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紅土|倒影

又回到用email通信的共識,有種好像在看電影或是打電玩的感覺,這條線卡住走不通,或是超級瑪莉死在地下水管裡,螢幕倒數著是否再來一次,按下確定,然後又回到某個始點,不是最初也不是原本掛掉的地方,前進一點也退後一點,從中間再次開始。
我打電動的技術一向很糟,死掉再復活這件事,對我來說大概是電玩中最熟悉的一件事,另一件事就是開賽車把車子撞壞。還真沒想過聊天也會有這種敗部復活賽,而且敗部復活竟然還是兩人都比較喜歡的共識。
思考對方想要的回應是什麼,思考我接下來要說的話可能引發什麼樣的反應;能否得到我要的答案,能否讓對方感到開心、有成就感,能否提升我在對方心中的價值。
會不會太辛苦了?我沒有寫信這麼問妳。妳說希望我用開放式的問句跟妳對話,因為沒有所謂不要這樣做或是勉強的問題;看來我不只不是妳進化不完全的初代機,可能連原型機都還稱不上。
雖然一直以來小劇場都很多,但往往都是事情發生了之後才開始一個人慌張地想著接下來該如何是好,而真實的每個當下卻又總是傻呼呼的直接反應,好像反應不需要經過大腦這個迴路一樣,如同反射動作就直球對決。突然覺得自己有點可笑的矛盾,或許根本談不上初代機與原型機,而是製造過程中一個失敗的製品,欠缺了某些部分,才會把粗線條與小劇場同時反差的結合在同一部機組之上。
難怪一天到晚都在跳機。就像又壓抑又好奇,講話又不懂得修飾或是婉轉,還傻呼呼的一派天真,怪不得總是在啟動過程中跳機,無法順利地繼續運轉。
但如果像妳一樣總是多想一點,我會不會再也不相信人性本善了呢?想著每個人的出發點,推演每個人的動機與企圖,模擬每段關係背後的群體與利害,我還能這樣一派天真地繼續相信人性本善嗎?或許真的就不會再因此受傷,但我還會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諮商師說,我太容易喜歡他人、相信他人,所以才如此容易受到傷害。而我總是覺得,能擁有一顆容易因為單純的喜歡與相信受傷的心,是生命中很寶貴的禮物,好像永遠都能保有某種赤子之心,永遠在某一部分始終像個孩子。我想喜歡原本的自己,喜歡那個像小孩的自己。
或許,我一直沒有很想長大;而更真實的另一部分,可能是我覺得大人的世界,複雜的讓我害怕。
妳也是因為害怕,所以才選擇如此慎思與觀察嗎?
如果是因為害怕,是害怕什麼呢?害怕他人不喜歡妳?害怕無法達到他人的期待?害怕他人的回饋讓妳受傷?
很想摟摟妳跟妳說,妳不需要讓每個人喜歡,只要讓喜歡妳的人喜歡妳就好了;一個人會喜歡妳,是因為妳是妳,而不是他人要妳完成的那些期待。如果只是愛妳達成的那些期待,他們喜歡的是妳表現出滿足他們的特質與行為,並不是真正的妳,妳希望他人喜歡這樣的妳嗎?妳值得有人愛妳真正的自我形象,也應該相信有人會喜歡妳本來的樣子;不管這段關係扮演什麼角色,妳能在當中做最自在而放鬆的自己。妳不需要去追求那些只喜歡妳影子的人,那只是對方想要妳反射出來的無有,是他們的倒影映照在妳身上,而不是妳自己站在鏡子面前的反射。妳還記得高中論語課本中孔子提到的鄉愿嗎?一直到最近,我才慢慢懂得我無法達成每個人的期待,我只是我,我只需要在乎我愛的人與愛我的人就夠了。我沒有能力,也沒有力氣,更沒有需要,去滿足每一個人的期待。
畢竟,如果把鄉愿用在這樣的情境,努力的去讓每個人喜歡,反而才像是一個感情小偷。想到這裡不自覺地笑了,這不就是前幾次我們對星座聊天嬉鬧的結論嗎?不要那麼努力地去討他人的歡喜,或許我們就可以擺脫所謂的人渣理論了。
或許,只有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慢慢學會,溫柔地傾聽自己的內心,多愛自己一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