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誕生與愛森斯坦的《波坦金戰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的「致憤青・文協百年紀念影展(2021年12月17日至2022年1月16日),在「復刻時代記憶」單元中,選入了有「俄國電影之父」美稱的謝爾蓋・愛森斯坦(1898-1948)的經典作品《波坦金戰艦》。有幸能在大銀幕重看,著實令人興奮。此作不僅標示著電影發明之初,技術上的重大變革(蒙太奇Montage);內容更是為紀念1905年波坦金戰艦起義所拍攝的作品,別具歷史意義。在討論《波坦金戰艦》之前,讓我們先將時間往回推至電影誕生的那一天⋯⋯。
圖片來源:《波坦金戰艦》劇照

從盧米埃兄弟說起

1895年12月28日星期六晚上,法國盧米埃兄弟在位於巴黎卡普辛大道14號的大咖啡館地下室(Le Grand Café Capucines)中,播映了《離開工廠》、《水澆園丁》等電影,立刻造成轟動,而這天也被視為是電影正式誕生的重要日子。據說,梅里葉(1861-1938)就是當天前來觀賞電影的其中一位觀眾。而這位原本是魔術師出身,後來成為電影發行創始人的梅里葉,也於隔年(1896)發現了「停機再拍」的拍攝技術,他讓馬車變靈車、女人變男人,另闢了一條電影成為藝術取向的創作途徑。
之後不到五年的時間,英國的史密斯(1864-1959)交出了名作《祖母的放大鏡》(1900),片中首先使用了遠景加上特寫鏡頭,建立了「分鏡」原則。然後是遠在美國的埃德溫・鮑特(1870-1941),於1903年執導了電影《火車大劫案》,同樣採用分鏡法,並且嘗試各種移動鏡頭的可能,創造了美國西部片最初的獨特風格。俄國方面,則從1910年代開始,出現了普多夫金(1893-1953)、庫勒雪夫(1899-1970)等重要人物。尤其是庫勒雪夫所做的一場實驗,更是對電影裡的「蒙太奇」技術有著卓越的貢獻。
盧米埃兄弟

庫勒雪夫效應

所謂蒙太奇(Montage),其實源自法文中的建築學用語,後來才被電影借用。簡單來說即為「剪」(cut)與「輯」(edit)的技術。在愛森斯坦的實踐下(尤其是《波坦金戰艦》),蒙太奇更是逐漸被廣泛運用。然而,早在1910年代開始,俄國的庫勒雪夫,就在思考蒙太奇的意義。約莫1916年左右,他開始進行蒙太奇的實驗,而這個實驗的結果,便是後來非常重要的「庫勒雪夫效應」。
庫勒雪夫用了一個沒有任何表情的俄國男演員伊萬・莫茲尤辛(1889-1939)的臉部畫面,分別接上「一碗湯」、「一副棺材」和「一個小女孩」的畫面,並邀請觀眾前來觀看這三個經過剪輯的畫面。有趣的是,觀眾對這三組畫面卻產生了各自的解讀與詮釋。「飢餓」、「悲傷」、「愉悅」等情緒/情感指認,經由三組畫面浮現而出。通過實驗,庫勒雪夫證實了影像的「意義存在於鏡頭與鏡頭的連接中,而不再單一鏡頭」;「生活中互不關聯的場景可以組成一個子虛烏有的完整行為過程。」成為了電影鏡頭語言的重要基礎理論。同時,這亦是對愛森斯坦在其作品裡的蒙太奇嘗試的一種應證。
謝爾蓋・愛森斯坦

