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追兇12夜》儘管兇手還在外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頭字幕即告訴觀眾電影裡的故事是一起未被破解的懸案,我們也就不必期待可以看到多麼精彩的解謎推理過程。進一步說,電影關注的並非單一兇手的心理動機因素,而是形成這起懸案的整體社會結構背景。
可怕的是,隨著調查越加深入,警探約翰發覺殺害克拉拉的兇手可能是她身邊的任何一個男性。這幾乎等同說,像克拉拉這樣一位女性,隨時可能被身旁任何的男性殺死,而我們無能為力。
電影也呈現了執法人員的困境——花絕大部分時間處理文書作業,卻連一台可以正常使用的印表機都沒有(缺乏經費)。
儘管有種種困難,儘管兇手還在外面,電影的結局竟還是樂觀的。這樣的樂觀卻不是毫無道理的,因為隨著新(女)法官跟新(女)探員的加入,我們看到了案件在行政流程及膠著案情上的雙重進展。一個由男性強勢主導的場域已開始被打破。
*本篇標題靈感來自清水潔的著作《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
《追兇12夜》海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07內容數
電影是什麼? 電影的記憶、電影的未來、電影的空間、電影的啟示、電影的事件、電影的真實、電影的謊言、電影的模樣、電影的愛與死 看電影的人是一獨特的物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翔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年,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留下曾幫助他們的在地口譯員,並未履行協議給予他們簽證。導致數百名口譯員慘遭塔利班殺害,超過千人過著銷聲匿跡的暗影生活。 如此悲慘的現實,改編成電影後,變成2個英雄的故事。
電影經由呈現截然不同的2名角色,帶領我們潛入巴勒斯坦人民的心靈圖像。
女孩過早見識了生活的暗面,知曉母親的辛勞、父親帶來的痛苦,變得安靜,知道有些事情不該說。 直到女孩來到新家,獲得無限的耐心與包容。養母(讓我借用這個詞)教導她這個家不需要秘密,沒有需要隱藏的暗面。
巴基斯坦難民阿默在與計程車司機白日(黃秋生飾)的幾次衝突中,起先還因法律背景能夠自保;在追車意外中喪命後,屍體卻連家人都無法領回,白日反而全身而退。難民的不對等遭遇——法律能保護懂法律的人,這裡顯然不適用。
電影分為兩條敘事線,一邊聚焦在殺手對於街頭妓女的連續虐殺;一邊則跟隨記者對凶殺案持續追查與深究。2名角色,不論在身分與價值觀上幾乎是截然對立。這場觀念之爭,即使最後表面上看似是記者這方勝利了,但我們知道,她遠遠沒能改變什麼。
電影院的不同空間,劃分、區隔了不同的權力關係,也隱藏了不同的秘密。 敞開如大廳,光與暗的影廳,員工休息室裡的社交,暗通款曲主管辦公室,鴿子飛舞如祕戀,詩與煙花在頂樓,以及長出整座戲院的放映室。
2021年,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留下曾幫助他們的在地口譯員,並未履行協議給予他們簽證。導致數百名口譯員慘遭塔利班殺害,超過千人過著銷聲匿跡的暗影生活。 如此悲慘的現實,改編成電影後,變成2個英雄的故事。
電影經由呈現截然不同的2名角色,帶領我們潛入巴勒斯坦人民的心靈圖像。
女孩過早見識了生活的暗面,知曉母親的辛勞、父親帶來的痛苦,變得安靜,知道有些事情不該說。 直到女孩來到新家,獲得無限的耐心與包容。養母(讓我借用這個詞)教導她這個家不需要秘密,沒有需要隱藏的暗面。
巴基斯坦難民阿默在與計程車司機白日(黃秋生飾)的幾次衝突中,起先還因法律背景能夠自保;在追車意外中喪命後,屍體卻連家人都無法領回,白日反而全身而退。難民的不對等遭遇——法律能保護懂法律的人,這裡顯然不適用。
電影分為兩條敘事線,一邊聚焦在殺手對於街頭妓女的連續虐殺;一邊則跟隨記者對凶殺案持續追查與深究。2名角色,不論在身分與價值觀上幾乎是截然對立。這場觀念之爭,即使最後表面上看似是記者這方勝利了,但我們知道,她遠遠沒能改變什麼。
電影院的不同空間,劃分、區隔了不同的權力關係,也隱藏了不同的秘密。 敞開如大廳,光與暗的影廳,員工休息室裡的社交,暗通款曲主管辦公室,鴿子飛舞如祕戀,詩與煙花在頂樓,以及長出整座戲院的放映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部片的評價很兩極,我前段很喜歡,但是一個收尾往往可以倒扣前面的積分。 電影從連續殺人案講起,受害者家中都有一位14號生日的女孩,現場鑑識都沒有發現外力入侵痕跡,像主動開門讓殺身之禍進門。在懸疑前半段的詭異感營造得有聲有色,靜默又濕冷的調性,類似《私法爭鋒》、《破案神探》之類的展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記者曾報導過遺體不全......——「不全」的部分,是怎麼被兇手藍克給「處理」的?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藍克的辯護律師——柯洛羽,說了「不認罪」。此話一出,整個法庭都騷動了起來。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這次追的這個系列,則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人發生的故事,或事故?這次的故事圍繞著一位犯罪學教授,副業連續殺人犯的紀念品收藏家;超級危險分子,擁有高度社交需求;失去所有,一無所有,剛從監獄旅社退房的前刑警;外加一位走在路上,不斷被倒楣遇上的年輕少女;與一大堆失去呼吸的龍套角色。
