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奢侈與浪費

【影評】《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奢侈與浪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即將戒毒期滿的昂納許,為了參加一場工作面試離開戒護所來到城裡,為此,他多了一天的空閒。然而,對已滿34歲的昂納許來說,談論空閒太過奢侈,奢侈對他的意義是:像一位剛步入社會、因而充滿未來的青年那樣活著。這樣的奢侈是會要人命的。

準備成為社會新鮮人的昂納許,先拜訪他的老友湯馬士——就是他認為昂納許充滿未來。湯馬士跟昂納許不同,已經結婚並育有2子,生活已經步上沒有回頭路的軌道,每日被瑣碎的事項給吞沒,換言之,他的生活沒有任何奢侈可言。湯馬士將這些煩惱告訴昂納許,當然,他沒有惡意,互相傾訴難過不就是朋友該做的嗎?就像昂納許也向湯馬士述說他的傷痛。只是,在痛苦之前,理解並不容易,傾聽也未必有幫助,他們終於只能,帶著各自的困境繼續上路。

昂納許繼續運用他的空閒,對他來說,空閒其實意味著浪費。浪費掉的是在戒護所生活的數年、履歷表上的空白;是父母即將變賣掉的家屋,以及與前女友伊絲琳那些報廢掉的時光。昂納許如此堅信著,他已經浪費掉他的未來,以致於當他走進咖啡廳,聽見四周洋溢著生機的話語綿延不絕時,那感覺像是溺斃——一切都太過遙遠了。

遙遠的還有他的親姐,以及不在身邊的父母——他們是此刻,離昂納許最遠的存在了。不曾在電影裡現身的家人們,其實是愛著昂納許的,但愛有時並不能把距離拉近些,反而會讓2個人感到陌生。

於是,當昂納許繼續遊蕩,他的空閒不多了。他買了過量的毒品,來到充滿自小記憶的家屋。在這裡,昂納許決心進行對他來說已經遲了的死亡,他似乎不想給人添麻煩,把所有浪費掉的再次打進他的體內,在進入眠夢前,他已經聽到這麼一個聲音:

「吸毒過量,真可惜,他還這麼年輕」,那聲音帶著安眠的效果,終於讓他安然睡去。

這死亡近乎奢侈,不會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死因,也沒有人知道他其實早就不年輕了。

raw-image
avatar-img
蔡翔宇的沙龍
36會員
107內容數
電影是什麼? 電影的記憶、電影的未來、電影的空間、電影的啟示、電影的事件、電影的真實、電影的謊言、電影的模樣、電影的愛與死 看電影的人是一獨特的物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翔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在改編上與原著小說很大的不同,在於補足或加入了父親的視角。並不是說父親多了什麼重要的戲份或是行動,有時僅僅是他的現身,就為故事增添了更複雜的血肉。
開頭字幕即告訴觀眾電影裡的故事是一起未被破解的懸案,我們也就不必期待可以看到多麼精彩的解謎推理過程。進一步說,電影關注的並非單一兇手的心理動機因素,而是形成這起懸案的整體社會結構背景。
2021年,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留下曾幫助他們的在地口譯員,並未履行協議給予他們簽證。導致數百名口譯員慘遭塔利班殺害,超過千人過著銷聲匿跡的暗影生活。 如此悲慘的現實,改編成電影後,變成2個英雄的故事。
電影在改編上與原著小說很大的不同,在於補足或加入了父親的視角。並不是說父親多了什麼重要的戲份或是行動,有時僅僅是他的現身,就為故事增添了更複雜的血肉。
開頭字幕即告訴觀眾電影裡的故事是一起未被破解的懸案,我們也就不必期待可以看到多麼精彩的解謎推理過程。進一步說,電影關注的並非單一兇手的心理動機因素,而是形成這起懸案的整體社會結構背景。
2021年,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留下曾幫助他們的在地口譯員,並未履行協議給予他們簽證。導致數百名口譯員慘遭塔利班殺害,超過千人過著銷聲匿跡的暗影生活。 如此悲慘的現實,改編成電影後,變成2個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