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T:一個陷入莫名困境的mRNA疫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BNT #德國 #上海復星 #輝瑞 #疫苗採購 #中國 #台灣 #香港
編輯部
BNT疫苗可望加入建立台灣群體免疫的行列了。通常,對於疫苗的爭議,主要來自於針對「產品安全性」的恐懼,不過這隻國際認證安全性無虞的德國mRNA疫苗,所引發的風險認知,如同《疫苗:兩種恐懼的拔河》作者Eula Biss對於疫苗風險爭議的一種解釋:
對風險的認知,可能跟可以計量的風險沒那麼相關,而是關乎無可計量的恐懼。我們的恐懼依據是來自歷史與經濟,來自社會權力與汙名,來自神話與夢魘。……面對牴觸自身信念的資訊時,我們會傾向於懷疑那則資訊,而不是懷疑自己。(頁61-62)
6月18日,行政院召開記者會,表示政府將正式發函授權台積電及永齡基金會,代表政府分別洽談各500萬劑BNT疫苗,送抵台灣捐贈給政府。這是自去年11月初,東洋欲扮演BNT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樑以採購BNT疫苗破局後,經歷半年多以來的各種採購爭議風波,終於迎來的希望。
今天的「後疫情關鍵字」不是回顧BNT在台灣的爭議,而主要是透過德文與英文為主的相關報導,來述說一個「德國觀點」的故事,希望有助於認識這隻可望來台的德國mRNA疫苗。
一、上海復星的商業遠見
上海復星於2020年3月16日和德國BNT簽訂合作條約。條約中提到,BNT將與上海復星在中國針對BNT162候選疫苗的臨床試驗上,進行商業化合作。BNT則擁有在中國之外疫苗發展及商業化上的所有權。BNT先從上海復星獲得一億兩千萬歐元(約一億三千五百萬美金),做為當時發展疫苗可能需要的資金。此外,未來疫苗在中國的營利所得,BNT也有分。(https://investors.biontech.de/node/7301/pdf)。
BNT跟上海復星簽約隔天,也就是2020年3月17日,也與美國輝瑞(Pfizer)簽訂合作條約。(參考https://www.pfizer.de/presse/meldungen/pfizer-und-biontech-entwickeln-impfstoffkandidaten-gegen-covid-19)。BNT和輝瑞的合約,對於BNT不管在股市的發展、還是在疫苗製造原料的獲得方面,都帶來相當大的利益。因為美國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限制部分重要物資出口,涉及疫苗製造的部分原料。
二、歐盟的聖誕大禮
接下來,這兩家公司合作的報導就成為2020年聖誕節前的好消息:BNT和上海復星達成協議,BNT每年運送一億支疫苗給上海復星,上海復星將在獲得5千萬支疫苗後,先支付兩億五千萬歐元,而餘款則等中國政府獲准BNT在中國上市後再完付。(參考https://www.manager-magazin.de/unternehmen/pharma/biontech-fosun-pharma-bestellt-corona-impfstoff-fuer-china-a-5f8ba125-a22a-4b96-a4c1-019df86ca64a
上述報導中也提到,2020年11月24日,上海復星拿到代號BNT162b2的疫苗,開始在中國江蘇省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本來,上海復星是要拿代號BNT162b1、且於2020年7月就進行這個臨床試驗。可是,在開始試驗前幾天,BNT跟美國合作夥伴瑞輝就改變決定,使用代號BNT162b2在中國做試驗,這可能是造成BNT疫苗在中國的臨床試驗拖延的原因之一。
目前已經上市的BNT疫苗,就是BNT/輝瑞透過上海復星,於去年11月在中國做臨床測試的BNT162b2。這個臨床測試稱為「橋接試驗」(Brückenstudie),也就是讓國際上的第三期臨床試驗(通常需要三萬到六萬臨床測試)可以直接被中國承認,好讓這隻德美合作的疫苗在西方完成第三期的測試獲准後,就可以直接在中國上市的做法。這個去年11月在江蘇的測試,參與的有960人,年紀18到85歲。
上海復星如BNT與其條約中所提,在疫苗發展上僅負責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以及在中國的銷售部分,並不涉及疫苗實驗室、在其他地區的臨床或相關發展政策。
BNT在2020年12月21日向歐盟藥品管制單位(EMA)送出上市申請函。根據EMA的資料,BNT疫苗當時已經有三萬個臨床試驗的成果。兩天後,也就是12月23日BNT疫苗就獲得批准,當時可謂歐盟的聖誕節大禮。
不過,歐美媒體在歡呼BNT疫苗將在中國上市的好消息的同時,也報導中國政府已經開始讓軍人和高危險群的民眾注射中國國產的四種疫苗,雖然當時中國國產疫苗並不像BNT疫苗一樣已經完成臨床試驗。中國國藥Sinopharm集團在去年11月底已經在中國打了一百萬支疫苗。而當時,也是股票上市公司的上海復星才開始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
三、中、德的媒體戰
