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淺談心目中的經典與意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何謂經典?我想一部經典電影,可為錨,可為風。

為錨,故事得以駐足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灣流處,宛若一面醒目的旗幟,永遠標示出那段擁有鮮明色彩的時代,容後人回首瞻望,許久銘記。

為風,便是一路穿過了從古至今的歲月漫長,依舊強勁有力地問出了一道不變的命題,而那聲質問自被拋出以來,便從未隨著時光流逝,深植在世代人們的骨髓深處。所以經典才能夠歷久不衰,受到不同時空人們的喜愛。

楊德昌導演1991的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在我心目中便是這樣的作品,既是錨也是風。它深刻地描繪出了戒嚴時期外省家庭的樣貌,無論是在1991年或在2020年的今日,都有著能將觀眾瞬間拉回民國四、五零年代的魔力,感受壓抑且無處不在的戒嚴與暴力。並且,台詞中所提出的那道命題,時至今日聽來仍是那麼地叫人心驚:

這世界是不會變的!


raw-image

用近四個小時慢慢說故事,堆砌出極具渲染力的時代氛圍

我看過這部電影兩次,第一次是在高中時,本片25周年以數位修復版重新上映之際。當時的我,只覺得片長長達四小時的電影大概會令人昏昏欲睡。然而結果,我不僅全程全神貫注看完﹑連洗手間都沒去,甚至當四年後再看一次時,竟發現多數劇情都仍烙印在腦中,無法忘記。

並不是電影的故事劇情很緊湊刺激,事實上,大多時候故事只是圍繞小四的少年日常:上學﹑混幫派﹑泡MISS。然而那沉穩安靜的鏡頭營造出了很完整的氛圍,讓人在四個小時裡彷彿真的置身於那個年代,看著小四所看﹑感受著他所感受。所以,即便小四是個話不多的內斂少年,觀眾還是能夠理解他﹑懂得他,甚而在最後心疼他。

這或許就是"慢慢說故事"的魅力吧。

raw-image

小四在最後殺了小明,這是一個結果,簡單明瞭到能夠簡化成一句新聞標題。然而故事的前面用了三個多小時鋪墊,為的就是讓我們看到,其實沒有那麼簡單,導演讓我們瞭解小四,進而去更深入地瞭解,促成那一刀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這起殺人事件,當下不安的社會氛圍、小四充滿幫派暴力的同儕圈、價值觀崩壞的大環境,其實都是幫兇;而小四手握刀子捅向的,也不只是他喜歡的小明,更是他對世界、對未來、對自己的一種憤怒與絕望。

人究竟為甚麼會殺人或自殺?

當一個人過份地感受到不容於世界時,他可能會選擇自殺;而當一個人過份地感到再也容不下這世界時,則可能會殺人。

raw-image

小四的世界不斷在墮落崩壞,從進入夜間部,跟隨幫派流氓們行動開始、之後的一次次記過處罰﹑因為自己沒做的事而被找麻煩,到Honey莫名其妙死亡﹑愈發血腥的幫派衝突,以及父親的崩潰﹑兄弟的背叛﹑女孩的嘲笑。

小明是他對這世界美好的最後一點念想,可他卻發現,這一點念想一直只是他一廂情願的幻想。小明說,她和這個世界一樣,是不會變的。可是小四在經歷過這些事情之後怎會不知道?世界是會變的,然而它不會變得更好,只會一直不爭氣的墮落,就像小明一樣。她和這世界不是不會改變,只是不會"為了他"而改變。

他甚麼也做不了。

他只是個初中年紀的少年,卻已經再也容不下這樣的世界。


光、片廠、收音機



raw-image

/光/

這部電影裡到處都是光,最一開始的畫面就是一隻手拉亮了一盞燈,揭開故事的序幕。還有後來小四偷來的手電筒﹑在國校和家中不斷明明滅滅的燈,甚至是小明的名字和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裡,都有光的意象。

然而對於小四而言,那些最殘酷﹑最使信念崩塌的時刻,都是發生在黑暗中。Honey被殺﹑颱風夜幫派尋仇﹑小馬帶他和其他女孩在球場幽會﹑被退學後和父親一起走回家。甚至是他最後要去拿刀堵小馬時,也選擇了把手電筒留在片廠。那時他的身上已不再有光。

raw-image

光就是小四對世界的念想,代表著父親以前所教育他的那些價值觀:只要通過努力,就能掌握自己的未來;要做個正直的人,不要為了不是自己的錯而道歉。

然而連這樣有原則的父親,也在被警備總部帶走後崩壞了。所以小四打碎了訓導處的那盞燈,最後的光也滅了,在此之前,無論是被滑頭欺負﹑被小虎的人堵在校門﹑目睹217的老大山東慘死在颱風夜,那光都還沒有滅,他仍是願意扶起掉進水溝的胖叔的小四。直至此刻。

raw-image

這足以看出父親對於小四的重要性,導演其實也在片頭就告訴我們了,這部電影所聚焦的,正是這些隨著父母遷移來台的下一代們,「他們發現父母生活在對前途的未知與惶恐中,因此只能透過組織幫派,壯大自己幼小薄弱的生存意志。」

