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一齣會很想燃起一支煙、佐以一杯紅酒觀賞的電影。
你是否曾經想過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或者,
是否曾經想過,現在的你是不是曾經的你想成為的那種大人?
「46歲,我變成了無聊的大人。」
  主角是46歲的佐藤,毫不意外地,並不是一個你我小時候會夢想成為的那種大人: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工作、辨識度極低、有或沒有都不是非常重要、整個人灰撲撲,可能有時候也有點油膩膩,總之從眼神到精神都看不到一絲神彩的那種大人。然而,這卻是一般人最容易長成的「大人」的樣子。
「你的人生過得如何?」
「很普通。」
「很陰沈。」
「普通又陰沈。」
「高中時,我每天都會在月曆畫一個叉,記錄自己今天也沒有犯罪。」
  在還沒有成為大人以前,日子的前進就像步行著的左腳與右腳,左腳每踏出一步,右腳隨後就會跟上,待右腳踩穩後,左腳就接著跟上,日子就這樣一步一步從昨天走到今天,再慢慢從今天走向明天。走著走著,回憶的單位從「五年前」變成「十年前」,再往後發展下去,中間的日子怎麼過的,往往我們也不太記得了。「日復一日」的感覺立體的不得了,倘若真的要認真回想過去的這些日子,第十一年和第十九年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分別,基本上就是年復一年的複製與貼上。於是,回憶的單位從「十年前」瞬時之間跳躍到「二十年前」,年紀到了一個你不太願意說出口的數字,時間的單位也不太想繼續計算下去,也或者你的靈魂已經老到根本想不起來到底過了多久,於是對於過去那些嚐起來如同嚼蠟的日子,我們開始統稱「很久以前」。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並不期待但隱隱約約覺得會得到一點共鳴,那個共鳴來自於對成為現在這樣的大人並不太滿意的自己。(也或者只有長成不是自己想要的大人才會受到這樣電影的吸引?)
  想走的走不了,想留的留不住。1999年,世界被千禧年的末日預言籠罩著,雖然預言著毀滅,但時代的氛圍卻似乎悄悄醞釀著新生。佐藤的初戀女友在1999年的最後一天離開佐藤,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下次見面會帶CD過來」,假裝下次還會見面的結束約會。就像假裝即將要毀滅的世界,鼓動著我們放縱和不顧一切的把握當下,但是,BB Call被取代了、MSN不見了、DVD消失了、數位相機也成為了歷史,千禧年的末日預言並沒有毀滅世界,它只毀滅了我們那個時代,那個「很久以前」。
  看完這部電影,我在想,如果能夠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有哪個片刻或是哪個人生場景會想再重新經歷一次?
  佐藤的故事從愛上一個不屑「普通」的女孩開始。二十多年過去,當年那個特立獨行的女孩也玩起了臉書,結了婚、生了孩子,跟一般人一樣,普通的不得了。而佐藤,經過一夜的倒帶快轉,回到最初結束的那個街頭,在孤清的冬夜佇立啜泣說著「真的…很普通」,流下了二十多年前沒有流下的眼淚,這是一個46歲的無聊大人跟20多歲的自己的和解。
  已經是大人的你,有沒有長成過去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avatar-img
    2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世界沒有放棄我,他們把你們帶來我身邊,也讓我有機會與你們相遇。 我需要做的,最想做的,就是遇見和把握與我同頻共振的夥伴。 話說那松明老師雖然只是網路上的一位專家,但真的很謝謝他們努力釋放自己的攻擊性,讓我們有機會看見更多可能與自己頻率相近的人。 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這真的好重要。
    其實只是觀察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思維樹,獨特表達系統。 有自己的邊界,看起來很容易迷路,但又怕冒犯別人,不敢說最直白的話。 今天一整天都非常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系統,所以我們始終無法在群體中做自己嗎? 這是我的疑問。 最終這個疑問,被要睡覺那一刻貓咪尿床打敗。 老天爺啊。
    在2024年的訪談中,沃爾瑪(Walmart)的首席財務官約翰·戴維·雷尼強調,該公司在任何經濟環境下都能保持成功。這不僅體現了沃爾瑪對其業務模式的信心,也展示了其面對經濟波動的韌性。本文將探討沃爾瑪在2024年的表現、其靈活的業務策略、供應鏈優化,以及對美股投資者的投資價值分析。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一部以真實人生作為劇情主軸的故事,描寫著一般人的日常,有點像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每天的日常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但很少人把這些日常寫成小說,過了心靈雞湯的年紀,想來點不是太重口味又有點生活的小說,這本應該是好讀且合適的。 以一年的月份為度,小說開始於一個不怎麼開心的開場,確實有很多人生的難題,並
