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你的安全帶繫好,美國卡通Robot Chicken 超速的黑色幽默
方格精選

請把你的安全帶繫好,美國卡通Robot Chicken 超速的黑色幽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天,我在英國頻道CHANNEL 4上看到了一個關於惡搞迪士尼動畫的剪輯,覺得很有趣,所以我就開始了解這個作者和動畫工作室,沒想到一看就不小心愛上了看了很多集。

Robot Chicken是由美國導演Seth Green and美國劇本作家 Matthew Senreich所創造的,這兩個人一開始看到美國惡搞動畫故事雜誌ToyFare: The Toy Magazine上所刊登的 "Twisted ToyFare Theatre"的內容,覺得很有趣,而且它們當下正在 Kung Pao Bistro 餐廳用餐,所以就以菜單上的名字來命名節目名稱。

這個節目的企劃一開始並不受到青睞,因為裡面有許多暴力、血腥、色情的鏡頭,因此沒有卡通節目頻道願意播出。後來是透過"Cartoon Network 卡通頻道"的介紹,才找到Adult Swim(也是卡通頻道的相關企業)來播映。

Robot Chicken播出之後深深地受到大朋友的喜愛,因為裡面談到的對於流行文化的諷刺,其實是很寫實的社會寫照,也因此後來獲得了洛杉磯動畫的安妮獎Annie Awards和艾美獎Emmy Awards的青睞。

Robot Chicken的內容主要是對於時下的流行美國文化、玩具、電視劇、卡通、品牌和老電影以及電視節目來做諷刺,藉以反思快速消費文化帶來的問題。


精彩片段

小美人魚 ( 環保、時尚議題/動物暴力)

玩具總動員4預告(成人議題/嫉妒/謀殺)

麥當勞叔叔、小丑、悲慘世界(品牌形象、企業文化、血腥暴力)

星巴克(女性在廣告中的形象、消費文化)

鬥陣俱樂部(消費文化、暴力)

回到未來(消費、明星文化、嘻哈音樂)


其他它們惡搞過的還有瑪莉歐、星際大戰、英雄聯盟、星際迷航記、芭比、蝙蝠俠、海綿寶寶、哈利波特、芝麻街、藍色小精靈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Adult swim UK的播放清單去觀看。

最後一個小彩蛋→Robot Chicken的作品請了很多動畫原本的配音老師出任配音,所以聲音和原版聽起來是一樣的。

#艾美獎 #安妮獎 #得獎動畫 #原創動畫 #成人議題 #黑色幽默 #美國卡通 #黏土動畫 #停格動畫 #迪士尼 #惡搞 #星際大戰 #麥當勞 #芝麻街 #瑪莉歐 #藍色小精靈 #星際大戰 #湯瑪士小火車 #星際迷航記 #英雄聯盟 #芭比 #蝙蝠俠 #海綿寶寶 #哈利波特 #威利在哪裡 #CHANNEL4 #星巴克 #鬥陣俱樂部 #回到未來




avatar-img
英系女生阿德麗塔的沙龍
18會員
41內容數
我是我的觀察對象,我也是我的報導人,我的生活場域是我的田野。歡迎來到關於我的37歲的反身民族誌田野筆記。 This is my reflexive ethnography project of the 37 years old me. Welcome to my worl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位國際知名大學者來學校訪問一週,作者作為老闆的助理負責接待。過程中,作者受到教授學術態度與風格的啟發,也重新省思自身的研究方向。文章描述作者接待教授的過程、教授的學術風格以及作者自身研究方向的轉變。
我通常不會寫新年新希望,因為我覺得過年,只是又多了一天而已。但是慢慢我發現,我之所以對西曆過年很冷淡,是因為我已經習慣農曆新年。 即便現在的我比較習慣且生活於西方文化之中,農曆過年卻是深根蒂固在我心裡的一個東西。或許這是我原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很難以西曆新年去取代,也很難選擇不過農曆新年。 在農
台灣自從12月下旬開始,台灣許多法案紛紛轉向,因此各家的支持者也各自表態。我的臉書也因此開始了有了各種評論推播,看了一下發現,有些分享者都是我認識很久的朋友,且他們都轉向了我覺得不太可能會這樣的政治立場,因此讓我開始好奇、回想,到底是他們的人格讓他們變成這樣,還是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轉變
一位國際知名大學者來學校訪問一週,作者作為老闆的助理負責接待。過程中,作者受到教授學術態度與風格的啟發,也重新省思自身的研究方向。文章描述作者接待教授的過程、教授的學術風格以及作者自身研究方向的轉變。
我通常不會寫新年新希望,因為我覺得過年,只是又多了一天而已。但是慢慢我發現,我之所以對西曆過年很冷淡,是因為我已經習慣農曆新年。 即便現在的我比較習慣且生活於西方文化之中,農曆過年卻是深根蒂固在我心裡的一個東西。或許這是我原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很難以西曆新年去取代,也很難選擇不過農曆新年。 在農
台灣自從12月下旬開始,台灣許多法案紛紛轉向,因此各家的支持者也各自表態。我的臉書也因此開始了有了各種評論推播,看了一下發現,有些分享者都是我認識很久的朋友,且他們都轉向了我覺得不太可能會這樣的政治立場,因此讓我開始好奇、回想,到底是他們的人格讓他們變成這樣,還是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