今年1月26日,BNT疫苗獲得香港的使用核准,預計2月下旬進口香港。可是,2月1日德國媒體就報導中國針對BNT疫苗的媒體戰,中國媒體指出德國有10個人在打完BNT疫苗幾天後就死亡。(參考https://www.dw.com/de/coronavirus-wie-wirksam-sind-die-impfstoffe-aus-china/a-56361390
當然,德國的媒體也不落人後,指責中國為了自己的國產疫苗市場,就算是還沒有完全測試成功的國產疫苗,而不願意讓BNT這支已經成功的疫苗進入中國市場。在德國的中國媒體也報導,BNT疫苗在中國的臨床實驗,有人死掉。西方媒體認為中國在污化BNT這支疫苗。
三、中國對BNT的決定?
中德媒體戰後,中國疫苗跟BNT疫苗的下一個戰場就是香港。
今年3月底,德國媒體質問,問為什麼已經擁有一億支BNT疫苗的中國,還不讓BNT在中國上市?(https://www.voanews.com/covid-19-pandemic/hong-kong-vaccination-drive-struggles-gain-public-trust)。當時,中國已經通過5支國產疫苗在中國施打的消息,這應該是讓德國媒體緊張的原因。香港成為西方疫苗進入中國時緊繃關係中的要角。
同時,在《財富》雜誌的報導中(參考https://fortune.com/2021/03/20/biontech-covid-vaccine-china-approval-fosun/)提到中國人士的意見,認為即使中國在接下來幾個月可以生產4億6千萬支疫苗,可是裝疫苗的小瓶生產量可能會降低。所以BNT疫苗的供應,可能得以舒緩中國疫苗市場的需求。不過,另一篇同期的德國報導仍然指出,不確定性還是很高。(參考https://www.n-tv.de/politik/China-prueft-ersten-auslaendischen-Impfstoff-article22495382.html
今年4月23日,德國記者在上海對BNT老闆的訪談中提到,BNT德國老板即使要接受隔離兩周,還是願意親自跑一趟中國,跟中國高層會談,他樂觀估計今年6月BNT疫苗應該會通過在中國上市的申請。(參考https://www.tagesschau.de/wirtschaft/unternehmen/biontech-chef-in-china-101.html
BNT老闆的努力,讓中國在今年4月16日開始審核BNT疫苗(參考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healthcare-pharmaceuticals/china-likely-approve-biontechs-covid-19-vaccine-by-july-wsj-2021-04-16/)。不過,BNT此時還是有很大的隱憂,因為同一天的德國媒體也指出,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審核中國國衛Sinopharm及中國私營公司Sinovac的疫苗。(參考https://www.n-tv.de/politik/China-prueft-ersten-auslaendischen-Impfstoff-article22495382.html
現在已近6月底,不知BNT疫苗能否如預期在6月通過中國許可。
到底中國政府會不會核准BNT,這是上海復星面臨的最大問題。BNT公司說,只要中國政府允許,他們馬上送貨。這樣說,到底上海已經有多少疫苗貨了,沒有人知道。反正上海復星是「華人區」的唯一代理,如果台灣向其購買疫苗,如果他們自己沒有現貨的話,也可以通知歐洲方面出貨。上海復星最大的挑戰是,他們為了今年的出貨已經支付了2億5千萬歐元,如果中國政府不允許疫苗在中國核准,這些支付的費用就是上海復星自己的損失,而BNT損失的只有餘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2020年以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下,藝術產業,特別是表演藝術與各式展覽,蒙受巨大損失。除了爭取補助,或者改以簡單的直播取代現場表演之外,疫情帶來的新時代思考也許是:臺灣藝術產業該準備如何以技術補位方式,產生新的商業模式,結合網路現場與實體表演現場,以實體數位化行銷概念,搶進後疫情時代的數位票房。
#疫苗政策 #專案輸入 #緊急授權  在疫情爆發之後,關於所謂疫苗緊急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ˋ,EUA)與國產疫苗是否能以免疫橋接試驗取代三期臨床試驗等問題,便引起廣泛討論。在科學之證據論述上,因本人學科限制而無法提供更多之論述(但許多專家在報章雜誌上已經提供包
編輯部 #新冠疫苗接種監測 #疫苗溝通 #罕見副作用 台灣新冠疫苗接種政策忙亂中前進,疫苗遲疑、接種順位、安全性監測等等議題,擠在三個月間攪動社會關注力,也影響民眾對於疫苗的信心。陽明交通大學公衛所雷文玫副教授日前在報導者刊載好文一篇〈疫苗怎麼排序才符合全體利益?英美不只機制透明,還有提出證據取信於
