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步道】圓山社子騎行 | Ubike自由行 | 台北漫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圓山社子騎行 | Ubike 自由行

台北的腳踏車道遍布全市,而圓山到社子的騎行路線,無疑是都市中兼具自然美景與城市脈動的精華之一。沿著河濱騎著 Ubike,穿越橋樑與古厝,在城市與自然交融的氛圍中,感受到騎行的樂趣與放鬆。

新生公園出發,橋樑的天下

從新生公園啟程,沿著林安泰古厝方向騎行,不久便能穿越水門,來到大佳河濱公園。這裡是「橋樑的天下」,無數座橋橫跨河流,構成壯觀的城市風景。建國高架、民族高架、新生高架、中山北路橋,甚至淡水捷運橋,這些橋各有特色,宛如一座座精心設計的都市雕塑。

raw-image

站在橋下,仰望車水馬龍的橋面,會感受到台北城市的節奏。雖然橋上的車輛來來往往帶來些許噪音,但坐落於河濱的腳踏車道,卻是另一番靜謐與舒適。

raw-image

微風拂過,對岸的圓山大飯店壯麗矗立,紅色的屋頂與周圍的綠意相映成趣,讓人不禁停下來欣賞這幅畫面。

raw-image

周圍漸漸出現一些高樓,這是城市更新的結果。新建築與舊河岸的交錯,展現出台北都市的轉變,也讓這片區域充滿了新舊融合的獨特氣息。

raw-image

來到三角渡口,這裡的景致尤其迷人。河面波光粼粼,天空顏色隨著時間變化,清晨的柔和與黃昏的暖橙,為這條路線添上不同的色彩。

raw-image

往社子方向,靜謐美景映入眼簾

隨著腳踏車輪轉動,逐漸離開繁忙的橋下,向社子島的方向騎去。沿途的環境變得愈加安靜,綠意濃郁的河濱步道帶來心靈的放鬆。

raw-image

百齡橋下的活力與回程的靜謐

繼續前行,來到百齡橋下,這裡的氣氛又變得熱鬧起來。橋上的車流與人群聲音雖有些嘈雜,但河濱公園的寬廣視野與宜人的風景仍然令人著迷。橋下聚集著運動的人群,慢跑、打球、遛狗,各種生活片段交織在一起,充滿活力與人情味。

raw-image

回程時,沿著原路重走一次,重新欣賞沿途的風景。此時的騎行更為放鬆,因為眼睛不再只捕捉新鮮感,而是品味熟悉景色的細節。河岸的草地、橋影下的倒影、微風中搖曳的樹葉,都彷彿低聲訴說著這條路線的魅力。

