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小提琴第131堂課-11/27 與試用肩墊

Carl Flesch - C major 上次練到音階6音一弓,老師一聽完就說那來12音一弓,然後還加上了tempo 80-92 (三音一拍)。一開始從慢速突然加好快,手指拼命趕趕不上。上行還好一點(因為每次上行都練比較多),下行一加快音準差較多,還會變成三連音串在一起,聽起來像 LLI – LLI – LLI –。下次練tempo 80-92。
琶音部分就繼續三音一弓沒訂速度,繼續練。
三度雙音老師評語… 嗯還不錯。原本是一音一弓,下次兩音一弓。
克羅彩Kretuzer No. 3 pass。上次速度加到100。結果我一直練高音部分的上行音準,下行的... 拉過就算,於是被糾正的都是下行音準,哈。果然沒加強練都知道。下次換No. 4,是up bow stacatto的練習。老師有問說這之前有拉過吧,原本看意思是想換一首,我說對,但是已經七、八年前的事情忘光了。老師聽了驚訝一下,那下次就這首吧。
剛才去翻出以前的紀錄(第80-83堂課),是2013年8月前後練的,原本想看一下當時有沒有寫練習紀錄與技巧,結果居然沒有任何註記,只標註了第四號,就這樣有夠混。周末第一次練的感覺是,上連頓弓基礎上沒什麼問題(個人覺的可以加強的應該是頓得更清楚、乾淨這樣),但是每句第一拍的下弓速度好像很有問題(要超快速的一弓下弓回到弓尖),還有每句的最後兩拍上弓,覺得剩弓太少好難拉完整兩拍… Tempo 72 (4/4)。
聖桑Havanaise...上週情緒有點低落,練到有點不知道自己在練什麼,最後一周呈現半放棄狀態。
LLI LI 節奏部分,前三個三連音漸弱太突然,感覺三個音差太多。(這個之前我錄音時候有看過聲音波形有發現,聲音波形是呈現高中低,不過因為那時重點都放在別的地方,沒心思去思考這個)。
中間段開始的 LLI 「LI」 ,兩個音中間可以稍微停頓一點點。另外還有細部調整一些每個音的音量大小、省弓、重音、音色等。
這次另外花一些時間在教練開頭音階/中間段琶音的快速音群部分。雖然是知道用不同節奏練,但是老師教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在用不同節奏練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加上重音。然後還有,快的不夠快。(老師這次最後的結論是:回家看看手可不可以再快一點?....... 只能無言的看著老師)
不同節奏:【快、慢,快、慢】「慢、快、慢、快」[慢、快快快快] 「快、慢、快快快快」。網路上很多教學。
中間段琶音快速音群部分,之前老師有說換把的地方會慢下來,於是回家練完後,這次老師說…換把後的那個音消失了。哈哈哈。原來我為了練加快換把的地方,於是練快到那個音直接糊掉消失了。(其實如果不是因為心情低落沒心思錄音聽的話,不然通常邊練是會邊錄音起來聽再改進)。
後續更新:後來研究後才發現,大家會建議與其要調整肩墊,應該要先調整腮托的高度。等腮托高度對了,再來加上肩墊。所以雖然後續買了Pedi加長腳把琴加高了,但是整個琴變得很貼在臉前,位置也怪怪的…,肩頸還不太舒服。所以後續決定先來更換腮托,再思考肩墊。
周末去試了幾個肩墊,Bon Musica, VLM Diamon, Wolf。這幾個都是高腳肩墊。我原本有Pedi 和 Kun Bravo,Kun腳又比Pedi高,但是最高的地方還差一點點,每次都在橋那個位置。這幾個肩墊試完的感覺是...
Bon Musica - 看起來好像很多地方可以調整,但是沒買回家不能自己亂捏,喬不太出來位置到底該怎樣放。有一點點重,上面都是金屬。而且超大一顆,琴盒塞不下。
VLM Diamond - 腳也可以很高,但是我用不到最高。有一個小問題是他肩墊沒有和pedi/kun一樣可以tilt。沒有傾斜感覺有差,怎麼弄怎麼怪。(Bon musica也沒得tilt)
Wolf - 腳超高,而且材質好軟Q。但是可能是肩墊的形狀(比較短又寬),一直感覺肩墊沒有貼在肩上,雖然摸起來是有貼在肩膀,但自己感覺像是要掉要掉。這個肩墊可以tilt很斜。
我看Kun和Pedi都有出加長螺絲腳,但kun台灣好像沒進口加長腳,Pedi到有,但是目前剛好沒貨,等貨到了先拿加長腳來試試看。
最後是貴森森,只看影片沒摸到實體的 - Pirastro korfkerrest。這個不但是木頭材質,連木頭都可以彎,腳可以360度調整,各種隨心所欲調整加長腳、縮短腳、傾斜、扭曲、追加軟墊,嘖嘖。
嗯…一個快一萬塊,我還是先用Pedi加長腳試試好了。
至於Kun / Pedi影響音色部分,Kun可能因為是楓木,音色共鳴比較好,我的低音弦高把位拉起來音色會比較好一點、撐得住。(不然我的G弦高把位其實音色有點弱,拉了容易破音)。
Pedi碳纖音色聽起來比較集中,我發現當弦用超過一個月後(當我覺得弦已經死了後),用Pedi的話會讓音色變比較撐得住,不會散散的,拉起來反應也比較快。若這時用Kun的話,琴的音色比較會散散、軟軟的,讓人很想換弦(一個月就換太傷本)。我先生說可能是因為Pedi比較讓某個音域的聲音會加強,想想覺得不無道理。
這是就我的琴而言啦,畢竟不是百萬名琴,在某些音色上面本身就有缺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28(?)歲開始學起小提琴,學了n年後中斷5年,現在又重拾小提琴,扣掉中斷時間,到2021年底加起來算是7年琴齡。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