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教室外的公民課|高中校園裡有表達意見的自由嗎?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文/周威同(臺東某國立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常看到宣傳車的廣播或者標語旗幟,無論是支持共產主義、主張統一或獨立、宣揚台灣民族主義等等言論,尤其在台北街頭更是見怪不怪,甚至連行色匆匆的路人都懶得瞄一眼。在看似言論市場已然多元的台灣,人們的思想真的自我解放了嗎?

以音樂班聞名的私立華思中學,109學年度就經歷了一個魔幻寫實的「馬克杯事件」,原本畢業生單純對導師的心意與創意,在「大人們」的刻意操弄下,形成一場同學間流傳的荒謬笑譚!

高三生在通訊平台成立「第73屆畢業典禮籌備會」群組以便聯繫,他們打算給導師一個驚喜:請各班提供一段「致導師的祝福辭」印在馬克杯作為紀念品。音樂班三年德班的學生向來最有創意,每年校慶運動會的裝扮入場總是令全校驚艷,該班班長林霏梵和同學討論後,決議送給班導的文字是:「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沒想到那段文字才貼在群組不久,學務主任回應:「三德的祝福辭不宜,請修改。」

同學們議論紛紛、尤其是三德同學們更不解,連國文老師都覺得那句話實在太貼切,十分符合班導王老師的英雌氣質,況且到底哪裡「不宜」?主任也沒給個說法,霏梵立刻告訴班導王老師。

王老師主修小提琴、曾經擔任台灣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她最心儀的音樂家是浪漫樂派、素有「魔鬼的顫音」稱號的帕格尼尼,他的演奏與創作技巧不但技壓群倫、就連演奏詮釋也獨樹一格,把嚴肅的音樂會弄得像搖滾演唱會。即使受到當時保守人士抨擊,帕格尼尼仍展現「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

王老師心知肚明,一向唯唯諾諾的學務主任只不過傀儡,藏鏡人應該是「表面民主、內在保守」的校長。果然,訓育組長、秘書接著傳訊息給霏梵,秘書託辭「馬克杯是以家長會名義致贈,該祝福辭稍嫌激烈,家長會認為不妥。」

經過霏帆一再詢問,組長後來就直接了當地以訊息回應:「校長覺得你們給老師的祝福詞(辭)不妥,希望你們修正啊!(唉……,這不是我能決定的啊!)」
王老師得知後心想,國教署上學期不是才邀請講師到校宣導「兒童權利公約」,其中一項不就是「尊重兒少表意權」嗎?校方的作法,是不是沒有顧慮到學生的創意與表現自由;更何況馬克杯是送給導師,收禮者的內心感受,不是最重要的嗎?又沒有讓「社會觀感不佳」的疑慮,校方跟家長會是不是想太多、也過度干涉了!

由於校方堅持要「限期」修改以免耽誤製作時程,霏梵於是在三德群組又舉辦投票徵詢全班同學意見。選項一,堅持正義(反對修改);選項二,屈服霸權(贊成修改)。該班總數24人,共20人投票,結果選項一有19票、選項二則是1票。
於是王老師傳把投票結果截圖傳訊息給校長,而校長簡短回應:「謝謝,我們再瞭解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師生的意見同獲尊重。」隔日,校長到音樂科辦公室與王老師討論有關馬克杯祝福辭修改一事。

「校長您是否應該去聆聽三德學生的心聲?」王老師表示,她身為導師,實在不宜介入太多,畢竟這是學生共同決定的事。她最後還暗示校長:「國教署正在推動兒童權利公約教育人員培力宣導,不是強調要『尊重兒少表意權』嗎?」

事後,霏梵告訴王老師,校長深思之後決定尊重同學的言論與表達意見自由,亦即「不修改」原先的祝福辭。沒想到事隔一日,學務主任突然召集高三畢聯會代表並宣布:各班的設計的祝福辭取消,馬克杯的樣式將由家長會統一製作。

同學們再度傻眼,卻敢怒不敢言!

王老師一向認為教師的「身教重於言教」,實在無法苟同大人們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行徑,於是她主動找校長討論此事。

校長聽完之後、以其一貫慢條斯理的口氣說:「王老師您還年輕,可能不清楚『革命無罪、造反有理』係源自文化大革命的口號,在那個風聲鶴唳的肅殺年代,比台灣的白色恐怖更可怕。孩子公開批鬥父母、學生公然羞辱老師,那是中國的歷史浩劫啊!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完全置儒家「天地君親師」的倫理規範不顧,那是對尊長的大不敬,把那句話印在馬克杯送給老師,實在不宜不妥啊!」

王老師繼而想起校長前幾天在全校升旗的場合,分享一段嚴長壽先生在《教育應該不一樣》裡所提到:「教育,是我們最後、最深的希望。但是要改變現狀,卻不是小修小補所能做到的,必須全國上下不分黨派、立場通力合作,為台灣找到未來新的生機,這也是我們每一位公民責無旁貸的天職。」對照校長的言行,王老師心裡嘀咕:文革的時空背景和語境與當前大不相同,如何能夠類比?