    Thumbnail
    小時候,我們總是幻想著自己長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發現自己的個性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與同齡人相比,我們感到自己似乎落後了許多,這使我們開始懷疑,所謂的"大人"究竟是如何定義的? 是年齡?見識?還是言談舉止?或者是其他的因素?我們並不清楚,只是隱約感覺到自己似乎已經老了。 有一次,我和EN與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我本想要他別再追根究柢,告訴他這一點其實不怎麼重要,但他打斷我,站直了身子問我信不信上帝。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他憤慨地坐回椅子上,對我說這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相信上帝的存在,即使是那些背棄祂的人。這是他的信念,如果有天他對此產生了疑慮,那他的人生將失去意義。
    記得我應徵過一間旅遊公司,面試題目是選一個曾經到過最沉悶的地方寫推薦稿。我選了新加坡,因為即便只是去旅行,我也深感這城市的一切太可預測太實在,毫無刺激可言。 那為什麼之後我會到了新加坡呢?一當然為謀生,二也為想放逐自己到他鄉,不想再理香港的那些愛恨情仇糟心事。但即使避世如我,也是不可能孤獨一人
    Thumbnail
    這世界沒有放棄我,他們把你們帶來我身邊,也讓我有機會與你們相遇。 我需要做的,最想做的,就是遇見和把握與我同頻共振的夥伴。 話說那松明老師雖然只是網路上的一位專家,但真的很謝謝他們努力釋放自己的攻擊性,讓我們有機會看見更多可能與自己頻率相近的人。 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這真的好重要。
    其實只是觀察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思維樹,獨特表達系統。 有自己的邊界,看起來很容易迷路,但又怕冒犯別人,不敢說最直白的話。 今天一整天都非常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系統,所以我們始終無法在群體中做自己嗎? 這是我的疑問。 最終這個疑問,被要睡覺那一刻貓咪尿床打敗。 老天爺啊。
    在2024年的訪談中,沃爾瑪(Walmart)的首席財務官約翰·戴維·雷尼強調,該公司在任何經濟環境下都能保持成功。這不僅體現了沃爾瑪對其業務模式的信心,也展示了其面對經濟波動的韌性。本文將探討沃爾瑪在2024年的表現、其靈活的業務策略、供應鏈優化,以及對美股投資者的投資價值分析。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一部以真實人生作為劇情主軸的故事,描寫著一般人的日常,有點像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每天的日常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但很少人把這些日常寫成小說,過了心靈雞湯的年紀,想來點不是太重口味又有點生活的小說,這本應該是好讀且合適的。 以一年的月份為度,小說開始於一個不怎麼開心的開場,確實有很多人生的難題,並
    Thumbnail
    小時候,我們總是幻想著自己長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發現自己的個性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與同齡人相比,我們感到自己似乎落後了許多,這使我們開始懷疑,所謂的"大人"究竟是如何定義的? 是年齡?見識?還是言談舉止?或者是其他的因素?我們並不清楚,只是隱約感覺到自己似乎已經老了。 有一次,我和EN與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我本想要他別再追根究柢,告訴他這一點其實不怎麼重要,但他打斷我,站直了身子問我信不信上帝。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他憤慨地坐回椅子上,對我說這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相信上帝的存在,即使是那些背棄祂的人。這是他的信念,如果有天他對此產生了疑慮,那他的人生將失去意義。
    記得我應徵過一間旅遊公司,面試題目是選一個曾經到過最沉悶的地方寫推薦稿。我選了新加坡,因為即便只是去旅行,我也深感這城市的一切太可預測太實在,毫無刺激可言。 那為什麼之後我會到了新加坡呢?一當然為謀生,二也為想放逐自己到他鄉,不想再理香港的那些愛恨情仇糟心事。但即使避世如我,也是不可能孤獨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