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回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0年初,中國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並隨著人群流動擴散至全世界,引發全球性的大流行,超過上百萬萬人撒手人寰。各國政府採取封城、強制戴口罩、制訂社交安全距離和停班停課等防疫措施防堵病毒擴散,改變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經濟、生活模式。相較於西方國家在11月爆發第二波疫情,封城措施再起,身在台灣的我們至今仍能到校上學與同學見面、在餐廳用餐、假日時到各風景區遊歷,都是多虧於台灣防疫的成功,使我們的生活在疫情影響之下受到最小的衝擊。
防疫的模範生:台灣
疫情爆發之初,由於與中國僅一海峽之隔,台灣曾被認為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疫區,但台灣記取17年前SARS的教訓,將疫情資訊透明,並超前部屬,防患未然,加上中央、地方和民間合作,上下一條心,讓台灣在防疫表現上繳出了漂亮的成績單,還在10月獲得世衛官員及明星的稱讚。現在就讓我們回顧台灣的疫情發展和成功的關鍵。
2019年12月31日:發現案例
2019年12月31日,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在PTT上發現武漢爆發不明肺炎疫情,隨即召集行政院各部會開會,立即宣布對武漢入境航班實施登機檢疫,並向世界衛生組織窗口通報。2020年1月15日,疾管署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1月20日,中國疫情擴大,疾管署宣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三級開設。
2020年1月21日:首例確診
1月21日晚間,疫情指揮中心緊急召開記者會,宣布50多歲女台商自武漢返國後確診武漢肺炎,此為台灣的第一例確診病例。1月23日,指揮中心提升至二級開設,由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指揮官,邊境檢疫擴及至中國全境。1月24日,指揮中心宣布管制口罩和原物料出口,並於隔日暫停旅行團赴中和限制陸客入境,並遣送境內中國觀光團離境。1月28日,中國納入第三級旅遊警示,加強對居家隔離、檢疫者實施電子監控,同時釋出六百萬篇戰備口罩至四大超商販售。2月3日教育部宣布開學日延至2月25日,當晚第一班撤僑班機自武漢起飛。2月6日實施口罩實名制,限定持健保卡可於7天內購買2片,一片5元。2月10日全面暫停小三通,僅保留部分往來兩岸航班。
2月16日:首例死亡案例
2月16日,一名無旅遊史的白牌車司機因武漢肺炎死亡,引起彰化恐慌,2月20日,指揮中心調查司機接觸史後鎖定一名浙江台商,經抗體檢驗後確認曾染武漢肺炎。2月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級開設。2月29日,爆發第一起院內感染,9人遭感染。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3月12日,口罩實名制2.0上路,民眾可網路預訂,實體商店取貨。
2020年3月19日:歐美疫情加劇
3月19日起,全台進入防疫關鍵14天,非本國籍人士禁止入境,境外回國者,皆須居家檢疫14天。3月20日,單日確診人數達到最高峰27例,並爆發第一起校園群聚感染,隔日全球疫情旅遊警示提升至三級,3月24日禁止旅客在台轉機。4月1日,指揮中心制定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社交安全距離」,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需強制戴口罩和量體溫。4月9日,酒店、舞廳停止營業,隔日於人潮密集景點實施人流管制。4月12日新增一例本土個案後,至今仍無本土個案。
4月14日:久違的0確診
4月14日,台灣自3月9日以來首度0確診。4月18日,爆發敦睦艦隊磐石艦群聚感染,確診官兵進入社區3天,最後共36名官兵確診,8人驗出抗體,所幸無本土病例。4月22日推出口罩實名制3.0,民眾可至超商事務機預購口罩。5月起推動防疫新生活運動。5月8日中華職棒開放1000名觀眾入場。8日至20日,長達13天0確診。5月25日,居家隔離人數歸零。6月1日,解除口罩內外銷禁令,開放郵寄口罩至海外。
6月7日:正式解封