《波坦金戰艦》的蒙太奇展示

1925年問世的俄國黑白無聲電影《波坦金戰艦》,影像的主題核心便是俄國人民與沙皇政府之間的對抗。而最經典的場景之一,便是發生在著名的「奧德薩階梯」上。愛森斯坦經由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完美地詮釋了當時人民與政府間的緊張關係。一眾「向下」逼近的軍隊和一名獨自「向上」而行的母親;士兵齊整的步伐和人民倉皇竄逃的混亂景象;滑落階梯的嬰兒車和堅定走下階梯的軍隊;槍砲彈藥和手無寸鐵,一切種種都在鏡頭下形成了極強烈的對照。
圖片來源:《波坦金戰艦》劇照
電影裡最令人驚艷的蒙太奇展示,莫過於那三段短暫連續閃過觀眾眼前的石獅子畫面。從原本沉睡狀態的石獅子,到睜開眼睛醒了過來,再到呈現昂首站立之姿;彷彿暗示著長期被壓榨、剝削的底層人民,其反抗意識的覺醒。當然,我們不能忘記的還有《波坦金戰艦》搬演歷史的意義。1905年6月的船員起義事件,是電影一開始呈述的重點。其中,那位狠狠砸碎手中碗盤的船員,在愛森斯坦的蒙太奇剪接之下,放大了無法遏止的憤怒,同時這也暗示著長時間受到苛待的全體船員的共同心聲。
圖片來源:《波坦金戰艦》劇照
近百年歲月過去了,但是《波坦金戰艦》依舊是經典。它不僅確立、體現了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美學,更被奉為「蘇聯蒙太奇運動」的典範作品。而俄國電影的發展,也從此拓展出更加寬闊的想像與創作可能。最後,「致憤青・文協百年紀念影展」的《波坦金戰艦》仍有放映場次,請大家把握機會前往觀賞!還可以順便看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這座剛剛落成不久的美麗建築。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一種音樂,叫「盧廣仲」;有一種溫暖,叫「盧廣仲」;還有一種生活,也叫「盧廣仲」。這是篇昨晚在看完那那大師專訪盧廣仲以後,有感而發所寫下的文。如題,我認為這個時代需要一種聲音,叫作「盧廣仲」!
藍宇和捍東是天生註定得走在一起的,雖然他們的愛情是那樣沉潛、又那樣曲折,可是誰教他們偏偏喜歡上對方呢?!我想愛情就是認定後,便一萬年也不會變的事情了。而隨著藍宇和捍東的故事,那些被精心安放在影像中的各式符號也一一浮現,隱約之間為電影添加了更深遠的內涵和意義。
此系列文章將與大家分享每週收看完《聲林之王3》以後的一些觀察與心得。這不是一篇專業的樂評;只是一個愛聽歌,愛看選秀的觀眾,基於對節目的喜愛所開闢的小小園地。
濱口竜介的新作《偶然與想像》,大概會是我2021年度十大電影的前三名作品,甚至有可能是第一!日常的故事,誰都能說,可是要如何說得好聽、動人,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繼上篇文中介紹的《出走巴黎》、《神聖電視台》和《鈦》以後,這次要再與大家分享的是另外三部給出五星滿分評價的電影作品,它們分別是《犬山記》、《搬家》以及紀錄短片《度日》。
這次,要先與大家分享的是在影展期間,給出五星滿分評價的六部電影作品當中的前三部,分別是《出走巴黎》、《神聖電視台》還有《鈦》。​
有一種音樂,叫「盧廣仲」;有一種溫暖,叫「盧廣仲」;還有一種生活,也叫「盧廣仲」。這是篇昨晚在看完那那大師專訪盧廣仲以後,有感而發所寫下的文。如題,我認為這個時代需要一種聲音,叫作「盧廣仲」!
藍宇和捍東是天生註定得走在一起的,雖然他們的愛情是那樣沉潛、又那樣曲折,可是誰教他們偏偏喜歡上對方呢?!我想愛情就是認定後,便一萬年也不會變的事情了。而隨著藍宇和捍東的故事,那些被精心安放在影像中的各式符號也一一浮現,隱約之間為電影添加了更深遠的內涵和意義。
此系列文章將與大家分享每週收看完《聲林之王3》以後的一些觀察與心得。這不是一篇專業的樂評;只是一個愛聽歌,愛看選秀的觀眾,基於對節目的喜愛所開闢的小小園地。
濱口竜介的新作《偶然與想像》,大概會是我2021年度十大電影的前三名作品,甚至有可能是第一!日常的故事,誰都能說,可是要如何說得好聽、動人,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繼上篇文中介紹的《出走巴黎》、《神聖電視台》和《鈦》以後,這次要再與大家分享的是另外三部給出五星滿分評價的電影作品,它們分別是《犬山記》、《搬家》以及紀錄短片《度日》。
這次,要先與大家分享的是在影展期間,給出五星滿分評價的六部電影作品當中的前三部,分別是《出走巴黎》、《神聖電視台》還有《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890 年愛迪生發明的「活動電影放映機」正式面世,開啟了電影娛樂模式的新時代,帶來無數歡樂。現代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電影回憶,這些電影充滿了文學、音樂、藝術等元素,電影文化影響深遠。
Thumbnail
電視機裡來回切換著「塔可夫斯基電影」與「色情影片」,看似荒唐的兩種結合卻是《遠方》男主角馬穆的人生寫照,前者是他來到伊斯坦堡前懷抱的夢想,要像電影大師一樣拍攝,但離婚後獨居的他已失去這份熱情,呼應了「攝影和女人」這道二選一的習題,他選擇了後者,因而召妓來到家中,還趁著表弟尤恕回到房間,把藏好的色情錄
Thumbnail
❝ 他的作品是如此奇詭,如幻影。布紐爾的電影美就美在它巧妙運用的影像語言、超現實裡的真實性,以及影像所洩下的無數個幽暗夢境。❞
Thumbnail