所以光其實不只是小四的念想,更是整個社會百姓對於未來前途的念想,那個時代的他們看向未來,卻只看到燈光明明滅滅,未知且不定,有時候似乎會亮起一絲光芒帶來一點希望,然而,那種不知何時會突然熄滅的恐懼卻更加使人發瘋。

raw-image

/片廠/

小四第一次被抓進訓導處,就是因為和小貓王跑去片廠偷看,並偷走了手電筒。我一直在想,片廠這個場景究竟有甚麼特別之處?

它不像學校﹑家裡,是小四日常生活自然會出現的地方,也不像冰店﹑撞球間,是幫派們聚集的場所。它的存在的確特別,甚至有些突兀。直到電影末段,小四在這裡寫完給二姊最後的信,決定要拿刀子去堵小馬。

他遇到了片廠的導演,導演稱讚上次小明試鏡的表演特別自然,說哭就哭﹑說笑就笑。小四卻罵道:「自然?你連真的假的都分不清楚,還拍甚麼電影?」

raw-image

我才明白,對於小四而言,這世界的真真假假大概就像是在拍電影,所謂人生如戲,他感覺周遭的人都像在演戲,缺乏真實感。不然為甚麼?滑頭可以在幹盡壞事後,對他像沒事一樣噓寒問暖?為甚麼小翠要嘲笑他太過認真?為甚麼小馬能夠把對他而言無比重要的事物,視如糞土﹑不當一回事?

他的年紀太小,卻已經見過太多血腥暴力,這世界將最荒謬的一面展現在他面前,大家卻好像覺得沒什麼不對,依然這樣生活著。或許的確是他太過認真?這種危險的懷疑終於將他推上那條最錯誤的道路。

所以將刀子捅向小明後,他還堅持要她再站起來,嚷著她不會死;所以當他在警局,終於明白一切無可挽回,他已經殺了那個他最想保護的人後,才發瘋大喊:「不可以!」

他才明白,那把槍是真的﹑那把刀子是真的,小明的死也是真的。人生不是戲,人生只是比戲要來得更加荒唐。


raw-image

/收音機/

這邊分享一篇我認為值得一看的評論:


文中提到,收音機隱喻了政府監控下的媒體,象徵著白色恐怖時期的高壓統治,而小貓王的唱盤則象徵人們對於西方文化﹑自由﹑美好的憧憬,當他和小四嘗試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收音機產生的雜音則代表著這兩股力量的衝突與碰撞。

除了剛開始播報大學聯考放榜名單外,從故事的中段開始,收音機就不怎麼出現。重心圍繞在小四的生活日常,演唱會﹑新朋友﹑小明,觀眾也跟著被抓住注意力。在這個階段,我們感覺小四可以為了自己努力,感覺未來還有希望,光還沒有熄滅,自由和美好是有可能的,人們能夠為自己的人生掙扎著。

直到最後,小四殺了人,光熄滅了,收音機突然恢復正常,片尾沒有音樂,只有它單調的播報著一個一個人名。我們才發現,它從一開始到最後都在那裡,戒嚴時期的壓抑窒息感撲面而來。

raw-image

極權統治下,人們的生活可能就是這種感覺,當生活被其他忙碌瑣碎的事務占據,急迫的﹑重要的﹑需要日夜操煩的,有時候會以為能習慣﹑甚至是忽視掉那種被監控著的恐怖。可是當某個瞬間,它又突然出現,以絕對壓制的姿態,帶來根本不可能擺脫掉的絕望。

