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藥學生讀電影02 |《墮胎師》關於墮胎—電影中提及和未提及的

目前本片在台灣只在影展上映過,看過的人應該不多,故本篇文章前半段無雷(只會有影展預告片程度的敘述),後半段開始討論到劇情會設置防雷警示,請安心閱讀。【本文僅作為電影作品討論使用,若有醫療上的參考需求仍應諮詢專業醫師】
不要驚,不要動,一會兒就沒事了。
《墮胎師》入圍今年金馬兩項獎項——最佳導演及最佳女主角,必須說白靈的演出真的是本片一大亮點,若非有她充滿感性地對待「珍姐」這個角色,光看本片嘗試觸碰的議題和它最終呈現的方式,女性主義者可能會很生氣。不過這些留在最後再討論,首先讓我們用科學理性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本片所拍攝的「墮胎現場」究竟是寫實還是荒誕?
《墮胎師》預告片

真的有可能邊吃漢堡邊墮胎嗎?
預告片一閃而過的畫面中,一個女孩手上抓著漢堡,坐在手術椅上,在珍姐的安撫下正在進行人工流產手術——等等,真的可以這樣嗎?人流手術簡單無痛到不用麻醉嗎?珍姐是用什麼方法幫這些女孩墮胎呢?
以臺灣的法規來說,雖然《刑法》中有訂定墮胎罪,然而特別法《優生保健法》中有列出可以合法墮胎的六種情況,其中「因懷孕或生產,將影響孕婦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者」一項,使得懷孕24週內的自願人工流產,在台灣幾乎算是完全合法,前提是孕婦年滿二十歲,且已婚的話需要配偶知情同意。未年滿20歲者若監護人知情同意也可以合法進行人工流產。
墮胎的方式則分成藥物流產和手術流產,而手術流產又依不同懷孕週數有不同種類,懷孕前期較常見的大致有以下三種:
1、真空吸引術(D&C)
適用懷孕前10週內,用器具將子宮頸撐開後,以軟管真空抽吸的方式將胚胎組織取出,恢復較快,一般隔天能夠正常出門活動。
2、子宮刮除術(D&C)
適用懷孕前期末,約10-12週內,會用刮匙(loop-shaped curette)和真空抽吸的方式清除胚胎組織。
3、子宮擴除術(D&E)
適用懷孕中期,約12-14週內,和D&C手術一樣會用到刮匙和真空抽吸,區別在於此階段的胚胎較大,因此可能會使用更多器械如鑷子等來輔助,對子宮留下影響的可能性也較高。
而如果懷孕已經到了中期後段,則墮胎的風險又更高,需要住院用引產的方式產下死胎,本篇文章暫時不會討論。
回到電影中,珍姐執行墮胎手術的畫面並沒有拍得很直接,由於沒有看到類似使用刮匙或鑷子的畫面,姑且假設她所執行的是最簡單的真空吸引術。那麼這種手術是否會需要麻醉呢?
參考了各間醫院和婦產科診所的網頁後,可以發現臺灣大多數醫療機構會要求孕婦在手術前禁食8小時,並且使用「朦朧麻醉」,使其在手術中暫時失去意識和痛覺。這種麻醉法也可以在健檢照胃鏡、大腸鏡時使用,給予的是鎮靜劑和止痛劑,雖然也可能會失去知覺,但是與大手術時使用的吸入式全身麻醉並不相同。
而從美國的孕婦/育嬰論壇上則可以看到,有些地區在執行人流手術時會選擇只給予止痛藥,如果孕婦不希望在術中保持清醒的話,也可以主動向醫師要求進行麻醉。
由於朦朧麻醉使用的鎮靜劑和止痛劑多為管制藥品,像珍姐這樣的地下密醫恐怕難以取得,所以只用止痛藥、在清醒狀態下進行手術的確是可能的作法,但是過程中仍有可能因為緊張、疼痛導致類似痙攣的現象。像電影中的女孩如此心大,能夠邊吃飯邊墮胎,恐怕算是一種誇張的呈現手法。
RU486和Misoprostol

赫赫有名的墮胎藥——RU486
回到藥學生所熟悉的範疇,藥物流產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相信大家多少都有聽過RU486吧?它被使用在懷孕前7週以內的人工流產。RU486其實是開發階段使用的編號,英文字是藥廠名稱的縮寫(Russel-Uclaf),486就是研發者給予的編號末三碼,一般藥物即使進入到臨床試驗階段都仍會使用編號,只有在差不多確定試驗結果良好、可以申請上市後,才會正式幫藥物取商品名。(像RU486這樣,編號比商品名還有名的屬於少數特例。)
RU486的商品名為Mifeprex,成分為Mifepristone,結構和人體的固醇類荷爾蒙類似,能夠與黃體素接受器結合,阻斷黃體素在體內的作用。
RU486的化學結構
女性的身體在每個月排卵後,便會由黃體持續分泌黃體素,維持子宮內膜保持適合胚胎著床的環境,並且在受精卵著床後繼續分泌約8-9週,維持正常的胚胎成長環境。因此若是阻斷黃體素作用的話,自然就會造成子宮內膜的崩落、導致流產。
使用藥物流產的程序,一般會先給予一劑600mg RU486,在36-48小時後回診,再服用一劑PGE1類似物Misoprostol,幫助子宮收縮,排出崩落的內膜及胚胎組織,之後幾天內可能都還會有陸續的出血,一般會安排回診追蹤。
RU486在臺灣屬於第四級管制藥,必須要由婦產科醫師處方,確認身分並簽署同意書後才能使用,且必須在醫護人員面前將藥吞下。然而就像電影中演出的,一些未成年的少女不願讓監護人知情,可能會採取從不明管道購買RU486的方式非法墮胎。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除了有可能發生持續出血或墮胎失敗的情形,需要由專業醫師來判斷處理之外,若是懷孕女性有子宮外孕的情況,又在沒有發現的情形下私自使用RU486,則可能會導致外孕胚囊在腹內出血,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性。

