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尖石鄉高台山+高島景觀台 2022.02.2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高島縱走】

二月的台北,整個月只有六天不下雨。三週前跑了10公里後,沒想到下一次的戶外運動就是三週後的今天了。

我特別期待這次的高島縱走,出發前秤了一下登山包,總重5.7公斤,好像是可以接受的數字,於是就帶著害怕體力下降的心情及被雨悶到發霉的身體出發了。



高島縱走路線圖

高島縱走路線圖

這次的路線是一個P型,由P的腳底起登,走到P的腳頂,也就是岔路口,並在P的頭上繞一圈回到腳底結束。本次行程沒有走完全程,在圖中的3.2K處折返。

高台山+高島景觀台陡度

高台山+高島景觀台陡度

高台山有三個登山口:

  • 第一登山口到第二登山口的距離,約是500公尺陡上,若不想多爬這一段,也可以選擇走產業道路到第二登山口開爬,約0.9公里就可以攻頂高台山了。
  • 第三登山口在高台山露營區內,這個登山口跟沒有在園區內露營的登山客基本上沒有任何關係。


2022.02.27

7:30

一如既往地於7:30從新竹高鐵站出發,爬山前的正確SOP就是先尋找廁所,所以第一站導航點是台灣中油尖石站(直營)。

台灣中油 尖石站(直營)
313新竹縣尖石鄉66號

加油站附近也有一間全家可以上廁所順便補給。

全家便利商店 尖石那互依店
31341新竹縣尖石鄉103號
開車路線圖

開車路線圖

順著全家的方向往前開就是北得拉曼的方向,而我們今天的高島縱走,要右轉上全家正前方的尖石二號橋,繼續開往高台山露營區附近的第一登山口。

高台山露營區
313新竹縣尖石鄉那羅26號臨

9:00

從高鐵站到第一登山口,開車約需1小時10分鐘,但就在開往登山口的某個轉彎岔路口處,突然有山友在路旁指揮交通,讓我們先不要左轉開往登山口,而是到前方的岔路上等待。

在此處等了一陣子後,隊友下車一探究竟,才知是左轉的道路上有台車的輪胎卡住,導致下山的車需要精湛的車技才能會車成功,因此才須上山的車稍作等候。

只是等待的時間實在太長,本來就不是很早出發的我們,再耽誤下去就別想走完全程了。

又過了一陣子,後方上山的車輛一輛接著一輛,場面已經快要失控了。還好故障似乎已排除,交通開始恢復正常,我們也趕緊上山找車位,幸運地在距離第一登山口約500公尺處的路邊找到位置停車,還剛好夠我們兩台車一起停。

停車處

停車處

由於這一帶沒有網路訊號,我們找停車位的過程也是費了一些時間,才終於順利地停到一起。

第一登山口合照

第一登山口合照

整裝出發時已經是9:38分了,按下了手錶的GPX軌跡紀錄,我們來到了第一登山口處合照。

往高台山

往高台山

踏著沉重的腳步開始一步一步往上,雖然下了這麼久的雨,但今天爬起來路況還好,沿路沒有太多泥濘,可是才剛開始怎麼就這麼累呀,隊友們已經開始討論下山要吃什麼了,一致表態,要不今天就到這吧!

高台山三角點

高台山三角點

高台山三角點

高台山三角點

11:00

嘴砲歸嘴砲,身體還是很誠實地繼續往上,終於來到了今天的第一個拍照點,也就是高台山。

高台山杉木林野營區

高台山杉木林野營區

11:30

繼續往前,來到了杉木林的野營區,好多人都在這裡搭帳棚,享受著這片杉木林帶給他們的愜意。

長大之後一直沒有機會露營的我,忍不住多看幾眼眼前野營的山友們,儘管內心很想要體驗一次這樣的野營,但我知道自己的體力還是不夠,光是背著微單眼相機爬山,腳步都不太穩了,何況背著這麼一堆野營用品,那肯定是會給自己跟隊友的旅程帶來更高的風險,還是再多練練吧~

