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利己與道德的撕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完我是貓少爺,決定要挑戰另外一種面向的夏目漱石。
  心這部小說,共有三大章節,老師與我父母與我老師與遺書,內容非以情節推進的小說,比較像是在聊某件事,某件發生在心裡面的事情。看一名知識份子如何用最高標準來審視自己,一步一步走向道德的懸崖。如果你也喜歡日本文學這種極致絢爛的生命美學,推薦你讀這本書。
  主角「我」為一名男大學生,在鎌倉遇見一名渾身散發知識氣息的男子,激發內心想跟他攀談交流的渴望,就稱對方為「老師」。而老師始終不太理會男主角,而他越孤僻冷漠,就越驅使男主角更想親近的慾望。但始終都無法掀起老師聊天的興致。這裡是作者賣的第一個關子,這個老師到底是誰?經歷過什麼事?為何如此冷漠?
  在男主角棄而不捨之下終於有機會到老師家拜訪。從師母口中得知老師每個月會固定去掃墓,問及是掃誰的墓,老師只說是一位朋友,便不想多談,男主角又再次吃了閉門羹。這是作者賣的第二個關子,死者和老師有什麼關係?對方的死和老師有關嗎?
  男主角的父親生病後,老師叮嚀他要把遺產處理好。趁令尊在世時分得應有財產,分到財產之前務必小心防範。這一點都不像知識份子會說的話,彷彿自己吃過悶虧似的。作者賣了第三個關子,說:大家平時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可是一遇到切身相關的重要時刻,就會搖身變成壞人。讀到這句話的當下我只以為他在批判他人,最後讀完才發現這句話是在說他自己。
  夏目漱石埋下了各種問號和未解之謎,讓讀者對老師這個人更加好奇,經過2/3篇幅的層層堆疊之後,終於揭開老師的真面目。在男主角返鄉的日子裡,突然收到老師的遺書,裡頭說明了一切。
  老師出生富裕人家,自父母過世後便由叔父收養,怎知叔父最後把財產收到自己口袋裡,所以造成老師對誰都不信任的個性。求學的外宿期間,老師喜歡上房東太太的女兒(稱之小姐)。恰巧好友K的生活有點狀況,老師熱心地邀他進來同住,他漸漸發覺K和小姐的互動變多了,沒料到K先向他坦白喜歡小姐,老師表面按兵不動,卻整日提防著K的心思和行蹤,又同時自省這樣的卑鄙行為,逐漸變成痛苦的團塊,被自己的猜忌心束縛著。這一部分是作者描述最細緻,探索最深刻的部分,值得多次品味。
  K不論在學識或涵養上都比老師略高一籌,而且非常致力於宗教上的精進,「不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層次,無異於蠢才」是K的座右銘,所以K遇上愛情後和自己的價值觀打架了。當K徵求老師感情意見時,老師旋即換上另一副面孔,一本正經地回敬這句話。他用這句話來封住K即將踏上的情路。
我由著魔鬼經過眼前,卻只能束手無策佇立原處,渾然不覺那一瞬間掠過的黑影,將把我終生困於黯淡無光之中。
  老師為了捷足先登,直接向房東太太要求將小姐許配給自己,真是機關算盡。K最後自刎身亡。K的死亡是不是因為老師所造成,或是對自己精神層次的失望而走上絕路,其實從故事裡不得而知。所以老師才這麼說自己。我是個原本打算走在正直的康莊大道上,卻不小心滑了一跤的蠢蛋,也可以說是狡猾的男人。
  說明了為什麼老師的個性會如此靜默寡言,除了長年活在罪惡感的牢籠裡之外,他瞧不起自己,意識到自己和叔父是一丘之貉,婚後仍壟罩在亡友的陰影裡,難以向太太吐露心中的惡。老師最後選擇明治天皇駕崩之際殉義。
  這本小說也可以看成是一本懺悔錄,自剖人性是利己的,又以生命償還自己所犯的小人之過。腳色性格有濃濃的時代感,或許是我們當今無法體會的,但是不論老師或是K對於精神層次上的追求,是我們可以警惕在心的。人心是容易動搖的,在關鍵時刻總是搖擺地特別劇烈,劇烈到超乎自己能掌控的幅度,或許有人會認為是知識份子的小題大作,但這就是小說的功能,用一部更精密的儀器掃描讀者的靈魂。
avatar-img
90會員
138內容數