電影中對於「墮胎」的詮釋及隱喻

前後矛盾的立場
墮胎這個議題的爭辯,一直都逃不出女權人士「捍衛女性身體自主權」,和宗教界「生命至上」兩種對立價值觀的衝突,因此電影中宗教信仰與母女二人之間的關係描繪就顯得非常重要。
目前網路上對於本片的評價,大都有提到敘事凌亂、過於發散這個缺點。整部電影對於議題的立場也可說是前後不一、矛盾不已。前一幕感覺它對於少女無奈的處境似乎懷有憐憫,下一幕又誇飾了她們對於生命的冷漠鄙視。對,我就是指少女邊吃飯邊墮胎的那一幕,有點難過看到導演使用這樣的手法,去刻意淡化了女性身體和心靈所承擔的痛苦。當然我想導演這麼做也有他的目的——接下來的文章為了分析將會提及劇情內容,也會包含一些較為個人主觀的意見,請斟酌閱讀。
(⚠️以下涉及劇情暴雷,請斟酌閱讀⚠️)

是宗教與女人,還是神與被墮掉的人?
電影劇情中,珍姐、Kiki及天主教之間存在著複雜變動的關係,從一開始的認識、敬拜到懺悔,自覺不被寬恕,落得萬劫不復,終而憤怒質疑、反抗,甚至走向墮神之路。
乍看之下,這個結局似乎是站在女人這一邊的:珍姐決定要動手流掉Kiki未曾有過性行為卻莫名懷上的孩子,這一幕彷彿在指涉聖母瑪麗亞誕下耶穌之前就先把孩子拿掉,大膽到形容其為離經叛道也不為過。然而,背後的意識型態真的是想表達女權勝於宗教嗎?似乎又不是。
電影中隱約還存在著另一層比喻:香港高昂的房價就彷彿那個燃著香火的瓶子,痛苦的世人便是被無情墮掉、剝離了生存空間、流入瓶中的一灘血水,畸形醜陋。那麼神呢?當然就是那個一邊吃著漢堡,一邊對著血水作嘔的少女。
神的形象在本片大概也不只是作為宗教意涵那麼單純,一開始的珍姐什麼都拜,毛澤東像都被她擺上了神桌,其中的政治隱喻不言可喻。然而無論導演想呈現什麼樣的寓言,他終究是選擇讓墮胎的女性扮演了那個他所表達憤怒的對象,也讓幫人墮胎為生的母女扮演了憤而反叛的世人。於是,女人、女人的痛苦、女人的身體,在這部電影中都淪為隱喻的工具。

議題的重量
也許是我比較偏激,但我感覺這是對於女性的一種剝削,總覺得墮胎這個議題所擁有的重量不應該被這樣使用。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閱讀了大量參考資料。網路上許多關於人工流產的資訊總是披著實用的外皮,實則用血腥聳動的文字恐嚇著閱讀的女性。它們以科普衛教為題,用字遣詞的方式卻非醫學領域的客觀角度所習慣使用。那些文字與影像,但凡一個經歷過最輕微經痛的女人看到,大概都會冷汗直流、恐懼不已,更不用說是真的準備接受人工流產手術、正尋求幫助的孕婦了。
生命被剝奪生存空間的確是血淋淋,但不幸的女人承擔著這個社會的壓迫與惡意又何嘗不是血淋淋且備受煎熬?韓國一直到去年才終於釋憲、將墮胎除罪化;美國自從川普上任以來,許多保守派的州紛紛通過心跳法案,禁止懷孕六週以後的婦女進行人工流產;而臺灣,到了去年底仍有宗教團體嘗試發起公投,想立法禁止懷孕超過八週以後的孕婦墮胎。這個世界對於此一議題的態度,真的有成熟公正到能夠偶爾只將它當作一則單純的寓言看待了嗎?
墮胎的議題涉及的面向本就十分複雜,生命該如何被定義?女性擁有的自主權到什麼程度?過於開放的法律會不會導致墮胎成為優生學主義的助力?真的要探討的話,自相矛盾、不知所云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我還是希望它至少要能夠被探討,而不是用作政治隱喻的工具大於議題本身,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文章的開頭提到,女性主義者對於本片大概會覺得很失望。
事實上,觀影的過程中,內心還是會偶爾覺得被微微觸動,那大概是由於白靈這位女演員用盡了感性去同理角色的成果。映後座談時可以感受到她是真的挖心掏肺地去體會並詮釋女人的辛苦,十分地令人心疼且欽佩。
只是很可惜,劇本本身對於女人的同理似乎遠遠不如演員所做到的那般充足。

參考資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