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棕蛋殼的顏色會有深有淺呢?

為什麼棕蛋殼的顏色會有深有淺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當我們去買蛋時,主要都會看到賣白殼和棕殼的蛋,我們可以發現,棕殼蛋上的顏色深淺並非都接近一致,會有明顯的差異,有些顏色較深,有些顏色較淺,有的甚至會有顆粒物在上面。在本次內容中主要就是跟大家探討究竟是捨麼因素影響蛋殼的顏色。

棕蛋殼的棕殼色素主要成分是原紫質 (protoporphyrin IX),其他色素包含膽綠質 (biliverdin)、糞紫質 (biliverdin) 和尿紫質 (biliverdin) 等,由這些色素來形成蛋殼的顏色,所以有些土雞蛋會偏向青綠色,就可能是膽綠質分泌比例較高的緣故。蛋殼上色的地方主要是在母雞的生殖道中的殼腺中進行,殼腺中的表皮細胞可分泌這些色素幫蛋殼上色,這些色素會一點一沉澱在蛋殼上。所以基本上只要影響殼腺或這些色素的分泌就會改變蛋殼的顏色。

在一些飼料添加劑的試驗中,添加了枯草芽孢桿菌在飼料中發現蛋殼的顏色變深,原因可此菌的鐵螯合酶,促進鐵離子螯合入蛋殼中的緣故。另外在加入含鐵質的大豆蛋白也有顯著增加蛋殼的顏色。

蛋殼顏色的深淺可以被遺傳,也就是生的蛋殼顏色較深的母雞,牠的子代所生的蛋有很大的可能也會是深色的蛋,而在市場上的消費者偏好購買顏色較深的蛋,所以蛋雞的育種商便會以產較深色殼的雞做種,使其所賣的雞都能產出深色的蛋。目前已知道殼腺中 SLCO1A2 和 SLCO1C1 基因跟蛋殼顏色有關,蛋不知道是怎麼影響顏色深淺的,所以還是只能以育種的方式來獲得產深色蛋殼的雞。

此外雞的年齡與生理緊迫也會影響顏色深淺,當雞的年紀增加,產蛋的尺寸也會增加,蛋殼顏色也變得更淺,研究發現測定33 週、50週與67 週齡的雞所生的蛋時,在蛋殼的角質層中測得的原紫質IX 含量在50週齡顯著高於33和67週齡的雞蛋。所以認為50週齡後因為色素分泌減少,使得蛋殼的顏色變淺。此外母雞飼養環境差,例如籠飼的高密度飼養,同一籠裡面關兩到三隻雞或有許多干擾,例如噪音或頻繁使母雞受到驚嚇等,使母雞產生生理緊迫或是因為某些目的而打入刺激性藥物(例如:腎上腺素和前列腺素F2α)還有疾病(傳染性支氣管炎,IBV)皆會使母雞產下淺色殼的蛋,甚至是薄殼的蛋,容易在運送中破損。所以從蛋殼顏色的變化來做為母雞健康的指標之一,讓飼養者知道健康狀況作出改善策略。

因次我們可以知道蛋殼顏色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不過在營養成分上差異不大,所以吃淺色或是吃深色的蛋都差不多,主要就是外觀上與蛋殼結構上的不同。下次買蛋時不妨多加比較看看,有些蛋農會在產品上標榜有符合動物福祉、有特別的飼養方式或飼料配方。從中比較各項因素的影響程度。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種咖啡的五色鳥

