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後感】《靈魂奇遇記》告訴你的五個人生哲學

【觀影後感】《靈魂奇遇記》告訴你的五個人生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看完電影的那個晚上,我夢見了阿祖,不錯就是戲裡面長得像姆明就那個,他抬著頭告訴我,電影並不是你想像中的簡單,而這套卡通片也不是給小朋友看的。

我醒來決定把阿祖的說話寫下來,就成了這篇文章了----阿祖告訴你的五個人生哲學

1.微小的美好就在生活之中。


raw-image

阿祖在完成夢寐以求的出演後,他以為世界會因此變得不一樣,但原來並沒有,他的人生沒有發生重大的變化。仙杜拉只幽幽的回答:「明天再來這裡演出。」車廂中的把手依舊搖搖擺擺,下班的人依舊沒有靈魂的埋首在手中的光,他回到自己的家,幽暗的氛圍下坐在百年如一的鋼琴前,靈光一現般想到了口袋裡的五件物品,逐一攤開,呈現出22號為他收集的畫面:吃剩的薄餅、一小塊包、珍寶珠、針線、花瓣。

raw-image

這些對於22號新奇美好的事物,一直以來阿祖只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日常」。

其實美好可以是一塊津津有味的薄餅,可以是平白日常中的藍天白雲,可以是驟然而下的一瓣花瓣,也可以是他自以為不了解他的母親。

你以為的理所當然,錯失可以在一瞬之間。

而生活中的美好本來就是微小的,靜靜的匍匐在腳邊,但唯有用心感受的人才能覺察,把軟軟花瓣視若嬰孩,捧在心中種在心內。

2.別想著爆紅了,你的世界不會在一夜之間改變。

阿祖離開二分音符酒吧,離開眾人的投入歡呼,街上一片靜謐,仙杜拉更說這場的反應真的算很不錯了。


raw-image

他一直以為只要完成這回演出,不再跟成功「差一點點」,人生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他不再需要當中學樂團教師,也不再被家人看輕。之所以抱有巨大的生存意志,於生死邊緣拼命的走回來,也是因為這次演出。理想跟現實的落差教他難以接受。

就像在現今的資訊流通迅速的年代,很多人妄想在網絡上一夕爆紅,但即使做到又如何?爆紅也許為你帶來一時的流量,但不恆久,你的人生也不會一夜改變。還是憑努力,好好經營你的人生吧。

3.無論是火花還是人生目標,都不是你的唯一。


raw-image

戲中不斷出現「火花」這個概念,22號要找到「火花」填滿最後一格,才能獲得地球通行證,只是他對一切事物都「沒感覺」。而阿祖則深信爵士樂是他的「火花」,他是生來就是要在舞台表演的人。

在「理想訓練班」中,阿祖曾經提起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彈琴,但柯里搖頭,她/他說「火花」並不等於「人生目標」。而綜觀整套戲中,也沒有對於「人生目標」有所定義。

但可以理解,我們不應該只為了單一的「人生目標」而活,而在劇中,很多人為了錯誤的目標而被蒙閉雙眼。你努力的生活,可能有許多綜合的原因,好比是「火花」(我認為可解釋為「令你感動的事物」),例如是生命中微小的美好⋯⋯

raw-image

4.別忘了聆聽別人,也記得要向別人伸手。


22號從不想成為人類,只從互利的角度幫阿祖得到地球通行證。但其實,在他幫阿祖回到自己身體的同時,阿祖也幫22號找到了「做人的意義」。

raw-image

而在22號進駐阿祖身體的時候,他讓阿祖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因為跟髮型屋好友聊了爵士樂以外的話題,而得知了許多關於他的人生,本想成為獸醫,卻因為現實所使而成為了髮型師,找到了新工作裡的樂趣。22號在地下鐵聽街頭演唱時,也因為受其吸引而撕下了一塊他極其喜愛的麪包。

其實劇中也有很多角色無條件的向陌生人伸手協助,例如是幫失散靈魂找回自己的保羅,最後給阿祖多一次機會生存的柯里。

raw-image

顧著活在自己的維度裡,其實每個人都有盲點,而且比起自己理解還要更「盲」。別忘了細聽身邊的人,有能力的時候,也記得要向別人伸手。

5.別人怎樣說是他們的事,唯有你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頑皮出場的22號之所以找不到自己的「火花」,最大的原因是他活在「一切之前」已經好久了。他熟悉那裡的遊戲規則,並且覺得成為地球人是缺味的。後來他也成為了失散的靈魂,被重重風沙包圍。被吞噬的阿祖到了風沙裡面,才知道曾被多位導師教導的22號,不停回想起導師們的「教訓」,自己是毫無用處的、一文不值的,在心靈的谷底中轉不出來。

raw-image

在生活中,很多人對我們的人生指指點點,又或者說夢想是不切實際,又或者強迫我們跟著社會的運行方式來移動。

但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的經歷能夠完好的套在我們身上,而金科玉律也不一定對你管用。

唯有你自己能夠決定如何活出自己的人生。

也許我們沒有篤定的人生目標,來地球的我們都是第一次,誰不是邊做邊學,邊學邊懂。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我們沒有阿祖的第二次人生,就不要做訪自己追悔莫及的事。

我是些云。
你喜歡的不光是我的文字,而是我看世界的方法。
歡迎在方格子上追蹤我

想看更多我的文章的,也可以到我的instagram: @sharon.tamm

「餘生很長,別忘了一往情深。」



avatar-img
些云|以文字療心
35會員
42內容數
成長痛,是我們都在面對的。理解的落差、摯友的道別、感路上的傷害,當我們走在成長路上,似乎更不懂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大人。想成為情緒穩定的大人,想不被世界磨滅,我們也不確定有堅持。然而在一路磕碰中,我們相知相惜,便是最好的結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些云|以文字療心 的其他內容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19歲、29歲、39歲,每當年齡的數字要進位,就容易變得更焦慮——我以為這個年紀的自己,能夠對人生更得心應手了,但為何並沒有?日劇《9Border》敘述正是這情境下的女性,三位女主角分別是19歲、29歲、39歲,要做怎樣的工作、要不要結婚,在這樣的忿路口上,她們活出了我們的生活故事。
5/59border
 《不夠善良的我們》短短8集完結,伴著簡慶芬、Rebecca走過一段不長不短的路。遺落在你心底的是甚麼?是對Rebecca的心痛,還是對簡慶芬的改觀?而至劇終,我頓時明白了編劇想述說的,不是恨與愛,而是我們在愛裡的孤獨心情。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19歲、29歲、39歲,每當年齡的數字要進位,就容易變得更焦慮——我以為這個年紀的自己,能夠對人生更得心應手了,但為何並沒有?日劇《9Border》敘述正是這情境下的女性,三位女主角分別是19歲、29歲、39歲,要做怎樣的工作、要不要結婚,在這樣的忿路口上,她們活出了我們的生活故事。
5/59border
 《不夠善良的我們》短短8集完結,伴著簡慶芬、Rebecca走過一段不長不短的路。遺落在你心底的是甚麼?是對Rebecca的心痛,還是對簡慶芬的改觀?而至劇終,我頓時明白了編劇想述說的,不是恨與愛,而是我們在愛裡的孤獨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