攝影蒙太奇(Photomontage)是一種以照片為素材的拼貼藝術,常被用來表達政治異議,尤其是在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文化背景下。1915 年,達達主義者首次將攝影蒙太奇用於技術手法,以此來抗議第一次世界大戰。
Thumbnail
生於 1935 年的希臘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其作品題材向來以國族、歷史、命運見長,並善於運用長鏡頭(Long take)推移來折疊時空變化,營造有別於純粹紀實的魔幻與詩意。約略三十歲才成為導演的他,自陳長鏡頭與畫外空間的美學運用分別受到了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以及柏格曼的《假面》啟發
Thumbnail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Thumbnail
安德烈·艾森耶維奇·塔可夫斯基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電影導演和編劇,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在作品《犧牲》中探討宗教、思想、人文主義,透過獨特的鏡頭、時間結構、畫面表現和角色的象徵意義,將深沉的意境和哲學思考融入影片中。
Thumbnail
(原文於2016年在《映畫手民》刊登) 早前筆者舉行了卡薩維蒂的《影子》放映會,選舉播放《影子》,是因為它或許對今天的我們有所啟發。 卡薩維蒂執導前的美國 美國獨立電影歷史悠久,在上世紀四十年代,隨著可攜式攝影機出現,美國獨立電影的數目明顯增加,當中最具象徵式的人物有瑪雅黛倫,拍攝了《午後的迷
Thumbnail
88元就可以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莫斯科行動 劇情:1990年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吸引許多中國人從北京搭烈列車前往莫斯科淘金。1993年5月26日到31日,中國警察在出境之後下了列車,在到達莫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890 年愛迪生發明的「活動電影放映機」正式面世,開啟了電影娛樂模式的新時代,帶來無數歡樂。現代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電影回憶,這些電影充滿了文學、音樂、藝術等元素,電影文化影響深遠。
Thumbnail
電視機裡來回切換著「塔可夫斯基電影」與「色情影片」,看似荒唐的兩種結合卻是《遠方》男主角馬穆的人生寫照,前者是他來到伊斯坦堡前懷抱的夢想,要像電影大師一樣拍攝,但離婚後獨居的他已失去這份熱情,呼應了「攝影和女人」這道二選一的習題,他選擇了後者,因而召妓來到家中,還趁著表弟尤恕回到房間,把藏好的色情錄
Thumbnail
❝ 他的作品是如此奇詭,如幻影。布紐爾的電影美就美在它巧妙運用的影像語言、超現實裡的真實性,以及影像所洩下的無數個幽暗夢境。❞
Thumbnail
攝影蒙太奇(Photomontage)是一種以照片為素材的拼貼藝術,常被用來表達政治異議,尤其是在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文化背景下。1915 年,達達主義者首次將攝影蒙太奇用於技術手法,以此來抗議第一次世界大戰。
Thumbnail
生於 1935 年的希臘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其作品題材向來以國族、歷史、命運見長,並善於運用長鏡頭(Long take)推移來折疊時空變化,營造有別於純粹紀實的魔幻與詩意。約略三十歲才成為導演的他,自陳長鏡頭與畫外空間的美學運用分別受到了溝口健二和安東尼奧尼、以及柏格曼的《假面》啟發
Thumbnail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Thumbnail
安德烈·艾森耶維奇·塔可夫斯基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電影導演和編劇,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在作品《犧牲》中探討宗教、思想、人文主義,透過獨特的鏡頭、時間結構、畫面表現和角色的象徵意義,將深沉的意境和哲學思考融入影片中。
Thumbnail
(原文於2016年在《映畫手民》刊登) 早前筆者舉行了卡薩維蒂的《影子》放映會,選舉播放《影子》,是因為它或許對今天的我們有所啟發。 卡薩維蒂執導前的美國 美國獨立電影歷史悠久,在上世紀四十年代,隨著可攜式攝影機出現,美國獨立電影的數目明顯增加,當中最具象徵式的人物有瑪雅黛倫,拍攝了《午後的迷
Thumbnail
88元就可以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莫斯科行動 劇情:1990年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吸引許多中國人從北京搭烈列車前往莫斯科淘金。1993年5月26日到31日,中國警察在出境之後下了列車,在到達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