不同的思維觀念,便能理解世代面對生活的差異是如何而來。如同封面所說:那是一個無法好好哀悼,無法好好愛的年代。而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愛的呢,大概和智慧型手機問世的時間差不多而已吧。
「好像有什麼螺絲在他們人生過程中掉了,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講話的開關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