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13 日本的信仰們||神與佛的分分合合交往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上一次,我們談到了日本人對於各種宗教抱持著非常務實的想法,神也信、佛也信,如此一來便可同時得到兩者的庇蔭,相互毫不排斥彼此。然而,神與佛之間的關係,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在「佛」剛進日本找「神」聊天,一直走到現在的和平共處,可是經歷過一番爭執的。

「佛」剛來日本找「神」玩的時候

據說佛教最早是在西元六世紀的時候,經由中國、朝鮮半島輾轉傳入日本的,當時文武百官為了佛教到底可不可信,還分了支持派(蘇我氏)與反對派(物部氏)兩大陣營,大吵了好幾架之後,才好不容易由支持派贏得勝利。其後,則陸續在天皇的主導之下,佛教逐漸成為鎮護國家的宗教,此時的宗教與政治中心都還在奈良一代(也就是我們在#11時提到的,神武天皇東征後的落腳地)。因此,由天皇主導、國家出錢建造的大規模寺廟,大多位於這一區,例如奈良的東大寺,當時就是動用國庫來興建的。此外,天皇如果還在世時就退位,會被稱為「上皇」;而這個上皇如果出家為僧的話,就會被稱為是「法皇(出家的神?)」。然而,究竟是甚麼原因讓身為「神道教」的頭頭「天皇」,願意去信仰一個外來的宗教「佛教」,甚至把它視為「國教」一般的重要呢?試想這畫面,不就是等於要一個羅馬教宗拿香拜拜一樣,畫面超不協調的嗎?原來,佛剛進來日本這個國家的時候,可是很會說故事的,他們是用「本地垂跡說」的思考邏輯來說服當時的日本人,乃至於天皇的。

raw-image

本地垂跡說

甚麼叫「本地垂跡說」呢?在說明這個看起來好像很困難的名詞之前,我想先分享一段我與我那可愛的阿嬤的對話。想當年,我帶著我可愛的阿嬤到關西遊玩時,當然會排上一些神社與寺廟景點。當我帶著阿嬤到京都著名的八坂神社參拜時,看見她煞有其事地在賽錢箱前面念念有詞,便好奇的逗她說:「阿嬤,你知道你在拜誰嗎?而且人家是日本的神,妳講台語,祂聽不懂啦!」。沒想到我的魔法阿嬤一臉認真地回我:「我跟妳說,我們只要誠心誠意地拜,他們自己都能翻譯。而且,不管甚麼宗教,天上的神啊、佛啊的,上面都是相通的、一樣的,最後都會歸到同一個喔。」

當年聽到這段對話的我,只是笑一笑覺得阿嬤的想法很可愛,也沒想太多。但幾年後,我突然意識到,這說的不就是「本地垂跡說」的意思嗎?我的阿嬤居然這麼有智慧!所謂的「本地垂跡說」,就是當年佛教剛傳入時,僧侶們為了讓原本信仰神道教的日本人(當然包含自己就是神的後代-天皇-本人)更容易接受佛教,就跟他們說:「其實你們信仰的八百萬神,每一個都能對應到一尊佛,佛本來就存在日本,只是他們以神的姿態呈現在你們面前而已。」例如:你們的天照大神(前面神話裡提到的阿天),其實就是大日如來;素戔嗚尊(小海)就是藥師如來;瓊瓊杵尊(天孫)就是釋迦如來;木花之佐久夜毘売(阿花、富士山女神)就是淺間大菩薩;山幸彥就是文殊菩薩;大國主神就是大黑天;八仙過海就是七福神(咦?來到日本以後少了一尊?)...。

當「佛」與「神」變成好朋友

在這樣子的解釋之下,日本人很快地接受了佛教的存在,他們成這個現象為「神佛習合」,大家應該可以想像成佛與神變成了好朋友的畫面(這讓我想起一部很有想像力的漫畫「聖哥傳」,講述耶穌與佛陀一起在人間度假發生的事情)。於是,長久下來便發生了寺廟裡有神社的有趣情形,例如在京都的清水寺(寺廟)後面存在的地主神社。這當然隱藏了一些有趣的原因,之後我們有機會在單一神社或寺廟的介紹時,再來做比較詳細的解說嘍。另外,我們也能發現兩種宗教的習俗混再一起的現象,例如原本應該去神社初詣的,但東京的增上寺、千葉的成田山新勝寺,卻也在初詣的時候擠滿了人潮。