一道光、一抹笑、一頓飯、一本書、一部劇.....都可以好好聊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菁選日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我繼複眼人第二本吳明益的小說,將近四百頁的內容,讀起來精緻動人。   我沒有看太多簡介便購入閱讀,起初我以為是藉著父親的腳踏車緬懷時代的書寫,但其實不然,找車只是這個故事的釣竿,底層的時間軸橫跨日治昭和迄今,戰爭佔了不少篇幅,其間夾雜著親情、物情、動物情、整個材質是既寫實又魔幻的。
這是關於一對姊弟被母親遺棄、父親過世、被繼母轟出家門的故事。有形的家和無形的家,對他們而言都不存在。 「我也不想浪費這僅有的時間,坐在這棟該死的房子前面,但我們最後卻還是來到這裡:像燕子,像鮭魚,我們是受制於自己遷徙慣性的無助俘虜。」
裡頭有七篇短篇小說,讀短篇小說是一種爽快感、沒有壓力的,雖然心得寫下來會比較零碎,但讀起來就像享用一份三層英式下午茶,有鹹有甜、各自分離卻又有一體感。 如同書名,我認為這七篇村上是寫給男性的療癒故事。愛情悵然地消失,但又無法大悲大哭。每一篇的男主角都失去了女主角。
我去過金閣寺,那個美是說不上來的,她既非精巧細緻也非無懈可擊,但是在售票口處就開始心跳加速,畢竟金閣寺的美已經聞名世界。如同書裡說的:金閣處處皆是,而在現實裡卻也看不見。三島由紀夫將這樁灰燼化作永恆的藝術,無疑是對死亡美學的崇敬,如同三島晚年決定切腹結束自己生命一樣。
前情提要谷崎潤一郎這位作家,文章以耽美優雅聞名,在看完陰翳禮讚之後,非常佩服他善於感官的描繪,對美的觀察總能滲透其中,且一點也不嚴肅,常有幽默和調侃。(如果你是和風擁護者必讀)。美並不存在於物體,而在物體與物體間的陰翳與明暗。<陰翳禮讚>
剃刀邊緣無比鋒利,欲通過者無不艱辛,世故智者常言,救贖之道難行。──《迦塔奧義書》  這個故事是毛姆在七十歲時候寫的,正是世界最動盪的經濟蕭條時代。據他本人說書中沒有任何虛構,主角多半是美國人,故事遊走英國、法國、美國。毛姆寫下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極度對照的故事,也是我們內心拉扯的兩道力量。  
這是我繼複眼人第二本吳明益的小說,將近四百頁的內容,讀起來精緻動人。   我沒有看太多簡介便購入閱讀,起初我以為是藉著父親的腳踏車緬懷時代的書寫,但其實不然,找車只是這個故事的釣竿,底層的時間軸橫跨日治昭和迄今,戰爭佔了不少篇幅,其間夾雜著親情、物情、動物情、整個材質是既寫實又魔幻的。
這是關於一對姊弟被母親遺棄、父親過世、被繼母轟出家門的故事。有形的家和無形的家,對他們而言都不存在。 「我也不想浪費這僅有的時間,坐在這棟該死的房子前面,但我們最後卻還是來到這裡:像燕子,像鮭魚,我們是受制於自己遷徙慣性的無助俘虜。」
裡頭有七篇短篇小說,讀短篇小說是一種爽快感、沒有壓力的,雖然心得寫下來會比較零碎,但讀起來就像享用一份三層英式下午茶,有鹹有甜、各自分離卻又有一體感。 如同書名,我認為這七篇村上是寫給男性的療癒故事。愛情悵然地消失,但又無法大悲大哭。每一篇的男主角都失去了女主角。
我去過金閣寺,那個美是說不上來的,她既非精巧細緻也非無懈可擊,但是在售票口處就開始心跳加速,畢竟金閣寺的美已經聞名世界。如同書裡說的:金閣處處皆是,而在現實裡卻也看不見。三島由紀夫將這樁灰燼化作永恆的藝術,無疑是對死亡美學的崇敬,如同三島晚年決定切腹結束自己生命一樣。
前情提要谷崎潤一郎這位作家,文章以耽美優雅聞名,在看完陰翳禮讚之後,非常佩服他善於感官的描繪,對美的觀察總能滲透其中,且一點也不嚴肅,常有幽默和調侃。(如果你是和風擁護者必讀)。美並不存在於物體,而在物體與物體間的陰翳與明暗。<陰翳禮讚>
