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帝來部落之後⋯⋯側記

關於上帝來部落之後⋯⋯側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談論當代議題的時候,我不會刻意忽略宗教信仰對族群文化的影響和互動,更不會全然頌揚某一方的好,甚至提出批判。解殖和族群轉型正義在這些領域中的思考和落實,對我個人生命和解與認同有重要的作用。


截圖自 臉書臺北市立大學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粉專

截圖自 臉書臺北市立大學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粉專


很感激也很特別的是,2021年接到幾場演講是針對這樣的議題,而且他們是希望以我能談的方式談,真的很感謝他們的信任,希望我能陪原住民族學生討論如何看待教會與傳統文化之間互動的問題。我知道這不好講😆很感激對方單位的勇氣邀請。

臺北市立大學原資中心與原民社團成員

臺北市立大學原資中心與原民社團成員

包括臺北市立大學原資中心與原民社團以「上帝來部落之後」為主題,邀請我去分享原住民跟教會的議題(很酷!)

我很遺憾在某些人的成長過程中,被宗教團體傷害,尤其是遇到爭議性問題的時候,相對封閉保守的宗教團體選擇在第一時間拒絕對話而令青年感到不解。在我的認知中,教會可以不是造成對立與仇恨的存在。這部分我們與現場青年有很多深入討論,我就先不寫出來。咦。


以及台南大學原資中心與原住民社團「原霸社」,邀請我參加「原轉之夜」,跟學生談我們為什麼需要認識原住民族歷史與族群轉型正義。


取自南大原霸社IG截圖

取自南大原霸社IG截圖


而針對族群面向,基督宗教跟原住民族人互動,以及關於具原住民族處境反省的聖經的詮釋,關注具去殖民思維的神學,更是我的自勉與呼籲。

所以在2021年最後一場分享,很感恩也榮幸回到台南神學院,對將來會成為牧師或教會工作者的同學們誠懇邀請:

「詮釋聖經或神學,無論教會內或教會外,請試著從原住民族的處境和轉型正義觀點來看待事情!」

謝謝高井由紀 Yuki教授,邀請我在台南神學院的課堂,談關於原住民族宣教歷史和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議題。這是非常大的題目,在有限的90分鐘以內,我簡介宣教史、轉型正義的觀念,以及推動友善與和解的分享。相信能幫助我們建構更廣闊的神學眼光。

而神學生們未來大多會成為牧師或從事教會工作,因此我特別強調介紹那封長老教會總會〈PCT支持原住民恢復權利與自治決議文〉的倡議。(這篇決議文真的應該繼續被討論,以及,在教會界確實被推廣和論述)

關於身分認同和找回正義,#沒有人是局外人 部分~~希望我們繼續在自己所接觸所認識的場域中,營造族群友善與正義的盼望。

註:我還是要承認自己不夠專業,如果有社團或原資中心也想邀請講師談相關議題或更學術的討論,可以問我⋯⋯我可以推薦講師。


台南神學院研究所台灣教會歷史課堂

台南神學院研究所台灣教會歷史課堂

“Please try to look th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and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Professor Yuki invites me back to class to talk about the history of indigenous missions and the transitional justice of indigenous peoples.

Because most of the students will be engaged in church work in the future, I especially emphasized the "Support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to Recover Their Rights and Autonomy" that announced by PCT in 2016.

I have always appreciated that Professor Yuki always invites people to talk about religion and histor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 believe it can help us construct a broader theological discourse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Taiwan.

#餐桌會後會的討論也很精彩 #族群 #宗教

#高井由紀 #台南神學院 #神學研究所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3會員
126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746山海誌—族語誌 Ep1主持側記 前陣子真的太忙,Umav一直沒有好好跟大家介紹,今年底我參與了原文會製作的Podcast節目「746山海誌」族語議題的主持。已經上線且播放中噢!歡迎去追蹤收聽。 Padakaw 蔡叔君(撒奇萊雅),從對親人的愛出發,將所學連結於認同的追尋。
這篇文章是關於podcast訪談內容的介紹,歡迎點擊收聽: 【tantungu:Iljuk】都市原青的成長與認同!Iljuk(詩婷)排灣女孩的奮鬥故事 8/1原住民族日 除了記念台灣政府終於正名「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歷史,Umav也努力想想還能再跟大家分享什麼。
這篇文章是從每天來點布農語啊整理過來的播客內容介紹。 前陣子分別有兩支涉及原住民題材的爆紅影片(來自網紅阿翰和喬瑟夫),在原民間話題再起。雖然大家都住在美的國度,雖然你沒有用過小米9手機,但媒體輸出的刻板印象、歧視與消費原住民等問題,仍持續困擾族人。並不是不去談,問題就不存在,更不是懂得笑就不會恨。
這篇文章是側記高雄醫學大學—高醫書院經典人物講座(11/30),講師是成大原資中心Ljegay Rupeljengan主任。
「有啦,遇過一個老師。」男孩有點困擾又有點發噱的表情。「看到我時就會說,你是遠朱敏噢!」 另一個人說「可能是想表達熱情,想跟我們裝熟。但其實我很尷尬,我就尬笑那樣。」 「還有說,你們原住民都長得很好看,都是帥哥美女!」 「我的前室友諷刺我說原住民都靠加分上大學。可是我考大學時是按照原始分數進來。」
746山海誌—族語誌 Ep1主持側記 前陣子真的太忙,Umav一直沒有好好跟大家介紹,今年底我參與了原文會製作的Podcast節目「746山海誌」族語議題的主持。已經上線且播放中噢!歡迎去追蹤收聽。 Padakaw 蔡叔君(撒奇萊雅),從對親人的愛出發,將所學連結於認同的追尋。
這篇文章是關於podcast訪談內容的介紹,歡迎點擊收聽: 【tantungu:Iljuk】都市原青的成長與認同!Iljuk(詩婷)排灣女孩的奮鬥故事 8/1原住民族日 除了記念台灣政府終於正名「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歷史,Umav也努力想想還能再跟大家分享什麼。
這篇文章是從每天來點布農語啊整理過來的播客內容介紹。 前陣子分別有兩支涉及原住民題材的爆紅影片(來自網紅阿翰和喬瑟夫),在原民間話題再起。雖然大家都住在美的國度,雖然你沒有用過小米9手機,但媒體輸出的刻板印象、歧視與消費原住民等問題,仍持續困擾族人。並不是不去談,問題就不存在,更不是懂得笑就不會恨。
這篇文章是側記高雄醫學大學—高醫書院經典人物講座(11/30),講師是成大原資中心Ljegay Rupeljengan主任。
「有啦,遇過一個老師。」男孩有點困擾又有點發噱的表情。「看到我時就會說,你是遠朱敏噢!」 另一個人說「可能是想表達熱情,想跟我們裝熟。但其實我很尷尬,我就尬笑那樣。」 「還有說,你們原住民都長得很好看,都是帥哥美女!」 「我的前室友諷刺我說原住民都靠加分上大學。可是我考大學時是按照原始分數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