「神」開始覺得怪怪的

到了鎌倉時期(相當於中國的元朝),元朝忽必烈的軍隊兩次派軍攻打日本,皆因颱風而失敗打道回府,日本人認為這是「神」在幫忙他們,因此稱其為「神風」,而這也是後來我們聽到「神風特攻隊」的取名由來。此時,日本人才開始覺得上面提到的「本地垂跡說」好像哪裡怪怪的,「神」是「佛」顯現在日本的樣子這個說法,隱約表示「佛」的位階比「神」高。不對啊?我們日本自古以來便是由「神」在守護的「神之國」,所以一尊神對應一尊佛的說法還可以接受,但應該是你們的「佛」是我們的「神」的化身才對啊。因此,在鎌倉時期開始出現了「反本地垂跡說」,簡而言之,我們可以這麼總結:

「本地垂跡說」=佛高於神,佛以神的姿態顯示在世人面前;               「反本地垂跡說」=神高於佛,神以佛的姿態顯示在世人面前。

奪回主權的現代「神」思考邏輯-神佛分離令、毀佛滅釋

但無論是哪種說法,兩種宗教其實在日本已經兩軌並行多年,平民百姓們也習慣了神佛同在的生活。直到明治天皇(1868)時,天皇才開始為了掌握實權而重新強調神道教的正統性,頒布了「神佛分離令」,強調神就是神、佛就是佛;而開始了全國的「毀佛滅釋」行動。這些「天皇=神的後代=國家唯一的老大」、「佛教我不跟你好了」的一連串主張與行動,不僅強迫寺廟的僧侶還俗、寺廟改名(例如:鎌倉的鶴岡八幡宮以前其實是叫做「鶴岡八幡宮寺」),還要求民眾將佛像摧毀。例如我們現在去京都清水寺時,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在接近出口處的小水池旁,矗立著很多小小的地藏佛像,他們稱之為「千体石仏群」。這些佛像就是當初在明治時期推行「毀佛滅釋」時,一般民眾實在是不忍心將多年來參拜的佛像們毀壞或隨便亂丟棄,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所以才將他們送到了比較大規模、有機會遺留下來的大寺廟裡。


