孖展的作用是用較小的本金,賺取更大的回報,但缺點是當資產價格下跌時,損失將更加慘重。本文為你介紹以買股票為例,為您介紹借孖展投資的基本概念,並比較借孖展與借低息
私人貸款投資的優劣。
借孖展買股票本小利大
孖展的名稱,來自保證金的英文Margin的諧音,意意是保證金交易。投資者開立孖展戶口後,須先存入一筆保證金,再憑保證金為抵押以借錢投資,保證金及戶口的的證券資產都會成為抵押品。
借孖展的貸款額,是以「孖展比率」計算,銀行或證券行會視乎證券產品的熱門程式、推廣優惠、是否特選客戶等因素,提供不同孖展比率,如30%、50%、90%等。此外,投資者要支付孖展利息及手續費。
舉例說,投資者A擁有10,000港元現金,用現金買股票,當然最多只能買入價值10,000港元的股票資產。當股價升了20%,他將獲利2,000港元(未計交易手續費)。 若他轉用孖展戶口投資,戶口內同樣持有10,000港元本金,孖展比率是60%,他用孖展戶口可買入的股票市值為:10,000港元 ÷ (100% - 孖展比率) = 25,000港元。當股價升了20%,他將獲取利5,000港元(未計交易手續費及孖展利息)。在這個例子中,透過孖展交易,利潤可比用現金交易高150%。 由此可見,借孖展買股票是可產生槓桿作用,使投資者享受本小利大的好處,也解決投資本金不足的難題;如用作抽新股,更可加大認購手數,增加中籤的機會。 要了解槓桿效應對投資的作用,樓市是最為香港人熟悉的例子。舉例說,買家借按揭貸款買樓,只需付出若干成數的首期,其餘樓價是以按揭貸款支付。而當樓價升值時,不論業主用的按揭成數是多少,他同樣可賺足樓價十足升幅,舉此同時他亦要支付按揭利息。按揭與孖展雖然是不同的
借錢模式,但槓桿效應的原理基本上一致。
借孖展可加劇虧損幅度更面臨斬倉風險
針無兩頭利,用孖展融資投資,固然有助降低投資成本及增加利率,但若投資者眼光失準,虧損幅度也比用現金戶口投資高得多。
投資者以10,000港元本金買股票,股價下跌20%,他將損失2,000港元;以60%比率的孖展的貸款作投資,即買入價值25,000港元的股票,跌20%等同損手5,000港元。 此外,投資者在跌市時,更要面臨被斬倉的危機。當孖展戶口內股票跌至低過指定孖展成數時,證券行可「call孖展」,即是要求投資者再存入資金「補倉」,以維持指定孖展比率。如「補倉」後,股價仍不斷下跌,可使投資者跌入無底深潭。 如投資者最終選擇不加錢「補倉」,證券行可以「斬倉」,即是強制性沽售戶口內的股票,以償還孖展貸款額。投資者被「斬倉」後,所得金額如不足夠還款,可能還要額外補錢還款。「斬倉」投資者在損手時離場,即使股價在「斬倉」馬上反彈,仍無法改變蝕錢收場。
低息私人貸款可以代替孖展?
孖展是投資時方便的融資方法,而市場上亦有不少
低息私人貸款產品,亦可以作為借錢投資的渠道。選擇用孖展或私人貸款借錢投資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貸款年利率
熱門證券商提供的孖展貸款,年利率跟私人貸款大致差不多。不過,私人貸款市場不時有推廣優惠,如每年稅季推出的
稅貸,年利率可低至2厘或以下,比多數孖展融資(除偶然推出的抽新股優惠)利率為佳。
實際利息支出
不過,私人貸款的還款期最短一般由3個月起,提早還款可被罰息;而孖展則是逐日計息,借多少日便還多少日的利息。因此,如果您只計劃短炒數天,借孖展可減少實際利息支出;相反,如想借錢作長期投資,低息私人貸款可能是較佳選擇。借錢前,緊記計清楚實際利息支出。
投資失利的風險
借孖展的最大風險,是投資失利時可被「斬倉」,如用私人貸款投資,則不會有被「斬倉」的問題,投資者如有信心的話,可繼續持貨等待資產價格回升,而不用像借孖展般「補倉」。之不過,在股價下跌時繼續持貨的最終結果,是否一定比被「斬倉」好,則難以一概而論,投資者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運用資金的彈性
孖展融資的用途是增加投資本金,目標單一而明確;而私人貸款用途基本上沒有限制,用作投資、應付生活開支、買車等,亦無不可。借款人應視乎實際需要,選用適合自己的借錢方法。
借錢投資前,緊記預留應急資金
無論您選擇用甚麼方法借錢投資,緊記必須儲備足夠應付生活支出6個月或以上的資金,以作應急用途。即使一時投資失利,也不致馬上影響日常生活。而擁有充裕的備用資金,在心理上亦比「借錢盡地一鋪」的人面臨較少壓力,有助您作出更理性的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