我想,這也是導演想在最後提醒我們的,無論是小明對感情的利用﹑幫派暴力的械鬥﹑還是學校不公平的懲處,其實在造成這一切的背後,都有著那個恐怖且無處不在的國家機器。角色們以為唱著洋歌就能貼近自由、以為利用他人的感情就可以得到保護﹑以為聚眾逞兇鬥狠可以壯大自我,其實這些都跟小四想要改變小明﹑改變世界一樣,只是那個時代下小人物們蒼白又無力的掙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方格子 vocus-avatar-img
2020/11/20
恭喜阿魂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淺談心目中的經典與意象一文得到【方格子×釀電影】「經典電影不死」徵文活動的「釀電影主編經典獎」。   詳情請見此:https://vocus.cc/article/5f8e81d5fd897800019bf594 謝謝你的參與,期待看到下一篇精采好文!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2020/11/16
看到熟悉的IG創作者加入好開心~~~謝謝你分享細膩的觀影視角與感處
阿魂-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1/17
因為還是習慣寫些長篇大論,決定幫長文們找個新家~ 謝謝你願意看,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好看的電影👍
avatar-img
阿魂的沙龍
21會員
10內容數
電影是人生的解藥, 而身為藥學生的基本素養: 藥即是毒。 以上可證電影也是我人生中的毒。
阿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27
有沒有一部電影,由於遇見它時的處境、年紀、閱歷,正好和故事本身產生了過於強烈的呼應,導致當下覺得:就是它了,這大概會是我這輩子最愛的電影。
Thumbnail
2021/01/27
有沒有一部電影,由於遇見它時的處境、年紀、閱歷,正好和故事本身產生了過於強烈的呼應,導致當下覺得:就是它了,這大概會是我這輩子最愛的電影。
Thumbnail
2020/12/30
2020看了許多同志電影,例如:《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親愛的房客》、《未來的我們》、《85年的夏天》。雖然同志電影和BL作品屬於不同範疇,不宜混為一談,然而,當論及商業行銷的策略時,必須承認,腐女絕對是同志電影最容易觸及到的重要TA (target audience)之一。
Thumbnail
2020/12/30
2020看了許多同志電影,例如:《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親愛的房客》、《未來的我們》、《85年的夏天》。雖然同志電影和BL作品屬於不同範疇,不宜混為一談,然而,當論及商業行銷的策略時,必須承認,腐女絕對是同志電影最容易觸及到的重要TA (target audience)之一。
Thumbnail
2020/12/25
看著Dcard上藍頭與粉紅頭們永無休止的戰爭,使我忍不住聯想到《愛在午夜希臘時》中,Céline與Jesse爭吵不休的一幕:到底現代女性對父權的反抗算是一種合理抗爭,還是她們都有被害妄想症?
Thumbnail
2020/12/25
看著Dcard上藍頭與粉紅頭們永無休止的戰爭,使我忍不住聯想到《愛在午夜希臘時》中,Céline與Jesse爭吵不休的一幕:到底現代女性對父權的反抗算是一種合理抗爭,還是她們都有被害妄想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悲情城市》的大名,但從來沒有機會欣賞,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趁著這次4K修復重映,我終於有機會,而且是在電影院欣賞這部1989年上映的電影,藉由導演的雙眼,引領我回到1945年戰後的台灣,跟著故事裡的人物們一起生活和成長
Thumbnail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悲情城市》的大名,但從來沒有機會欣賞,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趁著這次4K修復重映,我終於有機會,而且是在電影院欣賞這部1989年上映的電影,藉由導演的雙眼,引領我回到1945年戰後的台灣,跟著故事裡的人物們一起生活和成長
Thumbnail
有些劇的劇名要到最後才會了然其中的意思,《爭鋒相辯》就是這種劇名,一開始以為是把視角聚焦在法庭上的劇情,會有強烈風格的法庭辯論,而原來這四個字從一開始就不流於表面,而是轉化為內在的角力拉扯。 一個又一個的連續殺人事件,懸疑重重的氛圍瀰漫在主角周圍,直到最後四集才有了撥雲見物之感,剝開後的光亮照下,旋
Thumbnail
有些劇的劇名要到最後才會了然其中的意思,《爭鋒相辯》就是這種劇名,一開始以為是把視角聚焦在法庭上的劇情,會有強烈風格的法庭辯論,而原來這四個字從一開始就不流於表面,而是轉化為內在的角力拉扯。 一個又一個的連續殺人事件,懸疑重重的氛圍瀰漫在主角周圍,直到最後四集才有了撥雲見物之感,剝開後的光亮照下,旋
Thumbnail
身在全球唯一院線上映的台灣,這部電影同樣被世界孤立的處境,讓人惺惺相惜。 想像那個畫面,這個孩子乃至於這些人,都值得好好被愛。 反送中運動造成超過一萬人被捕,上百人來台尋求政治庇護,主要是年輕人,年紀最小的不到18歲。他們有人把自己看成逃兵,對手足深感歉疚。 壯飲熱血,醉成含淚顛沛。