raw-image

當神變回人

如今,在經過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天皇已經不再有神的色彩,反而多了許多人味。這要說下去,大概又會需要一些篇幅,我們就之後再來說吧!總之,現在日本的神道教與佛教(還有基督教、天主教...各種教),已經各自回歸宗教的本位,為日本民眾帶來心靈上的慰藉,也為外國的觀光客們,帶來更多的日本味。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NA濕婦的沙龍
270會員
202內容數
我是NANA濕婦 熱愛日本、建築、偏鄉、心理學與貓的日本線導遊、通譯案內士 擅長在巴士上分享一堆有的沒的催眠大家 喜歡在正經的場合不正經 常常看似瘋癲卻很感性、也很哲學 在這裡 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步調 從領路人的角度出發 用說故事的方式 帶著每一個對日本有興趣的你/妳 瞭解藏在景點與現象背後的趣事
NANA濕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1
上一回,我們一起在鳳翔館中細細地看過了宇治平等院所珍藏的寶貝們,也體驗了鳳凰堂在初建當時的富麗堂皇;這一回,我們將實際踏進將近千歲的鳳凰堂,來感受一下千年前後的對比與改變,這可是認真逛過鳳翔館的人,才能體會的感動喔。
Thumbnail
2021/12/01
上一回,我們一起在鳳翔館中細細地看過了宇治平等院所珍藏的寶貝們,也體驗了鳳凰堂在初建當時的富麗堂皇;這一回,我們將實際踏進將近千歲的鳳凰堂,來感受一下千年前後的對比與改變,這可是認真逛過鳳翔館的人,才能體會的感動喔。
Thumbnail
2021/11/26
整座鳳翔館裏頭當然收藏了許多宇治平等院的寶貝,有些是常設展出、有些則是不定期辦企劃展,因此,要將所有的寶物都看完是不可能的。NANA以下會把重點放在我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雕刻與門繪上,並依照鳳翔館規劃的參觀動線來介紹。建議參觀時間至少預留個30分鐘,才不會有緊迫的感覺喔。
Thumbnail
2021/11/26
整座鳳翔館裏頭當然收藏了許多宇治平等院的寶貝,有些是常設展出、有些則是不定期辦企劃展,因此,要將所有的寶物都看完是不可能的。NANA以下會把重點放在我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雕刻與門繪上,並依照鳳翔館規劃的參觀動線來介紹。建議參觀時間至少預留個30分鐘,才不會有緊迫的感覺喔。
Thumbnail
2021/11/21
延續上一篇,我們這次就要帶著大家一起到宇治平等院裡走走。相較於其他的寺院,宇治平等院其實算是佔地不大的,但由於國寶密度很高,所以絕對是值得細細品味與欣賞的寺院之一。 
Thumbnail
2021/11/21
延續上一篇,我們這次就要帶著大家一起到宇治平等院裡走走。相較於其他的寺院,宇治平等院其實算是佔地不大的,但由於國寶密度很高,所以絕對是值得細細品味與欣賞的寺院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日本人不只拜神也拜妖怪,不只拜人也拜鬼, 拜狗拜貓都不奇怪,拜河童就有點意思了! ●是佛教是神道?聽名稱就知道 寺廟屬於佛教,尾字通常是「寺」、「院」,如清水寺、高野山奧之院。 神社屬於神道,神社又有「神社」、「神宮」、「大社」等等區別。 「神宮」是皇室神社,供奉日本皇室祖先、天皇以及平定大和的特
Thumbnail
★日本人不只拜神也拜妖怪,不只拜人也拜鬼, 拜狗拜貓都不奇怪,拜河童就有點意思了! ●是佛教是神道?聽名稱就知道 寺廟屬於佛教,尾字通常是「寺」、「院」,如清水寺、高野山奧之院。 神社屬於神道,神社又有「神社」、「神宮」、「大社」等等區別。 「神宮」是皇室神社,供奉日本皇室祖先、天皇以及平定大和的特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是基督徒寫的,觀點當然是基督教的,如果你是佛教徒,可以去找別的書來看,隨你高興,而且網路上各種資料都有。 只是我建議大家「把時間述序排列一下」再說,至少網路上有很多弄錯時間順序的,倒因為果很糟糕阿! 話說在前頭,宗教「哲學」因為文化傳遞互相影響很自然,但宗教「神學」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是基督徒寫的,觀點當然是基督教的,如果你是佛教徒,可以去找別的書來看,隨你高興,而且網路上各種資料都有。 只是我建議大家「把時間述序排列一下」再說,至少網路上有很多弄錯時間順序的,倒因為果很糟糕阿! 話說在前頭,宗教「哲學」因為文化傳遞互相影響很自然,但宗教「神學」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在了解了日本的佛教之後,第一發想要帶大家去的地方,也是很多人第一次去奈良的時候一定會去的一間寺廟-東大寺。不管你是為了滿山遍野的鹿,還是為了那尊高大無比的大佛,或者只是為了賞櫻或賞楓。我想,在帶著大家進東大寺之前,還是想先分享一下這座寺廟的背景故事。
