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女中,知性寫作紀錄(1)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又回到熟悉的臺中女中,但這次課程設計很不一樣,強調了寫作產出。簡而言之,每個學生都得讀一本書,並交出1200字以上、帶有論說性質的文章,可投稿教育部閱讀心得比賽。
在前幾年的課程裡,我已意識到寫的重要性:很多學生不會主動發言,卻很願意主動寫。具體實行方式是,課堂上提問並立刻要求手寫回答,這樣可以即時看到每個人的答案內容,再決定要請誰起來分享。
這樣做固然有很多好處,但也延伸出幾個現象:首先是回答品質良莠不齊,有人寫很好、有人幾個字交差;其次是好想法似乎曇花一現,不知能否轉換成更進一步的東西。
也就是說,本來就有想法的人,在課堂上多有機會發揮,而另一群學生像陪讀。我無意批評「只想聽講」的學生,只要他們上課還算認真,但我希望大家都能從課堂上帶走更多東西。
於是,這次我制定了具體寫作目標,弄得整個課程有點像寫作養成班。最大特點是,我挑了幾本書,在課堂上做導讀,而學生必須挑一本來寫閱讀心得。
這是因為,前幾個學期,我用自由報名、自訂題目的形式來試行,但成效相當不如預期。絕大多數學生都有下列毛病:
1.會挑他們資訊量最多的主題,但這些資訊量常常不夠撐起一篇論說文。
2.主題有時缺乏論說性,比較接近文藝評論。
3.缺乏比較深入的問題意識,有時很像主流說法的摘要、重述加上心情感想。
4.幾乎不會主動回應敵論,我猜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敵論有哪些。
這些問題,都可追溯到同一原因:學生具備的知識品質或數量都不夠。在我看來,學生們夠聰明,但知識量太少的結果(尤其是我都教高一),使得他們無法自行訂出好題目,就算有好方向也很難寫得完整,導致了類似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狀況。有一到兩成的學生能辦到,往往是因為他們在其他課程與社團活動中,已有了相當的先備知識。
據此,最佳策略應該是提供質量俱佳的資訊,剛好教育部每年都有閱讀心得徵文比賽,所以選書給學生看最快。這學期挑的是《世界不平等報告2018》、《無條件基本收入》、《當AI機器人考上名校》、《人性較量:我們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i世代報告》、《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或許再加上《不只是厭女》。
在導讀後,我打算用六週的時間,讓學生在上課時完全投入讀書和寫作,不額外講任何內容。因為之前遇到一個困難是,隨著學期進入尾聲,很多人都要準備其他科的考試和報告,根本沒有時間好好讀好好寫,因此有必要在上課時全部完成。當然,我打算每週都盯一下每個人的進度,確保計畫順利進行。
今天除了跟學生說這些理念(不知他們有沒有嚇到)以外,為了展示我大概會怎麼「盯寫作」,我出了一個思辨練習:
考慮以下兩個說法,A.別問讀這書有何用,等你長大就知道了。B.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是最大贏家,如果還不是,代表還沒走到最後。很多人會覺得,這兩句話看來「怪怪的」。你也覺得怪怪的嗎?要怎麼把這種怪給解釋清楚?
至少對高中學生而言,我認為寫論說文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到核心概念或主張,再從此去拓展出問題意識和整體結構。但對他們而言,要精準描述概念或主張很不容易,這是缺乏表述工具的問題,難以短時間內改善。
所以在實作上,除非直接給定題目(是或否、支不支持等),否則得先引導出學生的主要想法,再從中定位核心概念或主張。
目前我採取的方式叫做出錯點,可以分成發現、描述與解決三個階段。上述的思辨練習,已經給定了「發現」(兩個有問題的推論),強調的是「描述」(怎麼解釋問題出在哪裡),還未涉及「解決」。
有些同學訴諸權力落差。他們認為「等你長大就知道」,明顯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發言,但權力不會讓人們說的話自動變成對的,只會讓人們覺得就算沒證據自己也是對的。
也有人訴諸於經驗落差。「等你長大就知道」或「因為還沒走到最後」都可有某些案例支持,發言者依靠這些經驗來做出判斷,但每個人的遭遇不一樣,對「有用」或「成功」的定義也不一樣,所以一個人的「有用」或「成功」經驗不見得適用於另一人。
另一種類似觀點,是時空背景的落差。簡而言之,時空背景會改變,過往的「有用」或「成功」模式,不見得能複製到現在或未來。尤其在「無論怎樣都贏」那個推論裡,是把「成功」無限往後延伸,它允許我們一邊處於失敗狀態、一邊盲目相信有天會忽然成功。(但也有同學指出,這可以解讀成一種勵志思維。)
這些想法都很棒,但都是經過我的改寫與潤飾,不是一開始就這個樣子。學生們寫得都比較口語,他們不會破題(譬如開頭就說這是權力、經驗或時空背景的落差),而且多半是先描述某種情境,再說這種情境的存在會使原推論顯得很笨。
在這過程中,他們會考慮到情境本身如何成為反例,譬如明明很失敗還幻想會成功;但不太會主動替「這種情境的導因」下定義,譬如時空背景的落差導致了很多「以為成功其實失敗」的情況。
一個好的論說寫法,是先提出某種導因或框架,再給出明確範例;而學生比較會先設定範例,而後在解釋時隱隱提到導因或框架。這種情況我覺得一時間也無法扭轉過來,只能逐步分析、解釋與練習了。
台中女中,晴,2021.2.25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塑造衝突點或極端對比,加入你的性格特質,再說明它如何推動正向轉變。
「其他人都會死,我不是其他人,所以我不會死。」
若能回到避免這一切的抉擇時間點,並獲得權力來做出改變事件進程的決定...
相較於「移除缺點」,「強化優點」才該放在第一順位。
擇偶問題的數學最佳解,被稱為「37%法則」。
說服群眾的三大要素是情感、人格與邏輯,情感的效果最強、邏輯的效果最弱。
先塑造衝突點或極端對比,加入你的性格特質,再說明它如何推動正向轉變。
「其他人都會死,我不是其他人,所以我不會死。」
若能回到避免這一切的抉擇時間點,並獲得權力來做出改變事件進程的決定...
相較於「移除缺點」,「強化優點」才該放在第一順位。
擇偶問題的數學最佳解,被稱為「37%法則」。
說服群眾的三大要素是情感、人格與邏輯,情感的效果最強、邏輯的效果最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難免有壓力,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難免有壓力,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