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影片取自網路,若有不妥,自當刪除)
一、神與王
摩西的故事應是眾所皆知,似乎沒有重提劇情的必要。導演一開始就切入埃及人的迷信特質,凸顯摩西對迷信與預言的輕蔑;但預言與上天(上帝)的啓示卻支配了摩西的一生,命運彷彿對摩西開了一個大玩笑。
貴為第二王子的摩西,在希伯來的身份遭揭露之後,被放逐到曠野,渡過生死的磨練,絕地重生,在遠方娶妻生子,準備落地生根,卻經歷一生中首次宗教經驗,在深山無人之境與上帝見面,並接獲指示,重返希伯來被奴役之地,要帶領他的族人逃出埃及。
摩西與原本如同兄弟的法老王之間從此展開戰鬥,從某個角度說,也像是一場希伯來人的上帝與埃及太陽神之間的對決,如同片名所宣告的,Gods and Kings。
曾任埃及大將的摩西,親自訓練並率領族人跟埃及政府軍對抗,偷襲軍隊、火攻補給船等手法,但成效有限。於是摩西說出這樣的話:「要打倒法老王的軍隊,應先攻擊他們的後援,後援就是人民,沒有人民的支持,法老王的軍隊就會潰散。」
摩西的新戰略硬將埃及人民拉進戰鬥中,主要功能是讓他們淪為被攻擊的目標;另一方面,法老王為了報復,也加強對希伯來奴隸的嚴厲制裁。
儘管摩西已相當盡力,上帝對此種進展卻極不滿意,認為曠日廢時,決定親自出手:河中開始冒出大群巨鱷,吃掉漁民、咬壞漁船、咬死尼羅河中所有的魚;接著驚人的蛙群湧現,漫山遍野襲進埃及人的住家;隨後是無盡的蒼蠅亂飛、蝗災、瘟疫蔓延。
與法老王及其官員比較來,埃及人民才是真正受到懲罰的對象,失業、生病、斷糧,但法老王並不在意,民眾只得去搶官方糧倉,反遭政府的軍隊殘殺。
面對上帝的輪番攻擊,法老王與祭司全束手無策,王宮中到處是青蛙、蒼蠅,人人身上都長滿芥瘡。但法老王並未屈服,變本加厲的制裁希伯來人。
於是,上帝發動最嚴厲的一波攻擊,令所有埃及人的子女在一夜之間全部死亡,法老王的兒子也在劫難逃,希伯來人因獲得摩西事先轉達上帝的計畫,逃過一劫。(這是猶太教節日逾越節的由來)
上帝的極端手段奏效,心灰意冷的法老王終於屈服,迫不及待的將希伯來人趕離埃及。
於是摩西憑著放逐期間的記憶,帶領族人離開埃及。
法老王卻在羞怒悔恨之餘,心有未甘,親率大軍追殺。
摩西見追兵逼近,希望上帝指示,卻無消息,只好憑藉作戰經驗,改變行程,帶領眾人走上他從未走過的山路。
作戰經驗果然派上用場,有效減緩了法老王大軍原本急行的速度,並因狹窄的山路,讓埃及大軍損兵折將,元氣大傷。
接著是最經典的渡過紅海、埃及大軍慘遭滅頂的場景。
導演雷利史考特並未複製以前同類電影的手法,不再呈現上帝以神力將紅海分隔的畫面,改採紅海忽然大退潮,讓希伯來人安全通過,再以突然大漲潮的方式,淹沒埃及大軍。
二、 摩西與恐怖份子
從某個角度來說,導演雷利史考特似乎意有所指──恐怖份子早在希伯來人奔向「上帝賜與的牛奶與蜜之地」時,就出現了。這與大多數人將恐怖份子與部分穆斯林等同的刻版印象,實有天壤之別。
摩西為反抗暴政,領導族人爭自由,最終選擇以攻擊埃及人民為手段。摩西本就極富同情心,他在執行這些作為時,已顯露不忍。畢竟,他也曾是個埃及人。
當上帝不滿意摩西的「革命進度」,自己出手時,連摩西都看不下去,認為太過殘忍,一度向上帝提出質疑。
飾演摩西的克里斯汀.貝爾在接受訪問時曾說,「你的英雄可能是別人的恐怖份子」。恐怖份子通常標舉某種「崇高」的目的,不惜以攻擊無辜民眾為手段,意圖達成他們的目標──你的理想,我的毒藥。
如果摩西是個恐怖份子,那麼史考特似乎隱指上帝是更大的恐怖份子。
三、神蹟
在神蹟方面,史考特企圖以「比較說得通」的方式來詮釋「出埃及記」這段歷史。
上帝對埃及降下了種種災難制裁,令迷信的法老王惴惴不安,電影中則透過法老王身旁一位大臣來提出科學的解釋,試圖撇清怪異現象與希伯來上帝之間的關係,比方:河中大鱷咬死所有的魚,魚屍養出眾多青蛙,青蛙死了生蛆,並造成蒼蠅漫天,才引發大規模瘟疫。
這樣的解釋似也言之成理。
而在每次上帝與摩西單獨見面的場合,摩西身邊的約書亞卻看不到上帝,只見摩西一個人在對空氣說話或辯論。
上文提到紅海神蹟的事,是導演另一項意圖合理解釋的地方。
即使摩西在領受十誡時,也不是上帝以雷電擊石,石板上便自然出現誡文,而是上帝口說,可憐的摩西一刀一刀辛苦刻進石板的。
這種觀點令人想到最近知名電影「星際效應」。該片試圖用最先進的科學觀念,來詮釋許多希臘神話、宗教神蹟、或古老傳說。
四、可憐的人民
出埃及記片中,還出現一段與命運有關的豪賭,令人好奇。
摩西率領群眾走在山間,正面臨困境,不知如何是好時,一再祈求,上帝卻不出現,以致於摩西只好依自己的作戰經驗,決定豪賭,選擇從未走過的山路,卻謊稱是上帝的指示。
成千上萬希伯來難民,當時完全不知道,他們所追隨的是一個不知道路的領導人。這是不是在說,許多恐怖份子,很會搞破壞、很會殺人,卻根本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殺人?同時也不知道他們的領導人要帶他們去哪裡?
