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社子島夜弄土地公—迷路且無照片版

    在社子住了八年,今年第一次去找傳說中元宵節特有民俗「夜弄土地公」來看。
    聽說越晚越熱鬧,於是晚上八點四十倒完垃圾才跨上鐵馬出發。臨行挖出一副耳塞備用,口罩本來就戴著,再抓一件雨衣權充防護罩,便有勇無謀地上路了。
    順著延平北路往六段、七段騎,馬路越騎越大條,車子雖不少,但路邊商家多半關門了,一片靜悄悄,傍晚的連串鞭炮聲也不再聽聞,騎得我越來越惶惑。想說看影片好像都沒在大馬路上弄的,於是轉到巷子裡找,然後就迷路了。
    轉來轉去好一會,幸好社子島不大,不久就看到我熟悉的河濱自行車道,於是騎了上去,打算乾脆騎到島頭公園,看看那裡有沒有辦活動。
    沿路還是靜悄悄,看看時間,九點多,可能農家人睡得早,鐵皮屋工廠大概元宵節不加班,一片黑,幾乎只有路燈亮著。
    想不到騎到大概福安公園那裡,突然劈哩啪啦鞭炮響,麥克風廣播:「感謝我們年輕人出來扛轎,傳承傳統……」自行車道上十幾二十個人,人人舉著手機在攝影。趕緊停車,站到堤邊往下看,這才發現忘了帶手機,不能拍照了。
    此時第二串鞭炮已點燃,打著赤膊,只穿一條白短褲,頭戴斗笠,口鼻罩著毛巾的扛轎人扛著土地公,邊搖晃轎子邊沿著地上爆裂的鞭炮走。濃煙伴隨刺鼻的煙硝味竄入眼鏡後、口罩裡,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來不及掏出耳塞,只能直接用手指塞住耳朵稍微抵擋一下。還好鞭炮炸得很快,也只這麼一下也就結束了。
    主持人宣布節目已近尾聲……什麼?我還沒看夠呢!於是繼續往島頭騎。
    一路還是靜悄悄+黑漆漆。過了島頭,再騎一會,終於聽到遠處響起鞭炮聲。於是下了河堤往島裡騎。
    以前我都騎河濱,從來不曾騎裡面的道路,很怕迷路。幸好很快就看到前面光亮處有一堆人(其實也不多,大約二十多個)以及土地公轎,鑼鼓聲敲得咚咚鏘。之前看網路,轎伕都穿白短褲,而且是白肉底的中年人;我看到的這組則穿藍短褲,披橙紅毛巾,而且都是身材結實、晒得膚色健康的年輕人,多半刺得一整背生猛有力的彩色刺青。
    牽著腳踏車努力往前靠近,幸好圍觀的人不多,而且鞭炮一炸就有人往外躲,於是順利站上景觀第一排。
    此處是連棟的二、三樓洋房,都是一般住戶。家家戶戶門前擺了香案:小桌子上擺個小香爐,幾樣瓜果餅乾等祭品。神轎先停在門前空地,廟方人員先在住戶所備金爐裡燒金紙,點香插在桌上的香爐,然後將住戶準備的鞭炮鋪在地上呈一長條,四個轎伕抬起神轎到炮尾就定位,鞭炮點燃,轎伕搖著土地公轎,一路順著炸開的鞭炮搖到鞭炮頭,然後高舉神轎進入住戶屋內,可能繞一下之類的,我在屋外看不到,然後就出來往下一家,重複一樣的流程。
    鞭炮隨住戶的準備而有多寡,有的還加碼放煙火,蜂鳴炮咻咻咻旋轉在夜空。還有一戶竟然準備了不知是信號彈還是什麼的,土地公從他們家出來的時候,那燃燒著火焰的兩個短筒,火炬一般被兩個刺青少年高高舉在手中,燒了好一會兒,照亮兩人興奮又得意的笑容。
    有的鞭炮並不鋪在地上,而是披掛在土地公身上燃放,多半比較短,劈劈啪啪一下就放完了。
    不管長短鞭炮,煙硝都不大,不像我在河堤上看的那麼嚴重。偶有一兩個小鞭迸炸到站在兩三公尺外的我褲管上,也不痛不癢。耳塞事先已經戴上了,不過不戴應該也還好。這應該是日常家庭版夜弄土地公,而非辦活動公開放映版那種。
    即使只是日常家庭版,也很專業的配有燈光組與鑼鼓組,自備發電機的強力聚光燈放在小推車上,走到哪亮到哪,讓沒有路燈的島內人家整個儀式過程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鑼鼓組我看到時嚇一跳,打鼓的竟是個小朋友,看樣子搞不好還在讀國小,但鑼鼓點敲得震天響,而且有模有樣,是個天才小鼓手來著。
    他和大鼓一起站在推車上,旁邊則是一群五、六個年紀更小的小朋友。每當轉換陣地,這群小朋友就興奮地爭相去推那推車。另有一個高中生模樣的孩子則走在旁邊雙手持鐃鈸敲出節奏。走了幾家,也沒注意到鑼鼓聲停,兩人就已經換手,換成高中生擊鼓,國小生奏鐃鈸。這些小朋友都穿了厚厚的衣服和夾克,不用打赤膊。
    十點十五,隊伍回到廟裡,猜想不會再弄土地公了,我便打道回府。心想所謂越「晚」越熱鬧的「晚」,並不是我這種夜貓子以為的晚上十一、二點,對農家來說,九點、十點就算晚的了。明年還是吃飽晚飯就出門,而且要去領教一下「公開放映版」夜弄土地公的威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有點吵鬧有點俗,有點瑣碎有點暖。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楚修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