Thumbnail
 在了解了日本的佛教之後,第一發想要帶大家去的地方,也是很多人第一次去奈良的時候一定會去的一間寺廟-東大寺。不管你是為了滿山遍野的鹿,還是為了那尊高大無比的大佛,或者只是為了賞櫻或賞楓。我想,在帶著大家進東大寺之前,還是想先分享一下這座寺廟的背景故事。
Thumbnail
 經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我們都在聊日本的神社,這次開始,NANA溼婦決定要來換個口味。記得一開始我們曾經提過,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中,還有很大一塊其實是信仰佛教的,因此才會有我們現在看到的奈良、京都,乃至於日本各地的寺院。
Thumbnail
 經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我們都在聊日本的神社,這次開始,NANA溼婦決定要來換個口味。記得一開始我們曾經提過,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中,還有很大一塊其實是信仰佛教的,因此才會有我們現在看到的奈良、京都,乃至於日本各地的寺院。
Thumbnail
八坂神社原名「祇園社」青龍盤據,京都市中心數一數二、僅次於伏見稲荷神社的參拜者眾多,也是少數在夜間也開放參拜的神社。
Thumbnail
八坂神社原名「祇園社」青龍盤據,京都市中心數一數二、僅次於伏見稲荷神社的參拜者眾多,也是少數在夜間也開放參拜的神社。
Thumbnail
 上一次我們講到了神與佛在日本長久以來的交往史,所以不只是外國人到日本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在拜誰?其實就連是日本人本身可能也都搞不太清楚。因此,這裡會以兩個篇章,跟大家聊聊兩者在外觀、內容,以及參拜流程等到底可以怎麼分辨。
Thumbnail
 上一次我們講到了神與佛在日本長久以來的交往史,所以不只是外國人到日本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在拜誰?其實就連是日本人本身可能也都搞不太清楚。因此,這裡會以兩個篇章,跟大家聊聊兩者在外觀、內容,以及參拜流程等到底可以怎麼分辨。
Thumbnail
我們談到了日本人對於各種宗教抱持著非常務實的想法,神也信、佛也信,如此一來便可同時得到兩者的庇蔭,相互毫不排斥彼此。然而,神與佛之間的關係,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在「佛」剛進日本找「神」聊天,一直走到現在的和平共處,可是經歷過一番爭執的。
Thumbnail
我們談到了日本人對於各種宗教抱持著非常務實的想法,神也信、佛也信,如此一來便可同時得到兩者的庇蔭,相互毫不排斥彼此。然而,神與佛之間的關係,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在「佛」剛進日本找「神」聊天,一直走到現在的和平共處,可是經歷過一番爭執的。
Thumbnail
曾經,我聽過一個非常有趣的演講,內容是談論「佛教」與「咖哩」的相似性,而演講者則是一位「出生於寺廟、在寺廟長大,卻在高中與大學時,就讀基督教學校」的日本和尚。
Thumbnail
曾經,我聽過一個非常有趣的演講,內容是談論「佛教」與「咖哩」的相似性,而演講者則是一位「出生於寺廟、在寺廟長大,卻在高中與大學時,就讀基督教學校」的日本和尚。
Thumbnail
以佛、法、僧為信仰的對象,信佛不是崇拜佛的肉體,而是崇拜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應以法為師,以戒為師。佛說我不領導人,我也是僧中的一份子。
Thumbnail
以佛、法、僧為信仰的對象,信佛不是崇拜佛的肉體,而是崇拜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應以法為師,以戒為師。佛說我不領導人,我也是僧中的一份子。
Thumbnail
友人某天問我一個問題”日本也自助旅行很多次了,寺廟裡面的大佛真多,祂們到底有何不同呢?""跟台灣的民俗信仰一樣嗎?",這幾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以前真的沒有思考過答案,反正有廟就走,有神就拜!因此,開啟了我的好奇心,去誠品書局翻閱了幾本日本宗教的書籍,找到這本文圖並茂的書籍,讓自己對於日本的佛教有簡單
Thumbnail
友人某天問我一個問題”日本也自助旅行很多次了,寺廟裡面的大佛真多,祂們到底有何不同呢?""跟台灣的民俗信仰一樣嗎?",這幾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以前真的沒有思考過答案,反正有廟就走,有神就拜!因此,開啟了我的好奇心,去誠品書局翻閱了幾本日本宗教的書籍,找到這本文圖並茂的書籍,讓自己對於日本的佛教有簡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