台灣近年來在美國「自由之家」全球自由度調查的評比都名列前茅,憲法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猶如呼吸一般自然,莫非校長心中的「小警總」還存在並持續進行「思想自我審查」。想到這裡,她大概知道改變不了校長根深蒂固的想法。

王老師也和三德同學討論這件事。霏梵說:「班導,其他班級給導師祝福都很有意思耶,設計成各種形式的藏頭詩來讚美老師,我們班堅持不改,是不是害了其他同學啊?」王老師心想,女孩子的心思果然比較敏銳細膩啊!

甚至有男同學乾脆說:「管那麼多幹嘛!反正這個學校的不民主,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我們快要解脫了啦!」這真是典型的藝術家氣質。

王老師感到欣慰,畢竟學生展現作為一個藝術家所應該堅守的創作信念,但為了不牽連其他班,王老師決定自己出資並委託設計公司,依據各班的「祝福辭」製作一個馬克杯,致贈給其他導師以表達歉意。畢業典禮後。畢業班導師看到辦公桌屹立著一個別緻的馬克杯而感到驚喜,同時也順手就把另一個官方樣版、非常沒有質感的馬克杯,放進置物櫃裡。

後記:
寫了太多批判性文章,這是我的第一篇小小說,如有違和感、敬請見諒。此外先聲明,這改編自朋友的真實經歷,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已使用化名:如果劇情雷同,請勿對號入座。

國教署近年來推動「兒童權利公約教育人員培力計畫」不遺餘力,辦了許多場的校長、主任、種子教師的研習與工作坊,但效果究竟如何卻不得而知?

一個教育政策在推動初期透過頒佈行政規則或指導,要求各級學校「遵照辦理」,那是一種「訓練」,只能告訴學校「該怎麼做」?如果有些學校抱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心態,那麼政策美意勢必大打折扣。

多數教學現場的資深老師們在師資培育過程裡,其實尚未建立「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註1]的觀念,因此教師不當管教或言語霸凌、體罰學生時有所聞,亦不足為奇。要讓老師們明白「為什麼要尊重學生、建立友善校園文化?」的目的,是個需要長期經營的點滴希望工程。

「落實兒童權利公約、尊重兒童及青少年的表意權」為什麼重要?筆者認為,成人要學習放下身段、將兒少視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與他們平等對話。讓他們練習藉由言說和傾聽,去說服大人接受自己「合理」的想法;大人和兒少來回地調整己方的主張,最後獲致某種程度的共識,這就是漢娜・鄂蘭在《人的條件》[註2](The Human Condition)裡強調「政治行動」,亦即民主社會的未來公民所具備的基本素養。

