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銘宇(大園國際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是指國家採取多元途徑,藉以培養國民具有國家意識,以及獲得有效參與公民生活。就學校裡的公民教育,我期待的概念與理想是指幫助學生獲得各種能力,能夠在不同的社會組織中,採取有效的行動,以保障個人和團體的利益;同時,亦能考慮到其行動對他人能造成的影響的必備知識、態度與技能及獨立思考與批判反思的能力。
拉近我們與社會的距離
秉持上述的理念,部定課程內的公民與社會課程礙於時間與內容等因素,上述理念說真的有志難伸,於是我轉而從其他課程類別著手。
本學期我繼續開設多元選修課程「我們與社會的距離」,內容從媒體識讀、言論自由、國際移工與勞動權到模擬法庭與死刑的思辯等。但礙於議題的日漸多元化、專業度提高、個人思考的局限,本年度首次邀請「Lead for Taiwan領導臺灣」入校一同開設六週的微課程,刺激學生的思辯腦,也滿足需要注入新思維的老師腦。
合作課程由兩個主題所構成,分別是「性專區」、「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各使用3週6節課,課程主要進行方式都是先說明該議題的歷史背景、核心概念以及目前遇到的爭議點,第二階段才進行小組討論與發表論點、論述。
透過不同的問題設計及搭配相互詰問與教師引導,激發學生不同的想像力。二議題皆為充斥不同觀點、糾葛的議題,也是與學生生活相關、與社會規範相關及與公平正義相關。
觸及敏感議題可以嗎?
上述兩個主題不可否認有點遊走風險邊緣,如「性專區」勢必須簡易分析臺灣性交易產業的相關訊息,應該不會被以訛傳訛說成在鼓勵性交易吧…(開玩笑的),而「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更觸及到資源分配與歷史發展脈絡的爭議。討論的過程裡,LFT的講師都在提醒學生「不要玻璃心」、「就事論事」,因為這就是社會的真實、與社會最近的距離。
課程學習歷程裡,不可否認基於時間問題,無法談論更多、更深刻的來龍去脈,因此將課程焦點置於藉由組內討論、組間提問的模式來打破刻板印象與偏見、對現有不同訊息的理解和重建,最後嘗試更進一步討論與提出觀點。
以「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為例,曾有師長建議討論此議題時不要有「原住民學生」在場,理由主要基於當原住民成為被討論的焦點,極大考驗著理性與感性該如何平衡。思辨的課程討論方式有許多種,譬如不同的提問技巧、假想情境、角色扮演、資料分析等,讓參與者有機會打破本位觀點,能想像自身為站在歷史洪流裡的原住民族,只是此做法少了「當事人」的觀點。
有時思考著,若將原住民學生排除,是否已經預先假定這議題會形成傷害?本議題存有偏頗的意見,對議題不了解可能出口就傷人的心?已假設本議題是必須被討論和扭轉?非原住民都會對此議題有誤解的認知?還有原住民學生或原住民族都支持這政策?(或許以上問號是想太多、見仁見智)
本學期剛好課堂上有一名原住民學生,除了秉持上述提醒學生的原則外,學生的生、心理是第一優先,事前與該名學生說明課程的方向,藉由晤談來了解和調整課程內容,也給予合作講師一些建議。學生本人不覺得本議題有什麼需要避諱的,畢竟公民課本、歷史課本都曾提過,這也是現存的政策,不需要避諱。他也樂意適時分享自己的觀察,同時從當事人的觀點,提出對該政策的認知以及自己的意見。
而其他學生,對此議題都有基本的認識(感謝國中教育階段的老師們),因此在剛開始說明概念與澄清訊息時,學生很有感並已經突破如最易造成爭議的「排擠名額」、「原住民族就是需要幫助」等刻板印象與偏見。後續於討論分析的過程裡,學生透過資料的閱讀與分析,找到自己的立論基礎後,轉化成自己的話語來發表。課程最大的收穫與實踐,是藉由相互討論及詰問的過程,突破思考的盲點,這些過程裡或許也是一種知識的「實踐行動」。
學生如果真的「行動」了…
上述的課程經歷有幸於今年11月底公開分享,當中有聽眾於分享完後提問「如果學生真的行動了,對於學生的安全和不舒服,你怎麼處理?好比在學生眼前有人在禁煙區抽煙,事情發生了,你覺得學生該怎麼辦?」、「那新住民的問題是否也該關注呢?」
聽到的當下心想著公民老師似乎常遇到此類問題,好比意識形態的衝突、政治立場等。提出此問題的深層我認為存在一點謬誤,如針對正在發生的違法事件,如果制止了、行動了就是不安全的嗎?
事情有許多解決的方式,我想更重要的是引導及培養學生判斷當下的情景吧!如拍照取締、好言相勸、撥打市民專線、尋求有關人員協助等,引導學生思考在基於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作出有效、自利的判斷,這會是我更在意的。而新住民的範疇也確實是臺灣社會重要的一環,對我而言很感謝聽眾的回饋,或許未來可以再納入課程設計中,但更想將其視為「議題」而非「問題」,才有機會更多元客觀的認識。
問題需要界定
課程整體的進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過程著重於建構學生的論點及論述,適時補充和引導學生。學生觀點如何呈現、如何為自己的論點說話、如何回應他人的問題,這過程不斷反覆作用著。議題都是正在進行式,進行式代表著未終結,未來的不確定性反而是轉機,不論年紀、民族、職業、地位等都需要面對與討論的,甚至是需要踏出家門透過投票行為決定的。
每一項議題都有許多論點論述,彼此之間亦可能衝突兩難,但關鍵點都需由公民從自身所處的生活場域開始、都須從在地議題開始、都須從對於議題基本的認知開始,知然後行,「如何界定問題」反而成為現在公民教育所需要的。
以課堂中常見且需透過教學討論的議題為例,如近幾年火熱討論甚至成為公民投票案、不斷上演的執政黨與在野黨的糾葛(政黨與選舉議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不同調的議題(公共政策開發、地方自治、文化活動補助的差異、博物館設置的位置等),還有藻礁保育與能源開發、民意代表罷免門檻與民意的對立、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劃分與知情同意權、核電重啟與健康保障等都是真實生活議題與在地化的情境。
過程裡鼓勵學生,未來你們要為這些議題做決定,不管是公民投票、選舉或只是轉發分享,你/妳知道這議題的核心概念是什麼嗎?知道這議題的各方面影響嗎?高中生或許還無法產生實質的影響力,但擁有基本的知識、情意態度,後續的實作及參與才能穩固。
公民與社會的課程只能建立基礎、拋磚引玉,開啟討論的空間,建立意見交流的平台,帶入實體、實際的在地化的議題並予以實踐。教師仍須以學生學習為優先,學生是學習主體,不論是上述原住民族議題或是正在發生的違法事件,學生如果真的「行動」了,我覺得很棒!
實作及參與的前提仍須根基於一定的知識概念與具備良善的情意態度,才有可能實踐!學生若真的行動了,只要基於現有的法律規範和規則,我想都是好事!都是學習!有時候事前作業做足了,大膽一點才能突破,才能離目標更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