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原獨要聞|追蹤:西伯利亞凍原居民與能源陷阱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報】為大家摘要上週要聞,同時不忘記向冬天倒數:距離冬至還有64天。
Sources: CNBC
Sources: CNBC
「能源危機」這個詞彙在媒體上頻繁出現至少已有好幾個月。歐洲因為短缺天然氣而轉向燃煤,使得全球煤價大漲,但作為重要能源輸出國的中國也鬧煤荒,還得向外求援,波及石油的供應。能源短缺問題現在不僅擴及印度,又延燒到南美洲,是另一個全球化經濟的惡夢。
能源短缺苦了所有人,只對坐擁天然資源的國家有利,例如挪威,現在正忙於供應歐洲國家的天然氣,此外還有俄羅斯,正忙著在西伯利亞泰米爾凍原Taymyr)大興土木。
俱樂部自去年起就報導西伯利亞的能源事件,從諾鎳礦業公司溢油事件殺死泰米爾半島的湖泊,到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貫穿泰米爾半島的東方油管計畫,但這並非全部。泰米爾半島除了原油,還有希拉達塞斯基煤礦(Syradasaysky),現在開發商正加緊趕工興建濱海煤港。
希拉達塞斯基煤礦計劃在今年 1 月獲得俄羅斯聯邦政府批准,3 月底北極圈永夜結束時動工,現在他們要與時間賽跑,否則數週之內當地就要徹底被冰雪淹沒,所有活動都會變得極度困難,而永夜隨著冬至到來,也將迫使一切工程停擺。
▼下圖為萬科油田(Vankor Oil)和莫斯科的相對位置。油田所在之處就是泰米爾半島,位於北緯 72 度以北。從萬科油田到濱海港口有長達 770 公里的油管,由南向北切穿泰米爾半島,將整個半島至於工業污染的陰影之下。
Sources: Google Map
專門報導北國凍土的《巴倫支觀察家報》指出,今年 3 月下旬尤里・阿申涅夫斯基號貨運船(Yuri Arshenevsky)載著大批機械輜重抵達泰米爾半島,之後興築工程就如火如荼的展開,現在預訂煤港已經建起長達 1.5 公里的大壩,此外還要興建 60 公里的運輸道路,將產煤區和港口連接起來。計畫中的港口泊位有 300 公尺長,可容納載重十萬噸的大船。
這項計畫的主人是俄羅斯產業鉅子特羅森科(Roman Trotsenko),今年年初他承認這項計畫時曾說,預計要在 24 個月內完成整個建港工程。
雖然煤礦開發計畫能夠為開發者帶來龐大的利益,但世居在泰米爾半島的原住民與這一點關係都沒有。這裡的多爾幹人(Dolgan)和涅涅茨人(Nenets)已經承受了許多工業污染,維持生計愈來愈困難,接下來也還將繼續承受這些開發造成的環境問題。由於他們不幸在政治上屬於俄羅斯聯邦,他們很少會獲得世界其他地區的注意,向歐洲這樣號稱注重人權的地區,往往樂於聲援南美洲的原住民,但迴避北歐和西伯利亞的原住民人權問題。
▼下圖為煤礦港口所在地。

▍參考資料

▍讀報公告
今年 10 月 1 日起,【原獨讀報】開始在「Alian 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我們的麥克風」為大家讀報,每期播出後也會上架廣播連結,歡迎大家早起聽讀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