如果校方與教師的觀念不改變,還是讓學生感覺到「反正我們不管怎麼說,都沒有用啦!」那就失去教育的意義與對話的可能性,恐怕這才是國教署推行「校園民主、學生自治」的最大絆腳石。
[註1] 教育基本法第2條: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
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愛國教育、鄉土關懷、資訊知能、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為實現前項教育目的,國家、教育機構、教師、父母應負協助之責任。引自「全國法規資料庫」,檢索日期:2021/08/25
[註2] 漢娜・鄂蘭,《人的條件》,林宏濤譯,台北:商週出版,2016/01/07。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公庫官網其他平台群眾集資相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社會運動、社會議題的第一手報導。 我們認為,公民團體闡述理念與關懷的媒體空間經常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社運現場待到陳情者說完話為止,而報導也相對主流媒體冗長許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學生對師長的某種尊敬與崇拜情愫、因為被師長關注而得到的某種滿足感、以及從學術或學業上的思想一致而來的某種緊密的相互認同,讓雙方在那個環境裡面真的產生了某種會被理解為戀愛的情感,並順理成章地發展出關係。同時,他也可能可以影響你的工作機會、評級和學業相關事宜。當你不樂意時,他有立即可以影響你的把柄。
Thumbnail
這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溫馨互動故事,描述了教師如何與不易互動的學生建立連結,並由音樂與歌唱開啟了他們之間的溝通渠道。
Thumbnail
耳際突然響起:「上課! 老師! 開始上課!!」 這是什麼可愛的抗爭現場? 上課時間還沒到就群起拱老師開始上課,也只有在實人才能看到了吧?
Thumbnail
高中生活中當數是點滴學習和生活瑣事的堆疊,你的好運可能在哪個瞬間就被點燃。「學校校慶」這個詞讓人聯想到的除了濃濃的熹微歡樂氣息外,也伴隨著些微妙的邀人思索。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午休過後,陳老師發布課表後,講述校規項目並特別提醒,學校是禁止攜帶手機和跟課程無關的娛樂用品上學,只要被其他老師看到就一定會沒收,要大家自己注意。 之後就讓同學們自己主持,選出班級各股長,由於大家互相間都還不熟悉,又較為害羞所以除了班長有人自薦外,其他股長都無人反應,最後是陳老師搬出自製竹筷簽筒,
Thumbnail
從學務處生教組長卸任後,接下了我最期盼的三年級導師。大年初七懷抱著期待無比的心情開學,一走進教室,早到教室的孩子們紛紛衝過來把我團團抱住,有幾個甚至哭了起來。在我不禁莞爾的同時,也為寶貝們感到心疼;一個月不見,有這麼誇張嗎?
Thumbnail
她,是天生的風紀股長,無需動口,一秒,全班肅靜。 我們班的特色是吵鬧活潑,因此被科任老師提醒安靜一點的情況屢見不鮮。 這時候班裡的一群人就會說:「我們是上學期是秩序第一名!」 歷史老師:「你們是不是買通評分的老師?」 公民老師:「假的吧。」 班導:「我管得好。」(同
Thumbnail
很多高一生好不容易脫離了聯考,進到了新天地,就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談起了戀愛。 我對班上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很中立,因為禁止不了,所以總會一再提醒學生,要發乎情、止乎禮,只要不影響功課和班級事務參與,不准以私害公,其餘我不會干涉,不過這時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想法也比較自我,尤其是班隊常常在曝光沒久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學生對師長的某種尊敬與崇拜情愫、因為被師長關注而得到的某種滿足感、以及從學術或學業上的思想一致而來的某種緊密的相互認同,讓雙方在那個環境裡面真的產生了某種會被理解為戀愛的情感,並順理成章地發展出關係。同時,他也可能可以影響你的工作機會、評級和學業相關事宜。當你不樂意時,他有立即可以影響你的把柄。
Thumbnail
這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溫馨互動故事,描述了教師如何與不易互動的學生建立連結,並由音樂與歌唱開啟了他們之間的溝通渠道。
Thumbnail
耳際突然響起:「上課! 老師! 開始上課!!」 這是什麼可愛的抗爭現場? 上課時間還沒到就群起拱老師開始上課,也只有在實人才能看到了吧?
Thumbnail
高中生活中當數是點滴學習和生活瑣事的堆疊,你的好運可能在哪個瞬間就被點燃。「學校校慶」這個詞讓人聯想到的除了濃濃的熹微歡樂氣息外,也伴隨著些微妙的邀人思索。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午休過後,陳老師發布課表後,講述校規項目並特別提醒,學校是禁止攜帶手機和跟課程無關的娛樂用品上學,只要被其他老師看到就一定會沒收,要大家自己注意。 之後就讓同學們自己主持,選出班級各股長,由於大家互相間都還不熟悉,又較為害羞所以除了班長有人自薦外,其他股長都無人反應,最後是陳老師搬出自製竹筷簽筒,
Thumbnail
從學務處生教組長卸任後,接下了我最期盼的三年級導師。大年初七懷抱著期待無比的心情開學,一走進教室,早到教室的孩子們紛紛衝過來把我團團抱住,有幾個甚至哭了起來。在我不禁莞爾的同時,也為寶貝們感到心疼;一個月不見,有這麼誇張嗎?
Thumbnail
她,是天生的風紀股長,無需動口,一秒,全班肅靜。 我們班的特色是吵鬧活潑,因此被科任老師提醒安靜一點的情況屢見不鮮。 這時候班裡的一群人就會說:「我們是上學期是秩序第一名!」 歷史老師:「你們是不是買通評分的老師?」 公民老師:「假的吧。」 班導:「我管得好。」(同
Thumbnail
很多高一生好不容易脫離了聯考,進到了新天地,就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談起了戀愛。 我對班上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很中立,因為禁止不了,所以總會一再提醒學生,要發乎情、止乎禮,只要不影響功課和班級事務參與,不准以私害公,其餘我不會干涉,不過這時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想法也比較自我,尤其是班隊常常在曝光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