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9/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什麼加密貨幣不斷增值?價值從哪裡來?

比特幣(左)、以太幣(右)仍是目前市值最高的兩個加密貨幣。
比特幣(左)、以太幣(右)仍是目前市值最高的兩個加密貨幣。
近期的全球股市仍然缺乏動能,短期內似乎較沒有一個明確方向。在這樣的盤勢之下,盡量減少交易並多花時間尋找下一個趨勢在哪裡,我認為會是更好的選擇。
所以今天要來聊聊加密貨幣。近期幣圈的創新仍是令人相當興奮,因為區塊鏈的「應用」正在如火如荼地擴展,像是DeFi/NFT/GameFi等項目(沒接觸過的人應該跟我剛開始一樣看不懂,但文章的最後有簡易說明XD)。而這些應用確實創造相當多的致富機會,完全打破過去我對區塊鏈仍只是「技術」的印象。
加密貨幣的大漲似乎說明了一切,從疫情前高點至今,比特幣(Bitcoin)上漲超過4倍,以太幣(Ethereum)則上漲超過10倍。雖然疫情的影響讓兩者都曾經跌超過50%,但即使從高點起算,翻好幾番的報酬率真的還是很香。
但加密貨幣的價值到底從哪來?為什麼現今的機構投資者也從唾棄轉為深感興趣?

一本全球大存摺

對於坊間的「分散式帳本」的解釋我實在不喜歡,因為光看字面各位可能就頭昏了。我認為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一本「全球大存摺」。
各位試想,為什麼在台灣,每個人都要有一本存摺?當我轉帳5000塊給你,我的存摺必須減5000,而你的存摺必須加5000,最後這一筆交易還要透過銀行人員核帳,是不是很沒效率?
但如果透過區塊鏈,想像一下,全球就是一本大存摺,所有的帳務活動都自動記錄在這本存摺裡,但個人化資訊都經加密保護,帳戶有基本保障且可以溯源,既是隱密又透明。我們像是住在這本存摺裡的某一個角落,你有你的住址,我有我的住址,這就是所謂的「公鑰」,有點像是戶頭帳號,轉帳時輸入公鑰就對了。相反地,就像郵局提款時需要按密碼,在區塊鏈上面轉帳也需要密碼,而這密碼就是所謂的「私鑰」。
透過這本全球大存摺的機制,從根本上翻轉了傳統金融,加上區塊鏈本身內建交易驗證、交易紀錄和不得竄改等特性,讓人們開始相信存加密貨幣的安全性與效率絕不輸銀行,畢竟銀行人員會收錯錢核錯帳、銀行系統也可能當機、甚至客戶常常塞車排隊,但區塊鏈幾乎沒有這樣的問題。
最早的區塊鏈1.0就如此應運而生,而比特幣就是這個機制的載體或交易媒介。

貨幣供給量

我們都知道,價格終究來自於供需的關係,供給大於需求,價格就跌。反之,需求大於供給,價格就上漲。
貨幣供給增加所導致的通膨問題,不僅讓生活成本上升,某方面也助長了貧富差距。疫情爆發後1年期間,全球所印出來的鈔票,據統計已經超過 2008 年之前人類歷史 5 千年中,各國所有貨幣加總的總值,這無非是相當驚人的貨幣供給的增加。
但反觀比特幣,設計時就明確規定上限為2100萬顆,預計在2040年全部發行完畢。另外,雖然以太幣無明確規定供給量上限,但以太坊近期的更新也是為了消除以太幣的通膨問題,讓每年的銷毀率大於通膨率,就能維持貨幣的價值。
長期來看,加密貨幣大多控制供給量,但法定貨幣的供給會因低利率或寬鬆政策而不斷增加,這也是支撐加密貨幣的一項關鍵因素。或有人會說,其實不是加密貨幣在漲,而是法定貨幣愈來愈沒有價值。回頭來看,過去幾年是持有加密貨幣能夠抗通膨還是法定貨幣能夠抗通膨呢?我想答案也很明顯。

去中間化創新應用

若比特幣是區塊鏈1.0,那以太坊智能合約就是區塊鏈2.0。試想,如果兩個人就可以談成合約,為什麼還需要付費給第三方抽成?這就是智能合約厲害的地方,每筆合約都能保證其獨特性且不可竄改,預期未來將衍生非常多「去中間化」的商業應用,而此龐大的潛力也讓比特幣近期開始建立智能合約的機制。
透過DeFi智能合約,人們可以直接在區塊鏈上完成借貸,只要手指點擊即可進行撮合,讓貸款人立刻開始收取利息 (目前約4%-12%不等),借款人則可以在1分鐘內完成借款並入帳,大大省去繁瑣流程。
透過NFT智能合約,音樂或藝術創作者可以拋開抄襲疑慮,並且直接接觸消費者。想像一下,哈利波特全球有這麼多印刷本,但只有一本是最初的印刷本並且上面有JK羅琳的簽名,如果能在NFT市場找到獨一無二的那本(無須其他人來驗證、也毋須擔心有第二本),是否將創造一定的經濟價值呢?若想知道更多,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資產翻100倍的機會!NFT到底是什麼?》
透過GameFi智能合約,讓人們驚覺原來打遊戲可以賺錢,而且若打得好,就有機會成為這場遊戲的大股東或土財主,經營有成的話除了遊戲代幣的增值,還有機會高價出售手上的資源(Ex.土地或寵物卡等等),賺得盆滿缽滿的財富(Ex. 最火紅的Axie Infinity遊戲,早期進入者手上的資產從過去1年以來,可能都是10倍以上的增值)。

結論,區塊鏈從「技術面」走向「應用面」,陸續讓機構投資者開始相信區塊鏈的價值所在。研究機構Coalition Greenwich進行一項調查,自去年12月至今年4月間,共詢問了全球1100名機構投資者,對象包括高淨值投資者、家族企業、數位和傳統對沖基金、財務顧問和捐贈基金,發現其中逾半數已投資數位資產,七成人希望未來投資或購買數位資產。
當然,還是要提醒幣圈的投資仍有高風險。正所謂幣圈一天,人間十年,投資前先做好資金管理,並且適度停看聽。但若能找到自己有興趣且認同的項目,我相信你我都有機會抓到下一個致富的機會。
如果妳/你喜歡這篇文章,麻煩幫我點愛心,妳/你的一顆心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