我們在這裡開始享用午餐,為後面的路程準備好體力。

高島景觀台

高島景觀台

高島景觀台

高島景觀台

高島景觀台

高島景觀台

12:11

我們來到高島景觀台,這裡的佔地不是太大,小小的一區擠滿了席地而坐的山友,伴隨著一股食物香,那是每次爬山,最有幸福感的味道,只是這股幸福感始終只有我的鼻子能體會,胃是沒有機會細細品味的。

高島縱走岔路處(左去右回)

高島縱走岔路處(左去右回)

在高島景觀台休憩後,繼續前行,準備進入P的頭,也就是往小島田山、中島田山及大島田山的方向。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行至P的腳頂岔路口了,由於左邊的路較難,山友們大都會選擇左去右回,畢竟上山容易下山難,誰也不想選一條困難的路下山來增加自己登山的風險,我們也一樣左取。

往小島田山

往小島田山

往小島田山

往小島田山

3.2K處折返點

3.2K處折返點

12:30

由於時間已晚,考慮到大家的狀態以及不想冒著摸黑下山的風險,我們在距離小島田山100公尺處決定折返,下山吃飯去。

當時沒注意到再100公尺就能攻上小島田山了,否則我們應該會再堅持這一點路程。

小中大島田山,只好下次再來攻略囉!!

下山途中

下山途中

就在下山不久的路途中,猛然瞥見一人在林中抽菸,一個優秀的山友真的不應該在山上抽菸,何況這一路上,多少山友們要被迫吸你的二手菸,這實在是太讓人氣憤了,忍不住菸癮不如就乖乖待在平地吧!!

下山拍的杉木林

下山拍的杉木林

第二登山口

第二登山口

第二登山口

第二登山口

15:00

下山的路上總是厭世,泥濘的路程也總是需要集中精神一步一步踩穩。努力了好久終於從第二登山口出來,走產業道路回停車點,結束我們失敗的高島縱走行程啦~

產業道路竹林

產業道路竹林

產業道路竹林

產業道路竹林

產業道路竹林

產業道路竹林

15:03

這麼早下山的感覺真好,現在認真一看,發現產業道路周遭都是我喜歡的竹林,而且非常茂密,忍不住在這裡拍了好多好多照片。

產業道路竹林

產業道路竹林

15:13

走著走著,在路上開始唱起歌來,唱著唱著,下一站就從吃火鍋或燒烤變成唱KTV了,沖著錢櫃聲名遠播的牛肉麵,就決定是錢櫃了!

原本以為可以很早到錢櫃,沒想到下山的路上開始塞車,在沒有網路訊號的環境裡,我們兩台車又再度失聯了。

19:30

到錢櫃開唱時,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鞋上滿是乾泥巴又餓壞的我們,每人點了一碗牛肉麵,錢櫃的牛肉麵真是人間美味呀~~~

