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

含有「修法」共 1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臺灣罷免法制改革的歷史,從「鳥籠罷免」時代的高門檻限制,到2016年民進黨主導的鬆綁,以及2024年國民黨、民眾黨聯手修法強化身分認證的爭議。分析過程中,探討各階段修法背景、內容與衝擊,並反思罷免制度常態化後的社會影響及公民參與與濫用之間的平衡問題。
Thumbnail
台灣社會近三十年來,身份認同的變化成為國內外關注的核心議題。根據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長期調查,台灣人自我認同從1992年的17.6%,一路攀升至2025年的62.9%;「都是台灣人和中國人」的比例則從高點49.3%降至30.5%;而純「中國人」認同更是從25.5%驟降至僅2.4%。
Thumbnail
2025年7月初,熱帶性低氣壓TD06(原丹娜絲颱風)侵襲臺灣,造成嚴重農業損失和電力中斷。本文探討此次風災對臺灣農業和電力系統的影響,批評藍白陣營刪減農業與災害救助預算,導致災後復原困難,並讚揚臺電的搶修努力。
Thumbnail
2025年6月2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由台灣民眾黨(以下簡稱民眾黨)提出的《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定法庭直播的規範,法律審採「原則公開、例外不公開」,事實審則採「原則不公開、例外公開」。此修法旨在響應2017年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決議,推動司法公開透明。
《公務人員保障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議案編號:203110135460000)於114年6月20日經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通過,標誌著台灣公務體系在職場霸凌防治與安全保障上的重要轉折。該草案由考試院提案,並整合台灣民眾黨黨團及多位立委的修正建議,旨在強化公務人員權益與友善工作環境。
《國家海洋科技營運中心設置條例草案》(議案編號:203110132030000)於114年6月13日經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內政兩委員會審查通過,標誌著台灣在海洋科技領域邁出關鍵一步。該草案由行政院及15位立委與黨團提案,旨在提升海洋科技能力、整合研究資源並強化海域資訊掌握。
最近關於金門漁船被大規模收購的傳聞甚囂塵上,特別是有報導指出,中國大陸人士可能參與其中。金門作為台灣海峽的前哨,地理位置敏感,與中國大陸的廈門僅一水之隔,最近處僅2.9公里。這種特殊的地理與歷史背景,使得金門漁船的任何異動都可能牽動兩岸關係與國防安全。
《運動彩券發行條例》第二十一條及第二十一條之一修正案 (議案編號:203110133530000),於114年6月13日經立法院教育及文化、財政兩委員會審查通過,採行政院提案版本,旨在健全運動彩券發行並強化運動競技賽事的公平性。
Thumbnail
透過三個層面的禪定修法,作者覺察到母親濫用鬼神力量的背後,是源於她內在深處的遺憾、無力感以及對安全感的錯誤依附。文章闡述了三個層次的體悟,並結合佛法觀點,探討希望、安全感與創造力的真諦,最終點明在無常中,唯有將希望轉化為願力,悲傷化作慈悲,才能在每一次失去中成長與昇華。
Thumbnail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出的《軍人待遇條例第五條條文修正草案》(議案編號:202110093680000),旨在因應新型態作戰需求與國軍人力短缺挑戰,通過新增與調整加給種類及額度,提升志願役與戰鬥部隊的服役誘因,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