#醫療降載 #延遲就醫 #偏鄉設立專職醫院 #病患權益 #五月死亡數   PTT上就有鄉民(hotblizzard)整理近年來五月份的死亡數據,發現從2018年14328、2019年14655、2020年降至13272,今年五月卻一躍而升為15108,較去年同月數字增加近14%,中間的差距絕非新冠肺
本文詳細整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疫苗施打順位的倫理指引與情境考量建議,說明全球面臨此大疫挑戰時,如何將古往今來的智慧匯聚為簡白的價值倫理考量,幫助各國做出最佳決策,尤其是透過WHO推動的COVAX平台獲得AZ等疫苗的國家,能秉持WHO所致力維繫的公平正義與照顧弱勢的疫苗分配精神。
在COVID-19 疫病流行期間,台灣使用了許多新穎的巨量資料與數據技術來進行接觸者追踪、社會距離、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和疫病調查。而這些科技防疫技術被認為是台灣成功遏制COVID-19流行之重要因素,包括在感染者活動範圍廣泛且屬開放式公共空間時,通過手機訊號追蹤(甚至可能包括監控攝影機)收集感染
自2020年以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下,藝術產業,特別是表演藝術與各式展覽,蒙受巨大損失。除了爭取補助,或者改以簡單的直播取代現場表演之外,疫情帶來的新時代思考也許是:臺灣藝術產業該準備如何以技術補位方式,產生新的商業模式,結合網路現場與實體表演現場,以實體數位化行銷概念,搶進後疫情時代的數位票房。
#疫苗政策 #專案輸入 #緊急授權  在疫情爆發之後,關於所謂疫苗緊急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ˋ,EUA)與國產疫苗是否能以免疫橋接試驗取代三期臨床試驗等問題,便引起廣泛討論。在科學之證據論述上,因本人學科限制而無法提供更多之論述(但許多專家在報章雜誌上已經提供包
編輯部 #新冠疫苗接種監測 #疫苗溝通 #罕見副作用 台灣新冠疫苗接種政策忙亂中前進,疫苗遲疑、接種順位、安全性監測等等議題,擠在三個月間攪動社會關注力,也影響民眾對於疫苗的信心。陽明交通大學公衛所雷文玫副教授日前在報導者刊載好文一篇〈疫苗怎麼排序才符合全體利益?英美不只機制透明,還有提出證據取信於
#醫療降載 #延遲就醫 #偏鄉設立專職醫院 #病患權益 #五月死亡數   PTT上就有鄉民(hotblizzard)整理近年來五月份的死亡數據,發現從2018年14328、2019年14655、2020年降至13272,今年五月卻一躍而升為15108,較去年同月數字增加近14%,中間的差距絕非新冠肺
本文詳細整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疫苗施打順位的倫理指引與情境考量建議,說明全球面臨此大疫挑戰時,如何將古往今來的智慧匯聚為簡白的價值倫理考量,幫助各國做出最佳決策,尤其是透過WHO推動的COVAX平台獲得AZ等疫苗的國家,能秉持WHO所致力維繫的公平正義與照顧弱勢的疫苗分配精神。
在COVID-19 疫病流行期間,台灣使用了許多新穎的巨量資料與數據技術來進行接觸者追踪、社會距離、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和疫病調查。而這些科技防疫技術被認為是台灣成功遏制COVID-19流行之重要因素,包括在感染者活動範圍廣泛且屬開放式公共空間時,通過手機訊號追蹤(甚至可能包括監控攝影機)收集感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輝景醫藥ABVC集團如何利用併購策略成功進軍國際市場,成為臺灣首家在美國掛牌上市的生技企業。文章回顧臺灣生技產業的併購趨勢,並比較ABVC集團與保瑞藥業、敏盛醫療等公司的策略。透過案例分析,說明企業如何透過股權併購創造安全可靠的成長模式,以擴展市場與業務版圖,並確立明確的國際化願景。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防部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利用至少300個虛假帳號,在多個社交媒體上抹黑中國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新冠疫苗,對科興疫苗和其他援助物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製造疑慮,並演變成一場“反疫苗運動”。此舉再次引發全球對於“美式”人權的爭議。 五角大樓策劃的“反疫苗運動” 路透社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台灣東洋的流感疫苗合作夥伴CSL Seqirus,日前在《開放論壇傳染病》期刊(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論文,該篇研究藉大規模樣本分析,正面肯定細胞流感疫苗對預防流感的價值。台灣東洋樂見代理的細胞流感疫苗獲國際肯定,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完整的疫苗產品鏈...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美國生技醫療產業在2021年首次公開募股(IPO)盛況,呼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資本市場的改變。臺灣企業輝景醫藥(ABVC.US)率先赴美掛牌,並計畫旗下AiBtl藥業於納斯達克主板上市。AiBtl藥業專注新藥研發,預期能在全球焦慮症和憂鬱症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吸引投資人的廣泛關注。
