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16 日本神社系列||明治神宮之蓋了一百年?(上)

    相信大家在安排日本旅遊行程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將神社安排進來,經過了前面幾次的內容,我們大致釐清了日本的神社與寺廟的差異後,接下來就可以開始進入日本神社與寺廟的介紹嘍!今天就先從神社系列開始吧。NANA濕婦會試著慢慢地從全日本的茫茫神社海裡,挑選出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或是有特色的有趣神社(當然是依照我個人的喜好XD),帶著大家無論是用文字,抑或是用聽覺(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來神遊一番,希望將來等您可以實際造訪時,這些內容可以為您帶來更豐富、更深度的旅遊體驗。

    明治神宮是陵寢嗎?
    率先出場的神社,NANA濕婦想選擇與台灣有點關係,且大家比較容易到達的「明治神宮」來打頭陣。我們看到「神宮」兩個字,當然可以直接聯想到這裡就是祭祀天皇的地方(請參見本篇最後的神社小知識);而「明治」指的當然不是巧克力,而是指「明治天皇(以及他的老婆昭憲皇太后)」,因此,可以在境內的各個地方看見專屬於天皇家的「十六瓣菊花章紋」。
    隨處可見的十六瓣菊花章紋
    隨處可見的十六瓣菊花章紋
    這個天皇在世的期間,做了許多創舉,舉凡將皇居由京都遷到江戶(並將其改名為東京)、將權利成功從將軍手上移轉到皇族的手上、推行明治維新、西化政策、著洋服、吃洋食、斷髮...等,雖然並非所有政策都正確並受到推崇,這不能否認的是,許多政策都讓日本起了天翻地覆的大變化,而日本也在他的帶領之下,迅速地近代化。
    明治天皇,資料來源:明治神宮官網
    明治天皇於1912年過世之後,依照過往慣例與明治天皇的遺言,他被葬在了京都的伏見桃山陵,但由於明治天皇跟歷屆天皇不同,他可是在東京的住過的天皇,所以如果他死後又回去京都,這樣以後我們就很難再見到他了(東京的民眾表示),但又不能把天皇分一半,一半葬在京都一半葬在東京。於是,東京的民眾便於1914年(明治天皇過世後兩年),發起了幫明治天皇在東京興建一座神宮的運動,如此一來,他們以後便能透過明治神宮參拜來緬懷明治天皇。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明治天皇的陵寢雖然是在京都,但仍透過明治神宮來跟東京的民眾作精神上的連線。如今,明治神宮也是每年初詣的熱門神社之一,短短地三天內便湧入將近300萬名民眾前來參拜。

    明治神宮內苑
    目前大家看到的明治神宮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內苑與外苑。大家習慣稱呼的「明治神宮」,其實指的就是走傳統日式和風的內苑這一塊;相對地,明治神宮外苑則是以洋式風格建築「聖徳記念絵画館」為中心的地區,如果這樣講大家還沒甚麼感覺,那如果我說「神宮外苑的銀杏大道」,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這一次,我們先以大家比較熟悉的內苑說起吧。
    明治神宮內苑的主要建築,自1916年開始,耗時5年,於1920年落成完工。後來,雖然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到空襲而受損或燒毀(例如明治神宮中的本殿),戰後才又依靠各地的捐款一一重建。目前大家去看到的樣子,大致上就是經過這兩個時期建造而成的。然而,我認為明治神宮真正厲害的地方,其實不是它的建築本身,而是在它境內的那一片耗費了百年才算正式完工的人工森林。

