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的原理:現代醫學(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西方醫學的成功,除了理論和研究科學化之外,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開發和生產,否則那些實驗室中新研究出來的藥物、檢查和檢驗技術或是新的治療方法,就只是些新奇的玩意罷了。到底有多花錢呢? 2020年世界的前三大藥廠,「每一間」投入的研究金額,都超過110億美金,相等於台灣「2020年的國防預算」(約3580億台幣,114億美金);前7大藥廠加起來,超過700億美金,直逼台灣2020年的全國總預算:2兆1022億台幣(約750億美金)。而台灣是全球GDP排名第22名的經濟體。
資本主義造就了西方醫學的成功,也帶來了另外一個變質的點,商業化。於是醫生和病人,由以前的求助者和神職人員,轉變為顧客和專業人士的關系。這種轉變,各國各地發生的時間差異非常大,我沒有相關的資料,只能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談,比較明確的時間點是全民健保實施開始,後來也有幾位較年長的前輩,也感覺健保後的醫病關係不如以往。
有許多經歷過這個過程的人,特別是從沒有抗生素的年代--或是手上只有盤尼西林一種抗生素--就開始行醫的醫生(還有求醫的病人),都感覺醫療在進步的過程中,被資本主義弄髒了,從慈善事業變成營利事業。所以都不約而同的說出類似的話「現在醫師熱衷於賺錢,沒有理想」「醫學越來越發達,但醫生卻失去了對病人的親切,和良好的醫病關系。」「冷漠,不會握著病人的手,看著病人的眼,給病人溫暖的觸摸,不願撫慰病人」「態度不好,高傲,沒醫德。」......覺得耳熟嗎?這是美國在1980年代就有的批評。
其實追根就底,就只是醫療業比其它產業晚一點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所以那種失去了舊時代的親密感特別強,就像是親切的手工服裝店、訂製皮鞋店,被連鎖的成衣、皮鞋店取代;或是你家巷口的柑仔店變成7-1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35內容數
以簡潔的文字紀綠學佛的心得 「能不能用一句話,說明佛教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一位不信宗教的客座教授這樣問,看著面面相覷的我們,他緩緩的說:「Why people sufferin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清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代的西方醫學,是源於自然科學的基礎,來建立醫療理論的,所以現代醫學背後,是科學化的思考邏輯。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最重要的是--有個坐在醫生那張椅子上的人,會聽他訴說他的苦難,至於上面的人是誰,其實不怎麼重要。
任何方法,只要能夠減少人類「苦」的感受,就有達到寬慰的效果。
感冒會好,是因為身體有扺抗力和復原力(主因),醫療是以間接的方式來提供支持(助力)。
皮膚傷口會好,是因為身體有修復的能力(主因)加上醫療的支持(助力)。
現代的西方醫學,是源於自然科學的基礎,來建立醫療理論的,所以現代醫學背後,是科學化的思考邏輯。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最重要的是--有個坐在醫生那張椅子上的人,會聽他訴說他的苦難,至於上面的人是誰,其實不怎麼重要。
任何方法,只要能夠減少人類「苦」的感受,就有達到寬慰的效果。
感冒會好,是因為身體有扺抗力和復原力(主因),醫療是以間接的方式來提供支持(助力)。
皮膚傷口會好,是因為身體有修復的能力(主因)加上醫療的支持(助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醫學在疾病治療上的成就與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病人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忽視。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如何轉向一種以全人健康為核心的醫療模式成為焦點,強調理解疾病背後的心理、社會和精神因素,並尋求更全面的治療方法。本文旨在重新思考醫療的使命,不僅在於治療疾病,更在於促進人類的整體幸福與健康。
Thumbnail
試讀篇章中,作者以八種不同的醫學技術為主題,融以細膩的文學筆觸,深入淺出的引領讀者思考醫學領域所遇到的社會議題。書中每一篇章都平易近人,你可曾想過我們身邊的醫療體系人員也會碰到跟我們一樣的難關?遇到跟我們一樣的處境?也思考過我們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直到19世紀下半麻醉藥與抗菌藥才問世。 現在的醫療發達,現在的人逐漸遺忘在過去的年代,「治病」與「痛苦」幾乎是同義詞。現代的醫療時常標榜「無痛」,我是連做醫美都喊痛的人…… 在19世紀以前,人家是生命的鬥士,醫生則是科學的先驅,而非現在醫護過勞。   這本書除了彙整了歷史上荒誕、怪奇的病
Thumbnail
想要變得富有,你不再需要開發新的藥物。使用藥物是人類的基本權利,但是對於許多製藥公司的執行長而言,藥物與金融資產再也沒有分別,他們用各式各樣充滿創意並利潤豐厚的方法炒作、交易、剝削,並且操弄藥物。 在擁有哈佛大學、華頓商學院,或者哥倫比亞大學企管碩士的商業執行長開始擔任中階管理層之前,製藥公司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挑戰盲目信仰,揭示醫療體系真相。 醫療壟斷、處方藥致命,擁抱自我療癒!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醫學在疾病治療上的成就與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病人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忽視。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如何轉向一種以全人健康為核心的醫療模式成為焦點,強調理解疾病背後的心理、社會和精神因素,並尋求更全面的治療方法。本文旨在重新思考醫療的使命,不僅在於治療疾病,更在於促進人類的整體幸福與健康。
Thumbnail
試讀篇章中,作者以八種不同的醫學技術為主題,融以細膩的文學筆觸,深入淺出的引領讀者思考醫學領域所遇到的社會議題。書中每一篇章都平易近人,你可曾想過我們身邊的醫療體系人員也會碰到跟我們一樣的難關?遇到跟我們一樣的處境?也思考過我們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直到19世紀下半麻醉藥與抗菌藥才問世。 現在的醫療發達,現在的人逐漸遺忘在過去的年代,「治病」與「痛苦」幾乎是同義詞。現代的醫療時常標榜「無痛」,我是連做醫美都喊痛的人…… 在19世紀以前,人家是生命的鬥士,醫生則是科學的先驅,而非現在醫護過勞。   這本書除了彙整了歷史上荒誕、怪奇的病
Thumbnail
想要變得富有,你不再需要開發新的藥物。使用藥物是人類的基本權利,但是對於許多製藥公司的執行長而言,藥物與金融資產再也沒有分別,他們用各式各樣充滿創意並利潤豐厚的方法炒作、交易、剝削,並且操弄藥物。 在擁有哈佛大學、華頓商學院,或者哥倫比亞大學企管碩士的商業執行長開始擔任中階管理層之前,製藥公司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挑戰盲目信仰,揭示醫療體系真相。 醫療壟斷、處方藥致命,擁抱自我療癒!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