Thumbnail
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1日宣布,為回應國內抗感染臨床藥物需求,2016年起投入開發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Polymyxin B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已通過食藥署核可並取得藥證,台灣東洋將可進一步爭取後線抗生素治療領域約新台幣54億元市場。
Thumbnail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保瑞藥業斥資2.1億美元收購美國藥廠,持續在CDMO領域屹立不搖。以前瞻的「創新研發技術」角度來看,其反而缺少這方面的優勢。生技產業方方面面均離不開「營運產生績效」及「技術打造未來」兩大主軸,開發新藥才是傳統製藥業望塵莫及的生技前景利器。晟德、輝景全力扶植子公司暨新藥創新研發潛力更值得關注及持有。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輝景醫藥ABVC集團如何利用併購策略成功進軍國際市場,成為臺灣首家在美國掛牌上市的生技企業。文章回顧臺灣生技產業的併購趨勢,並比較ABVC集團與保瑞藥業、敏盛醫療等公司的策略。透過案例分析,說明企業如何透過股權併購創造安全可靠的成長模式,以擴展市場與業務版圖,並確立明確的國際化願景。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防部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利用至少300個虛假帳號,在多個社交媒體上抹黑中國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新冠疫苗,對科興疫苗和其他援助物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製造疑慮,並演變成一場“反疫苗運動”。此舉再次引發全球對於“美式”人權的爭議。 五角大樓策劃的“反疫苗運動” 路透社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台灣東洋的流感疫苗合作夥伴CSL Seqirus,日前在《開放論壇傳染病》期刊(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論文,該篇研究藉大規模樣本分析,正面肯定細胞流感疫苗對預防流感的價值。台灣東洋樂見代理的細胞流感疫苗獲國際肯定,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完整的疫苗產品鏈...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美國生技醫療產業在2021年首次公開募股(IPO)盛況,呼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資本市場的改變。臺灣企業輝景醫藥(ABVC.US)率先赴美掛牌,並計畫旗下AiBtl藥業於納斯達克主板上市。AiBtl藥業專注新藥研發,預期能在全球焦慮症和憂鬱症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吸引投資人的廣泛關注。
Thumbnail
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1日宣布,為回應國內抗感染臨床藥物需求,2016年起投入開發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Polymyxin B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已通過食藥署核可並取得藥證,台灣東洋將可進一步爭取後線抗生素治療領域約新台幣54億元市場。
Thumbnail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保瑞藥業斥資2.1億美元收購美國藥廠,持續在CDMO領域屹立不搖。以前瞻的「創新研發技術」角度來看,其反而缺少這方面的優勢。生技產業方方面面均離不開「營運產生績效」及「技術打造未來」兩大主軸,開發新藥才是傳統製藥業望塵莫及的生技前景利器。晟德、輝景全力扶植子公司暨新藥創新研發潛力更值得關注及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