參考文獻

Samiullah, S., Roberts, J. R., & Chousalkar, K. (2015). Eggshell color in brown-egg laying hens - a review. Poultry science, 94(10), 2566–2575. https://doi.org/10.3382/ps/pev202

avatar-img
THEMA Café 希瑪科學咖啡館的沙龍
25會員
77內容數
你知道同理心不是天生的嗎?你知道同理心的神經機制嗎? 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不同,是一項難度更高,更為寶貴的東西。 此主題中,我們並不是要再重新解釋一次empathy和sympathy的不同,畢竟相信大家也早知道了, 我們將會更會更深入地去探討同理心的神經機制,以及其相關研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種咖啡的五色鳥 參考文獻
網路世界不僅是座資料庫,同時也是交流的管道。先前許多人認為要「親臨現場」的醫療,現今也能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舉例來說,在獸醫界,「美國獸醫醫學協會」就有給予「獸醫遠端醫療」定義:「獸醫遠端醫療」 是總稱,是指利用科技去傳遞寵物健康、教育、設施等面向的行為。
如同我們於先前文章所提到的,大家都怕生,團隊內的心理隔閡很難在自然的狀況下被消除,不過如果有人帶動氣氛,多製造一些共同的歡笑 (shared laughter),那麼大家內心的隔閡會較容易被消除,團隊內將容易產生認同感與和諧感,大家會更有「我們是一夥的!」的感覺...
我們將要來介紹在中樞神經以外的器官分泌的跟食慾調節有關的內泌素,許多控制食慾的內泌素由消化道或其周圍的器官所分泌,它們可以藉由迷走神經,連結到中樞神經的孤束核,再到下視丘通知身體,讓身體知道消化道是沒有東西還是已經裝滿了,於是我們便會去覓食或是感到飽足不想再吃東西。
前篇文章「身為飼主,您滿意獸醫師的通知方式嗎?」提到醫病關係中飼主的需求,使獸醫師瞭解在服務上哪裡有調整的空間。另外,溝通是雙向的,獸醫師與飼主間的關係也是能不能有效治療的關鍵。因此,身為飼主,知道如何與獸醫師做配合,對自家寵物的健康絕對有好處。
不知道大家認為團隊合作時,最難搞的問題是什麼呢?小編認為是「團隊溝通」,團隊溝通上的困難往往使我們在合作上無法發揮各自的實力,成員可能因為害羞而不敢表達意見、可能因為不滿而故意唱反調、可能因為尷尬而老是缺席拒絕溝通等等,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或許並不難,只需要夠會「笑」就可以了!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種咖啡的五色鳥 參考文獻
網路世界不僅是座資料庫,同時也是交流的管道。先前許多人認為要「親臨現場」的醫療,現今也能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舉例來說,在獸醫界,「美國獸醫醫學協會」就有給予「獸醫遠端醫療」定義:「獸醫遠端醫療」 是總稱,是指利用科技去傳遞寵物健康、教育、設施等面向的行為。
如同我們於先前文章所提到的,大家都怕生,團隊內的心理隔閡很難在自然的狀況下被消除,不過如果有人帶動氣氛,多製造一些共同的歡笑 (shared laughter),那麼大家內心的隔閡會較容易被消除,團隊內將容易產生認同感與和諧感,大家會更有「我們是一夥的!」的感覺...
我們將要來介紹在中樞神經以外的器官分泌的跟食慾調節有關的內泌素,許多控制食慾的內泌素由消化道或其周圍的器官所分泌,它們可以藉由迷走神經,連結到中樞神經的孤束核,再到下視丘通知身體,讓身體知道消化道是沒有東西還是已經裝滿了,於是我們便會去覓食或是感到飽足不想再吃東西。
前篇文章「身為飼主,您滿意獸醫師的通知方式嗎?」提到醫病關係中飼主的需求,使獸醫師瞭解在服務上哪裡有調整的空間。另外,溝通是雙向的,獸醫師與飼主間的關係也是能不能有效治療的關鍵。因此,身為飼主,知道如何與獸醫師做配合,對自家寵物的健康絕對有好處。
不知道大家認為團隊合作時,最難搞的問題是什麼呢?小編認為是「團隊溝通」,團隊溝通上的困難往往使我們在合作上無法發揮各自的實力,成員可能因為害羞而不敢表達意見、可能因為不滿而故意唱反調、可能因為尷尬而老是缺席拒絕溝通等等,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或許並不難,只需要夠會「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