其實揮灑完一堆汗水之後,在包廂裡也沒有想像中的狼狽,只是不知道是太久沒唱歌還是爬山太累了,我竟然唱沒幾首就覺得好累,沒什麼力氣飆歌了,唱得亂七八糟,委屈隊友們的耳朵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與未完待續的高島縱走,再續前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olet旅遊札記
37會員
71內容數
記錄每一次珍貴的旅行,讓回憶變成永恆 這裡沒有華麗的詞藻,卻有最真實的筆記 札記撰寫耗時,願我有動力一直寫下去! ※本沙龍每次只會挑其中一個專題來發佈文章,每隔三週的週五為發佈日,若未發佈文章,下一個發佈日就是三週後,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也歡迎留言指教,您的留言或愛心都是Violet持續創作的寶貴動力唷~
Violet旅遊札記的其他內容
2022/09/19
【魔幻森林】 這次來到看似簡單,卻危機四伏的新北第一高峰塔曼山。位於新北與桃園的交界處,地處深山,終年潮濕陰暗,也因此有魔戒森林的美稱。 為了揭開遠的要命的夢幻國度的面紗,一開團就有10幾個人都想爬,也因為人多,喬一次出團日期都要等一個月以上,好不容易喬好了兩次的日期,都因為午後雷陣雨而取消。
Thumbnail
2022/09/19
【魔幻森林】 這次來到看似簡單,卻危機四伏的新北第一高峰塔曼山。位於新北與桃園的交界處,地處深山,終年潮濕陰暗,也因此有魔戒森林的美稱。 為了揭開遠的要命的夢幻國度的面紗,一開團就有10幾個人都想爬,也因為人多,喬一次出團日期都要等一個月以上,好不容易喬好了兩次的日期,都因為午後雷陣雨而取消。
Thumbnail
2022/05/02
【苗栗縣山】 苗栗是我除了台北以外,唯一久居過的城市。只是這個熟悉僅止於苗栗市區,每次來苗栗爬山,還是覺得自己只是個對這座城市一點都不了解的觀光客。 出發前才發現海拔2200公尺的加里山,竟被歸類在小百岳,而不是中級山。
Thumbnail
2022/05/02
【苗栗縣山】 苗栗是我除了台北以外,唯一久居過的城市。只是這個熟悉僅止於苗栗市區,每次來苗栗爬山,還是覺得自己只是個對這座城市一點都不了解的觀光客。 出發前才發現海拔2200公尺的加里山,竟被歸類在小百岳,而不是中級山。
Thumbnail
2021/12/12
【北得拉曼】 這次要挑戰的是泰雅人的聖域北得拉曼,地圖上的官方名稱為內鳥嘴山,是位於新竹尖石鄉的一座中級山,擁有巨木群及珍稀植物山毛櫸,是冬季必訪,也是泥濘、美景、人潮兼具的絕美路線。 泥濘大概有三種等級,到了巨木步道起點之後,越往上會越濕滑,而巨木路線會比山毛櫸路線來的陡,大家可以自行斟酌。
Thumbnail
2021/12/12
【北得拉曼】 這次要挑戰的是泰雅人的聖域北得拉曼,地圖上的官方名稱為內鳥嘴山,是位於新竹尖石鄉的一座中級山,擁有巨木群及珍稀植物山毛櫸,是冬季必訪,也是泥濘、美景、人潮兼具的絕美路線。 泥濘大概有三種等級,到了巨木步道起點之後,越往上會越濕滑,而巨木路線會比山毛櫸路線來的陡,大家可以自行斟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經過了之前在新竹登山的高台山之旅後,我深深地被山中的美景所吸引    這一次我決定挑戰高島縱走,更深入地探索這個區域,特別是島田三山。 高台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那羅部落,它的山頭寬緩而柔和,杉木林如詩如畫地延伸著,令人陶醉。 從更高的觀景台望去,遠眺著尖石部落和那羅一帶的美景,彷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
Thumbnail
經過了之前在新竹登山的高台山之旅後,我深深地被山中的美景所吸引    這一次我決定挑戰高島縱走,更深入地探索這個區域,特別是島田三山。 高台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那羅部落,它的山頭寬緩而柔和,杉木林如詩如畫地延伸著,令人陶醉。 從更高的觀景台望去,遠眺著尖石部落和那羅一帶的美景,彷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