raw-image

騎行的生活美學

圓山社子的騎行,不僅僅是運動或交通方式,更是一種生活美學。沿著河濱漫遊,不僅能感受到台北的多樣面貌,也能在騎行中找到內心的平靜。這種自由而隨性的旅行方式,讓人從日常的壓力中暫時抽離,重新連接城市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下次,當你想要在台北尋找一段與眾不同的旅程,不妨租借一台 Ubike,踏上這條從新生公園到社子的騎行路線,用雙腳與心靈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與魅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87會員
3.8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臺北圓山捷運站公園 一出捷運圓山站,城市的喧囂像被一道綠意的牆輕輕擋住。這裡,不只是轉乘的地點,更像是一個穿梭現代與自然之間的緩衝區。走出出口,就能看見廣闊的綠地、整齊的樹列,還有那個醒目的紅色拱門——圓山花博公園的入口,靜靜地歡迎著每一位路人。 這座公園原是2010年花博場地的一部分,如今已成
Thumbnail
臺北圓山捷運站公園 一出捷運圓山站,城市的喧囂像被一道綠意的牆輕輕擋住。這裡,不只是轉乘的地點,更像是一個穿梭現代與自然之間的緩衝區。走出出口,就能看見廣闊的綠地、整齊的樹列,還有那個醒目的紅色拱門——圓山花博公園的入口,靜靜地歡迎著每一位路人。 這座公園原是2010年花博場地的一部分,如今已成
Thumbnail
台北的腳踏車道遍布全市,而圓山到社子的騎行路線,無疑是都市中兼具自然美景與城市脈動的精華之一。沿著河濱騎著 Ubike,穿越橋樑與古厝,在城市與自然交融的氛圍中,感受到騎行的樂趣與放鬆。 新生公園出發,橋樑的天下 從新生公園啟程,沿著林安泰古厝方向騎行,不
Thumbnail
台北的腳踏車道遍布全市,而圓山到社子的騎行路線,無疑是都市中兼具自然美景與城市脈動的精華之一。沿著河濱騎著 Ubike,穿越橋樑與古厝,在城市與自然交融的氛圍中,感受到騎行的樂趣與放鬆。 新生公園出發,橋樑的天下 從新生公園啟程,沿著林安泰古厝方向騎行,不
Thumbnail
每次散步都在附近隨意走走,今天決定來點不一樣的。於是在停車場不遠處刷了卡,借了一輛 Ubike,慢慢地騎向水門邊。沿著河道一路來到和美堤河濱公園,今日的天氣很好,雖然有些陰天,但沒有太陽的曝曬,也不覺得冷,真是適合騎車的完美天氣。旁邊就是基隆河,今天的水位很高,應該是滿潮的時候。 往前望去,基隆河
Thumbnail
每次散步都在附近隨意走走,今天決定來點不一樣的。於是在停車場不遠處刷了卡,借了一輛 Ubike,慢慢地騎向水門邊。沿著河道一路來到和美堤河濱公園,今日的天氣很好,雖然有些陰天,但沒有太陽的曝曬,也不覺得冷,真是適合騎車的完美天氣。旁邊就是基隆河,今天的水位很高,應該是滿潮的時候。 往前望去,基隆河
Thumbnail
「石門大圳水岸綠廊」起點位於國道3 號高速公路下的員樹林隧道出口,至楊梅埔心治平中學旁鎮德路口,全長約13公里,臨大溪、龍潭、平鎮、楊梅四區交界處,本段防汛道路為大圳維修、管理之用,經綠化後開放民眾散步、健行、跑步及自行車使用,沿途風光明媚,穿越鄉村田野,是一條很好單車休閒路線!
Thumbnail
「石門大圳水岸綠廊」起點位於國道3 號高速公路下的員樹林隧道出口,至楊梅埔心治平中學旁鎮德路口,全長約13公里,臨大溪、龍潭、平鎮、楊梅四區交界處,本段防汛道路為大圳維修、管理之用,經綠化後開放民眾散步、健行、跑步及自行車使用,沿途風光明媚,穿越鄉村田野,是一條很好單車休閒路線!
Thumbnail
外雙溪步道的悠閒漫步 外雙溪步道是我常來散步的地方,這裡靜謐而充滿自然氣息。沿著紅泥土鋪成的小路,一邊是寬敞的公園,另一邊是靜靜流淌的雙溪河流。每次走在這條步道上,都能感受到與都市喧囂完全不同的寧靜和舒適。 步道旁有一整排高大的榕樹,濃密的樹蔭遮擋住烈日,讓人感到涼爽。這些榕樹似乎已有多年歷史,
Thumbnail
外雙溪步道的悠閒漫步 外雙溪步道是我常來散步的地方,這裡靜謐而充滿自然氣息。沿著紅泥土鋪成的小路,一邊是寬敞的公園,另一邊是靜靜流淌的雙溪河流。每次走在這條步道上,都能感受到與都市喧囂完全不同的寧靜和舒適。 步道旁有一整排高大的榕樹,濃密的樹蔭遮擋住烈日,讓人感到涼爽。這些榕樹似乎已有多年歷史,
Thumbnail
外雙溪公園,宛如城市中的一抹自然綠意,對於一位散步者來說,它是一處充滿詩意的角落,適合放慢腳步,感受生活的美好。沿著蜿蜒的溪流進入公園,耳邊漸漸響起潺潺的水聲,彷彿大自然在低聲吟唱。溪邊的石板小徑鋪展,兩側植被茂密,偶有斑駁的陽光穿透樹葉,灑下一片片光影,營造出一種靜謐又生機盎然的氛圍。 公園內散
Thumbnail
外雙溪公園,宛如城市中的一抹自然綠意,對於一位散步者來說,它是一處充滿詩意的角落,適合放慢腳步,感受生活的美好。沿著蜿蜒的溪流進入公園,耳邊漸漸響起潺潺的水聲,彷彿大自然在低聲吟唱。溪邊的石板小徑鋪展,兩側植被茂密,偶有斑駁的陽光穿透樹葉,灑下一片片光影,營造出一種靜謐又生機盎然的氛圍。 公園內散
Thumbnail
溪山百年古圳步道是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新規劃完成的一條水圳生態步道。步道位於士林溪山里半嶺聚落,走著古圳抬頭看老樹,眺望梯田、沿途有瀑布土地公廟等人文及自然風光,走著古圳步道巡水去。
Thumbnail
溪山百年古圳步道是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新規劃完成的一條水圳生態步道。步道位於士林溪山里半嶺聚落,走著古圳抬頭看老樹,眺望梯田、沿途有瀑布土地公廟等人文及自然風光,走著古圳步道巡水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