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對於除權息行情應如何操作?(上)

公佈之後的隔天買進就有可能獲利
公佈之後的隔天買進就有可能獲利
大約從三月開始,又到了每年企業要宣佈配股配息的季節了,每一家宣佈配息超過百分之五的消息後,隔天都有可能大漲。因為大家預期會獲利,就紛紛衝進場購買,造成股價往上揚。
但在宣佈消息後的隔天,是不是就把股息都領完了?此話怎說?例如某檔個股每股股價為100元,宣佈利多消息,預計配息5元,消息發佈後隔天股價就上漲到106元,等同是反映了5元的預期獲利。這時上漲,已持股的投資人有兩個操作方向,可以考慮把持股賣掉,因為他或她已經提前拿到股息了,可以獲利了結。但也可以選擇續抱,因為看好投資標的未來仍有上漲之可能性。
而尚空手的投資人如果選擇買進,就可能是抱定要領股息的目的,趁著還沒漲太多買,殖利率相對的比較高。但也可以選擇持續等待,股價反映完利多之後,會再回檔修正,此時買入,一樣可以領股息。因此,當資金因為發放股息的利多消息而集中時,也同時在反映後又消散了。所以,漲完一波可能又迎來下跌的趨勢。不過,還留在場投資人也不用擔心,因為還有股息可以領。
接下來就是等到要確定股東名單時會再有一波變動。在這之間買進的都算是這家企業的股東,有資格領股息。反之,在這個時間點前售出就不能領息。就因為要確定名單了,所以想領息的就要趕快上車,不然就要再等明年了。
對存股族而言更是重要,辛苦持有一年,就是要等領股息的,怎麼能隨意賣出?但此時因為想領息的人之購買,股價還會向上攀升,這也是原本持股的投資人的下車機會。例如原本漲到106元後又持續上漲到115元。想要領股息的投資人會願意用這個價格買進。此時原本在106元買進的投資人產生了9元的價差,如果賣出就可以賺到9000元,比起領股息5000元還要多,就會考慮是否賣掉。
當股東名冊編制完成,此時再賣掉股票,也能領到股息。也因為很多人都這樣想,此時股價通常會往下跌,在除權息那一天來到最低,這時就要看該企業要花多久時間填息。因為發放股利就是把公司的獲利分出來給股東,因此公司的資產會減少,股價也會跟著下跌。例如公司發放股息之後,股息跌到103元,但就股東而言,因為已經拿到5元,可以看做是108元這個水位的股價,一樣要繼續面臨要不要出場的選擇。
此時,又多了一個入場的機會點的選擇,因為趁著股價在相對低點時買入,可以降低持有之成本。除了可以把領到的股息再滾入之外,也可以使用手上準備好的現金再購入。雖然說,除權息行情是個有趣的時段,獲利的機率提升了,但還是要注意,是否領到股息卻賠了價差,這樣算是有賺到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股價的漲跌,很大的因素是來自於人性。因為貪婪或恐懼,而導致追高和殺低。在學習所謂的投資技巧之餘,修煉自我的心性也同等的重要。賺得過快了,反而不知道背後原因也守不住財富。這樣要如何讓自己過上富足生活?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