剃刀邊緣無比鋒利,欲通過者無不艱辛,世故智者常言,救贖之道難行。──《迦塔奧義書》  這個故事是毛姆在七十歲時候寫的,正是世界最動盪的經濟蕭條時代。據他本人說書中沒有任何虛構,主角多半是美國人,故事遊走英國、法國、美國。毛姆寫下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極度對照的故事,也是我們內心拉扯的兩道力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終於讀完夏目漱石的《心》,是一部份為上、中、下部的長篇小說。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臨近大學畢業的學生遇到一位有着深刻思想、散發着沉穩厭世氣息,而想向他學習孤寡先生。讀完故事之後有感而發寫一寫。
我許久沒讀吉村昭的小說了,有點因生活忙碌而疏遠朋友的愧疚感。所以,今天,取出他的短篇小說集《法師蟬》(新潮社,1993),就讀同書名小說〈法師蟬〉這一篇,因為我猜想這篇應該是他此選集中最得意的作品。   〈法師蟬〉篇幅不大,大概9千字左右,靜心定氣很快就能讀完。小說內容也不複雜,開頭寫道主角星野
Thumbnail
人生需要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不要成為他人生中的棋子。遠離是非之地,真正的準備開始新的人生旅程。沒有最好的道路,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人與事的糾葛,剪不斷理還亂,在親人情緒勒索和道義濫用之下,使得歸國學人健三痛苦掙扎,身心俱疲,自嘆人生如路邊雜草之堅韌與卑微。 (一)人生的苦澀滋味 日本近代文學大師、唯一享有「國民大作家」稱號的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其具有濃厚自傳性質的晚期作品《道草》,是生前完成
Thumbnail
這是ㄧ本舉重若輕的書。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而這本書(實際上僅算是ㄧ篇短文吧了)卻是關於父親,他想說的事。在他年近古稀時,方才提筆寫下。是他最直接面對自身將老與家族死亡的情感紀實之作。
Thumbnail
作者 芥川龍之介,自學生時代便開始創作,其短篇小說〈鼻子〉在發表後即受到夏目漱石讚賞,隨後陸續發表的〈芋粥〉、〈地獄變〉與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羅生門〉同樣獲得好評,聲名鶴起,然而,被視作大正文壇短篇小說鬼才的他,後期卻飽受肉體與精神病痛折磨,苦於不安中,最終選擇服藥自盡,享年35歲。 短暫的生命裡,他
老舍的散文集,著實令人悲喜交加。我看到一名滿腹理想,從底層靠努力與天賦的一位「普通人」。他用文字向讀者毫無掩蓋地展示內心世界。時代扼殺了多少如此單純平凡的理想家、夢想家,他們又是抱著如何的心態結束了眼前的一切……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Thumbnail
‧ 日本近代文學大師、唯一享有「國民大作家」稱號的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與妻鏡子相親結婚,沒有愛情,加以其妻常熬夜無法早起,又不善理財,乃有「惡妻」之名。夏目漱石死後,其妻口述歷史,提到曾流產、自殺,以及透露丈夫不為人知的一面,諸如脾氣不好,還會動手毆妻。不知這是否也算是
代助は、父や兄、平岡や寺尾の自己欺瞞を敏感に見抜いており、また自身に関してもどんな欺瞞も許容できない。 彼は欺瞞を避けるためには「遊民」であるほかないと思いこむような男であり、たとえば嫂についても「場合によると、けして論理も持ち得ない女」であるというふうに、論理的一貫性を追求してやまない。
Thumbnail
