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av-avatar-img

Umav

41 位追蹤者

Umav

41 位追蹤者
Umav經營粉專 FB @每天來點布農語啊!、IG @bununeveryday、原住民族議題播客「Umav如何了!」,以插畫圖文和社群媒體分享,推廣全民原教。演講、播客、主持採訪、社群合作、圖文合作、插畫創作工作聯絡:[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5會員
142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本文探討都市原住民在認同建構上的獨特壓力,分享來自Podcast《Umav如何了》的訪談以及參與新北市原住民族聯合文化活動青年論壇的經驗。文章闡述標籤既是壓力也是契機,如何在跨族群的相遇中,重新詮釋標籤,找到自我突破的自由,並強調青年開放學習、接納自我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隱微歧視(microaggressions),特別是針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例如「原住民都長得很漂亮、很會唱歌」。文章解釋為什麼這些看似正面的言論仍屬歧視,並強調其對少數群體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覺察與反思來避免此類歧視行為。文章也提供相關的資料與研究,協助讀者深入理解此議題。
Thumbnail
【歧視可能會殺人,所以文化安全很重要】原文來自每天來點布農語啊!粉專 前陣子國立成功大學的原資中心蕭恩霖Zuljezulj Mavaliv 助理管理師,來到通識課堂上談「文化安全」(Cultural Safety)。她和原資中心專員白廷宇 Yadrang Djutjaljimau一起用海龜湯創意推
Thumbnail
行政院網站族群描述將佔比逾96%的非原住民群體稱為「其餘人口」引發爭議,本集節目邀請原住民YouTuber Umav和Ljegay分享看法,並分析爭議點、輿論觀點及歷史族群主體性等面向。
Thumbnail
教育真的很重要!【反種族歧視】主題精選單集推薦 🎧職業球員在網路上被丟了一堆歧視性留言,不是什麼「開玩笑而已」,就是直接攻擊他的族群背景。看了真的很難過,也讓我們再次想問:到底我們的社會,對「不同」這件事,有多少理解?又有多少偏見? 👀 這些年,我們在 podcast《Umav如何了!》裡,
Thumbnail
Ispalakan Umav是原視節目《見識南島》第一季的講者之一,她以「自媒體時代中的原青」為題,集講述新世代原住民青年如何實踐族群文化及自我認同,包括如何運用網路平臺,例如臉書粉絲專頁和Podcast,發聲並參與公共議題。
Thumbnail
Umav發表聲明澄清,慢富研究所網站未經授權發布多篇關於其被動收入策略的假新聞文章,內容有誤且未經同意,呼籲大眾勿信勿傳,並保留法律追訴權。
Thumbnail
本文探討原住民學生升學加分制度引發的爭議,以及原住民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可能面臨的挑戰。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呼籲社會大眾對原住民學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包容。文中也提供相關資源連結,方便讀者瞭解更多資訊。
Thumbnail
本文探討原住民正名運動的意義,並分享作者Ispalakan Umav自身的經驗。文章指出,正名不只是更改身分證上的名字,更是找回文化認同、抵抗殖民歷史的過程。作者透過自身經歷以及社會上常見的歧視事件,說明原住民正名運動的重要性,並呼籲社會大眾正視原住民文化及權益。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