Thumbnail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下午時常伴隨而來的是午後陣雨,但是爬山這件事又不想因為天氣因素而暫停,加上最近稍微忙了一點。
Thumbnail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下午時常伴隨而來的是午後陣雨,但是爬山這件事又不想因為天氣因素而暫停,加上最近稍微忙了一點。
Thumbnail
這次來到位在新竹尖石鄉的高島縱走,這次縱走四座山分別是:高台山、小島田山、中島田山、大島田山,這也是一座中級山!
Thumbnail
這次來到位在新竹尖石鄉的高島縱走,這次縱走四座山分別是:高台山、小島田山、中島田山、大島田山,這也是一座中級山!
Thumbnail
不喜歡摸黑時需承受的心理壓力,一路的碎石陡坡讓我明白下山時會走多慢,只好在這時開始狂奔,一邊大力喘氣,一邊讚嘆美景,一邊對著夥伴喊著,快......
Thumbnail
不喜歡摸黑時需承受的心理壓力,一路的碎石陡坡讓我明白下山時會走多慢,只好在這時開始狂奔,一邊大力喘氣,一邊讚嘆美景,一邊對著夥伴喊著,快......
Thumbnail
行前 上山的前先在東埔山莊住一晚,打算隔天清晨步行到「東埔登山口」開始逆走南二段的行程。 4/25 南二段第一日 三點用完早餐我們摸早黑步行,因為台21線有管制時間(17:30-7:00),就不隨較晚的接駁車行動。 等管制開放後,我們在八點成功抵達真正的登山口。 南二段地圖 提交玉管處的行程:
Thumbnail
行前 上山的前先在東埔山莊住一晚,打算隔天清晨步行到「東埔登山口」開始逆走南二段的行程。 4/25 南二段第一日 三點用完早餐我們摸早黑步行,因為台21線有管制時間(17:30-7:00),就不隨較晚的接駁車行動。 等管制開放後,我們在八點成功抵達真正的登山口。 南二段地圖 提交玉管處的行程:
Thumbnail
【高島縱走】 二月的台北,整個月只有六天不下雨。三週前跑了10公里後,沒想到下一次的戶外運動就是三週後的今天了。 我特別期待這次的高島縱走,出發前秤了一下登山包,總重5.7公斤,好像是可以接受的數字,於是就帶著害怕體力下降的心情及被雨悶到發霉的身體出發了。
Thumbnail
【高島縱走】 二月的台北,整個月只有六天不下雨。三週前跑了10公里後,沒想到下一次的戶外運動就是三週後的今天了。 我特別期待這次的高島縱走,出發前秤了一下登山包,總重5.7公斤,好像是可以接受的數字,於是就帶著害怕體力下降的心情及被雨悶到發霉的身體出發了。
Thumbnail
二格路往二格山的登山口有三個,之前我是從接近二格路底的第三個登山口上去,這次是從第一個登山口上去。 第一個登山口是個很陡的階梯,令人望而生畏。
Thumbnail
二格路往二格山的登山口有三個,之前我是從接近二格路底的第三個登山口上去,這次是從第一個登山口上去。 第一個登山口是個很陡的階梯,令人望而生畏。
Thumbnail
日期:2021/10/31 今天早上提了申請要去爬南港山,太太允許之後,下午吃完飯,小睡一下之後,就趕緊出發了。 這次登山口是選在年初時去探查的糶米古道。
Thumbnail
日期:2021/10/31 今天早上提了申請要去爬南港山,太太允許之後,下午吃完飯,小睡一下之後,就趕緊出發了。 這次登山口是選在年初時去探查的糶米古道。
Thumbnail
地點(按照登頂順序):鈴鳴山(百岳排名 #63)、閂山(百岳排名 #80) 時間:2019 年 10 月 10 日到 10 月 12 日 心得: (1) 第一天有很多水源,建議在最後水源時要裝水! (2) 連假登山最好早點出發,否則要抱著往下走尋找營地的決心
Thumbnail
地點(按照登頂順序):鈴鳴山(百岳排名 #63)、閂山(百岳排名 #80) 時間:2019 年 10 月 10 日到 10 月 12 日 心得: (1) 第一天有很多水源,建議在最後水源時要裝水! (2) 連假登山最好早點出發,否則要抱著往下走尋找營地的決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