日本導演 荻上直子的第一本小說集,書中收錄了〈森男〉與〈一隻叫社長的貓〉兩部中篇小說。 〈森男〉,記述著一名迷戀縫紉與花裙子的男子的故事。〈一隻叫社長的貓〉,則是隻癌末的貓「社長」過世前幾個月的故事,一段能解讀貓咪心靈的失業男、為雙耳不對稱而自卑的女醫師與社長共同生活的日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終於讀完夏目漱石的《心》,是一部份為上、中、下部的長篇小說。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臨近大學畢業的學生遇到一位有着深刻思想、散發着沉穩厭世氣息,而想向他學習孤寡先生。讀完故事之後有感而發寫一寫。
我許久沒讀吉村昭的小說了,有點因生活忙碌而疏遠朋友的愧疚感。所以,今天,取出他的短篇小說集《法師蟬》(新潮社,1993),就讀同書名小說〈法師蟬〉這一篇,因為我猜想這篇應該是他此選集中最得意的作品。   〈法師蟬〉篇幅不大,大概9千字左右,靜心定氣很快就能讀完。小說內容也不複雜,開頭寫道主角星野
Thumbnail
人生需要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不要成為他人生中的棋子。遠離是非之地,真正的準備開始新的人生旅程。沒有最好的道路,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人與事的糾葛,剪不斷理還亂,在親人情緒勒索和道義濫用之下,使得歸國學人健三痛苦掙扎,身心俱疲,自嘆人生如路邊雜草之堅韌與卑微。 (一)人生的苦澀滋味 日本近代文學大師、唯一享有「國民大作家」稱號的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其具有濃厚自傳性質的晚期作品《道草》,是生前完成
Thumbnail
這是ㄧ本舉重若輕的書。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而這本書(實際上僅算是ㄧ篇短文吧了)卻是關於父親,他想說的事。在他年近古稀時,方才提筆寫下。是他最直接面對自身將老與家族死亡的情感紀實之作。
Thumbnail
作者 芥川龍之介,自學生時代便開始創作,其短篇小說〈鼻子〉在發表後即受到夏目漱石讚賞,隨後陸續發表的〈芋粥〉、〈地獄變〉與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羅生門〉同樣獲得好評,聲名鶴起,然而,被視作大正文壇短篇小說鬼才的他,後期卻飽受肉體與精神病痛折磨,苦於不安中,最終選擇服藥自盡,享年35歲。 短暫的生命裡,他
老舍的散文集,著實令人悲喜交加。我看到一名滿腹理想,從底層靠努力與天賦的一位「普通人」。他用文字向讀者毫無掩蓋地展示內心世界。時代扼殺了多少如此單純平凡的理想家、夢想家,他們又是抱著如何的心態結束了眼前的一切……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Thumbnail
‧ 日本近代文學大師、唯一享有「國民大作家」稱號的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與妻鏡子相親結婚,沒有愛情,加以其妻常熬夜無法早起,又不善理財,乃有「惡妻」之名。夏目漱石死後,其妻口述歷史,提到曾流產、自殺,以及透露丈夫不為人知的一面,諸如脾氣不好,還會動手毆妻。不知這是否也算是
代助は、父や兄、平岡や寺尾の自己欺瞞を敏感に見抜いており、また自身に関してもどんな欺瞞も許容できない。 彼は欺瞞を避けるためには「遊民」であるほかないと思いこむような男であり、たとえば嫂についても「場合によると、けして論理も持ち得ない女」であるというふうに、論理的一貫性を追求してやまない。
Thumbnail
日本導演 荻上直子的第一本小說集,書中收錄了〈森男〉與〈一隻叫社長的貓〉兩部中篇小說。 〈森男〉,記述著一名迷戀縫紉與花裙子的男子的故事。〈一隻叫社長的貓〉,則是隻癌末的貓「社長」過世前幾個月的故事,一段能解讀貓咪心靈的失業男、為雙耳不對稱而自卑的女醫師與社長共同生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