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Part4

悲觀主義的魅力

樂觀主義聽起來就像推銷的話術,悲觀主義聽起來則像是有人試圖伸出援手。
我們直接切入重點,先來定義什麼是樂觀與悲觀主義吧。
真正的樂觀主義不相信每件事情都會很好,那是自我感覺良好。樂觀主義是一道信念,相信隨著時間過去,即使一路上橫遭挫折,良好結果發生的機率仍然對你有利。
一般而言,常常會聽到某些人想法太樂觀,或是我們被人形容太樂觀,在這個想法的背後,通常就是上述所定義的「自我感覺良好」,被認為像是「樂天派」、「好傻好天真」、「事情怎麼可能這麼順利」etc.
相反的悲觀主義聽起來就是比樂觀主義更明智、更合理
作者舉出幾個例子:像是有人告訴你,他們選了幾檔明年會漲好幾十倍的股票,要推薦你,比較有警覺性的人就會覺得,他們是不是打算要騙你錢。而要是有個人告訴你,你手上的持股會因為會計舞弊即將崩盤,你可能開始就會撥出時間,一字一句聆聽。
更重要的是,悲觀主義會讓你顯得比其他人聰明一些。
這想法放在市場上,有個狀況我們可能都會很熟悉,那就是「太貴了」這個想法,我們通常會拿它來與之前的價位做比較,當開始創新高或是相對高檔時,大部分人就會想怎麼可能這樣一直衝上去,追高太危險了(前提是你必須知道你在幹什麼,不然傻傻追高真的很危險),所以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悲觀的想法,等拉回再買進,但偏偏總有一些,它就頭也不回地衝上天了;而整到你覺得它「便宜」的時候,它可能就一直躺在那裡,動也不動了。
作者在此也提到『真確』這本書籍,這本書主要是在說,這世界沒有我們大部分人所想的這麼糟,書內會提供一些問題,問你目前認為這個世界的狀況有多糟,但結果是,統計上來說,這個世界比大家想像的都還要美好,有興趣者可以參考。
那為什麼我們會如此被「悲觀主義」給影響呢?
部分原因出自『快思慢想』內康納曼提到的「不對稱的損失趨避」。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from wiki
簡單來說,損失一百塊錢的痛苦,需要得到200~250的收益才可以彌補。
2004年,《紐約時報》採訪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這位科學家二十一歲時罹患無法醫治的運動神經元疾病,讓他癱瘓,而且喪失說話能力。透過電腦,霍金告訴採訪團隊,他對賣書給外行人有多麽興奮。
《紐約時報》問他:「你總是這麼快樂嗎?」
他這麼回答的:
「二十一歲時,我的人生期望值跌到零分。之後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加分。」
期望每一件事都很好,意味著一個感覺平淡的最好情境。悲觀主義則是降低期望值、縮小可能的結果與你認為很好的結果之間的差距。
或許這就是它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期待諸事不順,反倒是讓人在事情沒那麼不順時感到驚奇的最好方式。諷刺的是,這就是我們樂觀的原因。
比較本身沒有對錯,但我們或許學著使用對心智更健康的態度,定期重新設定自己的對人事物的期望值。若是一直把期望設定過高,而本身又無法滿足期待,那是否會讓自己得更痛苦呢。

小結:

至少,就是歷史看來,保持樂觀是最好的對策,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雙城記》
雖然聽起來是幹話,但放在任何一個狀況都會適用,我想表達的是,我們最好使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雖然我們常常想著事情會不會變得更糟,但回顧歷史,世界一直變得更好(只要不要真的有瘋子直接做出毀滅的舉動)。
本書強調的重點:
我們必須先認清成功的代價,也就是理解長期成長下的波動與損失,然後心甘情願的付出代價。
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我們無法決定的事情了,但是要是我們不下賭注(承擔風險),那我們就無法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報酬),但要是如果輸光(死亡、喪失籌碼etc.),那也不能再繼續下注了。
而我的策略是:假設、實作、回饋、修正;沒有一個保證正確的方法可以一直使用到永遠,所以為了「活下去」我們也只能不斷地經由這四個步驟,去適應這個世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