Thumbnail
身在全球唯一院線上映的台灣,這部電影同樣被世界孤立的處境,讓人惺惺相惜。 想像那個畫面,這個孩子乃至於這些人,都值得好好被愛。 反送中運動造成超過一萬人被捕,上百人來台尋求政治庇護,主要是年輕人,年紀最小的不到18歲。他們有人把自己看成逃兵,對手足深感歉疚。 壯飲熱血,醉成含淚顛沛。
Thumbnail
也許單純敘述歷史太過枯燥乏味,這篇想推薦幾部與轉型正義相關的電影,分別來自台灣、韓國與德國,希望大家可以藉由這些作品,重新思索轉型正義。歷史課題需要社會共同面對參與,更深入了解自身生處土地的過往。
Thumbnail
也許單純敘述歷史太過枯燥乏味,這篇想推薦幾部與轉型正義相關的電影,分別來自台灣、韓國與德國,希望大家可以藉由這些作品,重新思索轉型正義。歷史課題需要社會共同面對參與,更深入了解自身生處土地的過往。
Thumbnail
「除了偉大,沒有別的形容詞,周冠威導演拍出了一部偉大的電影。」如果說《少年》擁有十足的勇氣;那麼《時代革命》就是超越勇氣,宛如片中義無反顧衝上最前線的「死士」一般,它拼死也要將這段歷史給記錄下來!
Thumbnail
「除了偉大,沒有別的形容詞,周冠威導演拍出了一部偉大的電影。」如果說《少年》擁有十足的勇氣;那麼《時代革命》就是超越勇氣,宛如片中義無反顧衝上最前線的「死士」一般,它拼死也要將這段歷史給記錄下來!
Thumbnail
《少年》在無情的時代動盪下,撥開一把把雨傘,拔下面罩,卸下防身武器,讓我們看見一身黑的抗爭身影下,那一顆顆赤裸而躍動的赤紅年輕之心。 它最勇敢最動人之處在於它面對最壞的時代,仍展現無紋飾的真摯;有著初生之犢的無懼;以及不為反抗而反抗的力爭,它為那些墜毀破碎的靈魂,開啟一扇通往自由的大門。
Thumbnail
《少年》在無情的時代動盪下,撥開一把把雨傘,拔下面罩,卸下防身武器,讓我們看見一身黑的抗爭身影下,那一顆顆赤裸而躍動的赤紅年輕之心。 它最勇敢最動人之處在於它面對最壞的時代,仍展現無紋飾的真摯;有著初生之犢的無懼;以及不為反抗而反抗的力爭,它為那些墜毀破碎的靈魂,開啟一扇通往自由的大門。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我在嚴肅的影評中,描寫這段連初級導演都不會犯的反高潮認兒子戲碼,是在肯定王小帥導演求新求變的精神,史诗級的電影殿堂裡的聖杯,曼·羅蘭說:「當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你,你會減少痛苦,也會在絕望中燃起希望。」展示人生的痛苦是藝術及電影之使命,解決人生的痛苦則在每一個人的覺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我在嚴肅的影評中,描寫這段連初級導演都不會犯的反高潮認兒子戲碼,是在肯定王小帥導演求新求變的精神,史诗級的電影殿堂裡的聖杯,曼·羅蘭說:「當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你,你會減少痛苦,也會在絕望中燃起希望。」展示人生的痛苦是藝術及電影之使命,解決人生的痛苦則在每一個人的覺悟。
Thumbnail
何謂經典? 我想一部經典電影,可為錨,可為風。 為錨,故事得以駐足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灣流處,宛若一面醒目的旗幟,永遠標示出那段擁有鮮明色彩的時代,容後人回首瞻望,許久銘記。 為風,便是一路穿過了從古至今的歲月漫長,依舊強勁有力地問出了一道不變的命題,那聲質問自被拋出以來,便從未隨著時光流逝。
Thumbnail
何謂經典? 我想一部經典電影,可為錨,可為風。 為錨,故事得以駐足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灣流處,宛若一面醒目的旗幟,永遠標示出那段擁有鮮明色彩的時代,容後人回首瞻望,許久銘記。 為風,便是一路穿過了從古至今的歲月漫長,依舊強勁有力地問出了一道不變的命題,那聲質問自被拋出以來,便從未隨著時光流逝。
Thumbnail
其實觀看一部電影的時候,故事很重要。但往往拍攝風格獨特,常更會讓我記得,成為自己珍愛的收藏。 《The End Of The F**king World》正是如此,我無法形容看完我有多佩服編導、演員以及電影美術音樂上的呈現,重要的是他拍出了一種大無畏,嘲諷世界的態度...
Thumbnail
其實觀看一部電影的時候,故事很重要。但往往拍攝風格獨特,常更會讓我記得,成為自己珍愛的收藏。 《The End Of The F**king World》正是如此,我無法形容看完我有多佩服編導、演員以及電影美術音樂上的呈現,重要的是他拍出了一種大無畏,嘲諷世界的態度...
Thumbnail
曾有一段時間,人們無法自由談論,自由閱讀書籍,自由繪畫,隨心所欲批評時政,自由聽想聽的歌,自由上街集會遊行,三十二年前,民國七十六年,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在鐵幕下壓抑多時的能量才終於釋放。
Thumbnail
曾有一段時間,人們無法自由談論,自由閱讀書籍,自由繪畫,隨心所欲批評時政,自由聽想聽的歌,自由上街集會遊行,三十二年前,民國七十六年,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在鐵幕下壓抑多時的能量才終於釋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