最有意思的是,史考特電影中,以小孩作為上帝的化身,似乎相當符合電影中上帝那種「缺乏耐心、殘忍、任性、偏心、時現時隱」的性格。說祂偏心,是因為祂一點都不在意埃及人民的苦難與死活。
這也是長期縈繞在我心上的疑惑,常令我憤憤不平卻又深覺無力。
所有「上層」的掌權者,不管是政客、政黨、革命家、工會,或者任何說得出名堂的人物、團體,甚至控制人質的綁架犯,每次行動前都會抬出偉大的理由,作為他們美麗的外衣,但結果都一樣,不論他們說的什麼美好願景,最終都要人民成為犧牲品(忍受目前的痛苦,甚至犧牲生命,迎接「我們」未來或子孫的淨土)。而所謂對當政者施壓、反抗,哪一次不是以人民的苦難與犧牲作終結?
恐怖份子正是其中最可惡的一種,因為總以造成無辜人民的大量死傷,來展現他們有多厲害、強勢。
會打拳的,應該去挑一個比他更會打的人挑戰,專找無辜的群眾下手,還要蒙上一層「沒有人是無辜的」這樣的人皮,好安慰自己的懦弱、膽小。
我很喜歡雷利史考特的電影,尤其他對西方十字軍與中東穆斯林千年來的對戰,實在令人很有感觸。
這部電影中,觀眾可以看到希伯來人的苦難,尤在摩西公開挑戰法老王之後,受苦加倍嚴苛。埃及人民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同樣被無辜的帶入這場鬥爭之中,生病、鞭笞、疲累、挨餓、流血、死亡,更可憐的,還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子女死在懷中。
而在法老王一人的憤怒之下,更有成千上萬兵將被廹日月狂奔,不得休息、不敢反抗,最後不是死在山路峽谷之中,就是葬身大海。他們完全不由自主,只是被玩掉性命的可憐蟲。
史考特的另一部電影「王者天下」,同樣將場面弄得異常盛大,所謂千軍萬馬、旌旗蔽天,絕不為過,各種殺人武器、攻城舟車、火砲亂石,無不齊備;然而,兩軍大對決的廝殺卻不多渲染,總是聚焦在戰後屍體堆積如山、肢體殘缺、血流成河的可怕場景;同時更不忘提醒觀眾,戰爭(或恐怖份子殺人)的理由,經常極為荒謬。
在王者天下中,基督信仰的十字軍與穆斯林部隊,為爭奪聖城耶路撒冷的控制權長年交戰,真是不斷踏著屍體卻原地踏步,戰局永遠是那樣(像極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長年對峙,和談永遠沒有真正的進展)。
那麼,犧牲那麼多人命所要爭奪的耶路撒冷究竟代表了什麼!史考特透過穆斯林大軍領袖撒拉哈丁之口說:「耶路撒冷,什麼都不是啊…但,也什麼都是。」
這次看完出埃及記,再次感受到人民的渺小與可憐,在當權者─不論是政府或是恐怖份子─控制之下,芸芸眾生只能隨風飄流,繼續淪為任何偉大理想之下的踏腳石。
可憐的人民。
2021/04/12
後記:本文純就電影所呈現而談,不涉史實,史實自有史學家去討論,不是我能置喙的。
無辜民眾死於美麗理想的最新現代版,我想,敘利亞的悲劇是很明顯的事例。一場錯估情勢、要求民主的行動,演變成11年來還無法結束的殘酷內戰,導致38萬人死亡,被廹離家逃亡的人數高達400萬人,我不相信他們全都唾棄執政當局,也不相信全都支持民主,大多仍是無辜的民眾,而反抗軍之中也不乏打著各立山頭的算盤。至少伊斯蘭國組織就是其中之一,這又是另一個打著理想口號,胡亂殺人的例子。
此外,中東的戰火,可不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代理人的戰爭,或者說是,不同的人(或民族)代理了不同的神而相互作戰?
比方說:某些人利用了宗教之名,為他們的戰爭找到了觀念上的根據。猶太人以聖經證明巴勒斯坦地方是上帝賜與的「牛奶與蜜之迦南美地」;若干穆斯林則以聖戰之名,對以色列或以色列的同路人(或基督信仰勢力)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