Thumbnail
在這位推理天后的筆下,我總能感受到角色們完整的生命力。尤其《一個都不留》這部作品更是如此,彷彿能親眼目睹各個主角躍然紙上,宛如欣賞了一場令人拍案叫絕的舞台劇,欲罷不能! 而阿嘉莎.克莉絲蒂那樣使人想一本接一本續讀不斷的魅力,我想是身為推理迷的我與眾人皆有目共睹的。
果然,看泰絲格里森的小說,看瑞卓利莫拉系列比較對味。 這一本《最後倖存者》屬於較後期的作品,中間我還有好幾本沒看,不過雖然人物關係有點相連,案情是完全獨立的,所以跳著看也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倖存者》一開始是一場槍殺案和一場爆炸案,兩宗案件都有一個孩子倖存,接著來到主線,一個富豪家中發生滅門慘案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前市長慘遭謀殺,並成為年度矚目案件,吸引了眾人目光。這篇文章探討了案件的種種細節以及律師、檢察官和證人之間的心理戰,讓人一窺法庭內外的勾心鬥角。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
Thumbnail
奪走三條人命仍逍遙法外的殺手,沉寂多年後為何再度作案、終於落網? 死刑前十二小時的逃獄計畫,是他的瘋狂幻想、或是最後的完美犯罪? 答案只有他生命中的這三個女人知曉── *《消失的另一半》布莉‧貝內特、《在所有母親之間》艾希莉‧歐娟同聲盛讚 *美國指標性書評《出版人週刊》、《書單》、《圖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部片的評價很兩極,我前段很喜歡,但是一個收尾往往可以倒扣前面的積分。 電影從連續殺人案講起,受害者家中都有一位14號生日的女孩,現場鑑識都沒有發現外力入侵痕跡,像主動開門讓殺身之禍進門。在懸疑前半段的詭異感營造得有聲有色,靜默又濕冷的調性,類似《私法爭鋒》、《破案神探》之類的展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記者曾報導過遺體不全......——「不全」的部分,是怎麼被兇手藍克給「處理」的?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藍克的辯護律師——柯洛羽,說了「不認罪」。此話一出,整個法庭都騷動了起來。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這次追的這個系列,則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人發生的故事,或事故?這次的故事圍繞著一位犯罪學教授,副業連續殺人犯的紀念品收藏家;超級危險分子,擁有高度社交需求;失去所有,一無所有,剛從監獄旅社退房的前刑警;外加一位走在路上,不斷被倒楣遇上的年輕少女;與一大堆失去呼吸的龍套角色。
Thumbnail
在這位推理天后的筆下,我總能感受到角色們完整的生命力。尤其《一個都不留》這部作品更是如此,彷彿能親眼目睹各個主角躍然紙上,宛如欣賞了一場令人拍案叫絕的舞台劇,欲罷不能! 而阿嘉莎.克莉絲蒂那樣使人想一本接一本續讀不斷的魅力,我想是身為推理迷的我與眾人皆有目共睹的。
果然,看泰絲格里森的小說,看瑞卓利莫拉系列比較對味。 這一本《最後倖存者》屬於較後期的作品,中間我還有好幾本沒看,不過雖然人物關係有點相連,案情是完全獨立的,所以跳著看也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倖存者》一開始是一場槍殺案和一場爆炸案,兩宗案件都有一個孩子倖存,接著來到主線,一個富豪家中發生滅門慘案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前市長慘遭謀殺,並成為年度矚目案件,吸引了眾人目光。這篇文章探討了案件的種種細節以及律師、檢察官和證人之間的心理戰,讓人一窺法庭內外的勾心鬥角。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
Thumbnail
奪走三條人命仍逍遙法外的殺手,沉寂多年後為何再度作案、終於落網? 死刑前十二小時的逃獄計畫,是他的瘋狂幻想、或是最後的完美犯罪? 答案只有他生命中的這三個女人知曉── *《消失的另一半》布莉‧貝內特、《在所有母親之間》艾希莉‧歐娟同聲盛讚 *美國指標性書評《出版人週刊》、《書單》、《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