    耗費百年才算建造完成的明治神宮
    還記得我第一次明治神宮時,一直覺得很納悶,日本人到底是為什麼能在一整片的高樓大廈中,這麼突兀地留下一片森林。原來占地約有22萬坪的明治神宮內苑,原本是一塊由歷代各藩藩主(可以想像成我們孰悉的諸侯)之間轉手來轉手去的領地(代代木一帶),最後經由彥根藩獻給天皇後,才被納入皇室的御料地之一。1915年,由當初20個候選地中,選定此地作為明治神宮內苑,並開始興建工程。現在看起來是一片森林的明治神宮,在當時根本就是一片沒幾棵樹的荒地。
    明治神宮內苑境內
    據說當時的內閣總理大臣大隈重信,以為自己就像在玩動物森友會一樣,想在這一片空白的地上隨意按照自己的喜好栽種,他曾經提議這裡應該像日光東照宮與伊勢神宮一樣,種一整片的杉樹。因為,傳統的日本思想中,他們很喜歡在神聖的地方種植杉樹,這種又高又直的樹,彷彿可以帶著他們的心意直上雲霄、直通神的領域。所幸,那個時候請來負責造林的林業學家還很清醒,他們認為這邊的地形與東京市區內的公害問題等,並不適合整片的針葉樹生長,如果是要以造一個百年後仍然存在的森林,就必須創造一片以闊葉樹為主的森林才對,因此他們提出了一個縝密地「林苑計畫」。計畫用百年的時間,依照不同樹種的生長速度與習性等,安排各樹種的栽種位置與先後順序,反覆地研究與模擬出50年後、100年後的森林樣貌。最後決定先是以赤松與黑松構建森林的雛型,再種生長比較快速的檜木與杉樹等針葉樹,接下來才是種植森林的主角樫木、楠木等闊葉樹。
    明治神宮的林苑計畫,資料來源:明治神宮官網
    就在明治神宮百年造林計畫的訊息一發出後,日本全國開始總動員,前前後後從各地不斷地湧進了13000多的年輕人,自願來協助植林。同時,北從庫頁島、南至台灣(當時屬日本領地)都想盡辦法要將奉納的樹木運到這裡,共計運來了將近10萬棵的樹木,共計有365種樹種,日後扣除了因為東京的氣候因素,有些樹種無法適應環境而死去,以及二次世界大戰中少部分因遭受空襲而受損的部份之外,目前仍保有234種樹種神宮範圍內。這個由人為設計與建造出來的森林,在經過長達一百年的成長之後,彷彿就像原生林一般地躺在東京都內,也逐漸轉變成都內的生態天堂。下一階段,日本人希望可以繼續讓它維持下去,像千年森林邁進。

    神社小知識:原來神社還有分等級喔?
    首先,我們得先從神社的名字下手。其實舉凡你看到「XX神社」、「XX神宮」、「XX 宮」、「XX 大社」...都算是「神社」的範疇,但他們之間又有一些很微妙的差異。
    • 「神社」:泛指所有祭祀「神」的場域,定義比較沒有這麼嚴謹。
    • 「神宮」:祭祀的對象為天皇、天皇的祖先,或是與皇室有特殊關係(持有三種神器)的神社,我們就會稱之為「神宮」,例如:伊勢神宮、香取神宮、鹿島神宮、平安神宮、明治神宮、熱田神宮...等,目前全日本共有24個神宮。其中,祭祀阿天(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是個特別的存在,如果日本人只講「神宮」兩個字時,他們指的其實就是伊勢神宮。
    • 「宮」:相對於上面所提到的「神宮」,是以天皇「直系血親」為主要祭祀對象;那麼「宮」就可以說是祭祀「旁系血親與其他皇親國戚」的場域了,因為原本「宮」就是指有身分地位的人住的地方。此外,還有一些歷史上「由人變成神」的偉大人物,這些人在世時依定有些過人之處,所以在往生後就level up被民眾視為是「神」的存在,例如:祭祀菅原道真的天滿宮、祭祀德川家康的東照宮。
    • 「大社」: 「大社」本來是只有祭祀大國主神的出雲大社才使用的稱呼,但近代開始其定義放寬了不少。這如果把日本的神社都想像成公司行號,那麼可以被稱為「大社」的,通常就是有上市上櫃的大企業(社格很高);或者,這間神社大多是擁有不少營業據點,而「XX大社」大概就是該企業的全國總部、總公司、創始店的地位。例如:伏見稻荷大社、奈良的春日大社、諏訪大社、熊野本宮大社、松尾大社、住吉大社...等,目前,全日本共有24個大社。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