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著的夜──
這是人世的冷眼
永遠投射不到的所在
─周夢蝶
墳墓與醫院,是很能令人快速靜下心來的地方。死與病往往讓人警覺:「要注意自己的生命喲!」這是世間最大、最具體,又無人可以豁免的無常相貌。
大學時曾住過設在校外的男生第八宿舍,宿舍後面不到20公尺就是山,整片的「夜總會」,沒有系統的規畫,碑位頗為零亂,處處土堆錯落;傍晚微昏,遠望似有「千門萬戶」,在冷眼窺伺山下這些不知生死為何物,終日渾渾噩噩的大學生。
常見撿骨師父到墳區「撿骨」,挖開的墓穴,散落一地的棺木碎片之外,骨片赫然在目,自宿舍窗戶望去,「塊塊」分明,真是讀書閒談之際,都有白骨相伴是也。
宿舍同學不乏有緣與這些「前人」相遇的經驗。
有同學說:期末考正值最緊張時刻,一天夜裡,宿舍外幽黯空蕩的柏油路上,卻斷斷續續傳來「喀!喀!喀!…」的聲音,仔細一聽,頗似古早的厚重木屐拖在地上發出的響聲,自遠而近。
「嗐!寡人讀書備戰正酣,爾何人廝,竟敢來擾?」一氣之下,開門就要跟「他」理論;說也奇怪,門一打開,分明已到宿舍前面的木屐聲,倏忽而止;再往馬路兩頭張望,卻哪裡有人?忽有一陣涼風拂過,不禁心裡發毛,搔搔頭退入房裡,怯怯地才關上門,木屐聲立又響起,且較先前還更大聲些。但「勇敢的同學」再也不敢開門去一探究竟了,乖乖坐回書桌前,忘了呼吸一般,「恭敬地」等待腳步聲自行遠去。
如果是另一種發展呢?勇敢的同學們不斷開門,進而嗆聲:「不要吵了好不好?」那麼,「前人」的「例行散步(或趕路?)」* 受到干擾之餘,會做出何種反應?實在難以逆料。最低限度是,這位「前人」生前內向,見有人開門,甚至嗆聲,遂害羞而藏身路邊,暫時不敢再動,只待「惡人同學」關了門再走;同學開關頻繁,「前人」進退躊躇,倒困在當地了,如此就會和這位同學耗一整晚,直到清晨才含恨而去;這位同學隔天也會因此抱怨,被鬼吵了一整晚。
或者,這位前人也不是省油的燈,那麼可能反嗆,或竟「登門拜訪」踢館來了,後果會如何?實在不敢想像。
不理、不擾,彼此各行其是,各相尊重彼此的生存空間,這或許才是人鬼相處之道。當然,有心念佛的人,可以在此時機念佛,讓這些前輩們感受到生命的溫暖與光亮,也未始不是好事一件。
當然,也有同學真的遇到有「人」登門拜訪的。夜深欲眠,才剛躺下,似覺有東西壓住,頗覺不適;睜眼瞧個究竟,卻見眼前另有兩隻大大的眼睛也正瞪著他看,這一嚇非同小可,猛力用手一揮,將被掀開,立即起身,驚慌失措,再不敢躺下了。
原來不是有人「登門拜訪」,而是──「他回來了」。
為了避免再跟「前人」爭床,這位同學隔天一早就搬出宿舍了。
您或許要問,在這種情形下,如何「各走各的陽關道」?
我不是大師,很難給你「正確」的回答,但好歹跟他講講道理,勸勸他,跟他說「我可是付了房租」之類的;或者,睡前先在床頭彈指三次,意思是:「抱歉,我要睡了,請離開」;或者,給他念念佛超度他,或請他到別的地方去。再不然,出於對「前人」的禮遇,床讓給他總可以吧!我就曾在男八舍打了幾個月的地鋪呢!
後記:
本文標題當然是借自知名的「錯誤」,現覺可進一步改寫如下:
「我喀喀的木屐是美麗的錯誤,
我是歸人,也是過客。」
*據說人死後會記住生前未了的心願,卻因無法完成,不斷重複同樣的動作。趕路回家、或探望家人,可能就是一例,常在固定的時間,出現在固定的地點,執意要完成這項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