6月7日,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解封,每天召開的記者會改每周三召開一次。6月25日,開放轉機。6月29日,放寬特殊原因入境申請,但仍須出示登機3日內陰性報告並居家隔離14天。7月26日,菲律賓旅客入境全面篩檢。8月1日,開放來台就醫。8月12日,菲律賓旅客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隔離。8月19日,高中以下陸籍子女可入境。9月24日,持團聚證之陸配可入境。
台灣防疫成功關鍵
  1. SARS經驗:2003年SARS期間,台灣受到重創,故在SARS後設置一千多間的負壓隔離病房,在疫情爆發初期依循對抗SARS的經驗,實施入院分流和量測體溫,對接觸者實施居家隔離,口罩出口禁令和徵用口罩等等,加上許多有「抗煞」經驗的專家協助,讓台灣在疫情爆發之初能快速因應,免於重蹈覆轍。
  2. 資訊公開透明:在首例確診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開記者會向國人報告疫情。當確診個案進入社區時,指揮中心進行疫調,告知於潛伏期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公布個案活動足跡,發送簡訊提醒曾與確診者到過同一地點的民眾進行自主健康管理,避免因隱匿患者造成和平醫院封院慘案再度上演。
  3. 超前部署:在去年12月31日得知武漢出現疫情時,各部會迅速動員,提出應變措施,針對武漢航班進行登機檢疫。出現首例確診個案後,立即停止與中國的人口流動,並實施居家檢疫。在3月下旬境外移入病例攀升前,禁止非本國籍人士入境,並一律對入境旅客實施居家檢疫,有效防堵病毒進入社區。禁止口罩出口,並實施口罩實名制,全面徵收口罩,避免國人面臨無口罩可用和價格飆漲的危機,促使口罩覆蓋率極高。這些超前部署的措施,目的皆在防患未然,最後也成功發揮功效,拯救性命無數。
  中央、地方、民間共同合作: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進行疫調時,地方衛生、警政人員利用電訪、調監視器等方式追蹤個案足跡,在回報中央指示。執行居家隔離、檢疫時,中央委託地方單位每日通話確認、提供防疫包、甚至成立關懷中心排解憂愁,而民間電信業者與中央合作,開發「電子圍籬」系統,即時追查隔離者位置,發現隔離者離開隔離地點時,通知地方警政、衛政單位,掌握人員行蹤,加上民眾配合度高,不隨意違反隔離政策,故能在隔離期間找出入境時無症狀的個案,無漏網之魚。口罩實名制實施之初,政委唐鳳和民間工程師共同開發口罩地圖,民眾可即時告知藥局口罩存量,後來在國軍投入口罩生產、政府和民間生產商合組「口罩國家隊」後,產能大幅提升,加上民眾們「順時中」,主動配合防疫措施,台灣成為世界少數解封的國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建中青年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抗議皇室及軍政府 泰國要求真正的民主 在被疫情侵擾的2020,泰國的一群學生為了泰國的未來勇敢地站上了街頭,即使面對軍政府的威脅,他們仍然繼續奮戰。在討論這次的學運之前,先讓我們回到六年前的5月20日。 泰國軍方的掌權 2014年5月20日,在泰國面臨了一場黨派社會衝突的騷亂下,泰國軍方領袖帕拉
抗議皇室及軍政府 泰國要求真正的民主 在被疫情侵擾的2020,泰國的一群學生為了泰國的未來勇敢地站上了街頭,即使面對軍政府的威脅,他們仍然繼續奮戰。在討論這次的學運之前,先讓我們回到六年前的5月20日。 泰國軍方的掌權 2014年5月20日,在泰國面臨了一場黨派社會衝突的騷亂下,泰國軍方領袖帕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
Thumbnail
新冠疫情升溫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冠肺炎併發症上周新增增515例,續創5個月來新高,死亡病例增48例也創4個月來新高,中重症和死亡個案雙創新高。疾管署提醒,未來3周新冠疫情會持續上升,約1月28日~2月3日春節前一周,與流感疫情同時在同一周,一起到達最高峰。 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
Thumbnail
新冠疫情升溫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冠肺炎併發症上周新增增515例,續創5個月來新高,死亡病例增48例也創4個月來新高,中重症和死亡個案雙創新高。疾管署提醒,未來3周新冠疫情會持續上升,約1月28日~2月3日春節前一周,與流感疫情同時在同一周,一起到達最高峰。 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