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議題,佔據法國書市

烏克蘭戰爭議題,佔據法國書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給烏克蘭和平。給俄羅斯自由。給普丁審判。」-位於巴黎之俄羅斯專門書店大門標語

影像來源:《世界報》

影像來源:《世界報》


【簡介】

今天(五月7日)刊登於法國主流媒體《世界報》,出版界記者 Zineb Dryef 發表專文,調查因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法國國內產生的出版策略與書店重點變化。特解讀此文,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解讀全文】

俄羅斯族群長久於法國佔有文化力量,多半為共產革命後流亡之俄羅斯人後裔,於法國藝文界舉足輕重,如資助流亡蘇俄的舞者魯道夫·紐瑞耶夫,或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兩人都於流亡期間死於巴黎,安葬於巴黎近郊的俄羅斯族群墓園。

不同於德國俄羅斯裔發動親普丁遊行,引發全球譁然,法國的俄羅斯社群卻主動支持烏克蘭,反對普丁的侵略戰爭。如位於巴黎的俄羅斯專門書店,Globe,之前為蘇共黨營旗下組織,蘇聯解體後,轉成為私人書店,其負責人娜塔莉·杜林(Natalia Turine)即表示:「有些狀態我們無法選擇。我的國家轟炸小孩,這沒有討論空間。」更在其俄羅斯書店門口,展現標語:「給烏克蘭和平。給俄羅斯自由。給普丁審判。」

法國書店近日都出現「烏克蘭-俄羅斯專櫃」,首先展現兩國文化的對話,如俄國從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到當代的小說,到烏克蘭女作家 Lioudmila Oulitskaïa 或當代作家 Andreï Kourkov 之作品。再來就是烏克蘭的國家意識生成研究,與俄羅斯專制問題的研究,如2006年被普丁勢力暗殺的記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婭(Anna Politkovskaïa),其報導專著-《普丁之下的俄國》(La Russie selon Poutine),即由俄羅斯族群出版社發行,其發行人表示:「她是發掘真實的記者,我時常想起,她在一間冷得要死的小公寓,寫這些報導的時刻。」

不同汗牛充棟的普丁政權研究,法國至今尚未有關於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之專書,但五月中,即將出版一本澤倫斯基之演講集,一本澤倫斯基之傳記。位於法國的俄羅斯族群,以出版事業,表達反對普丁侵略戰爭,為「當務之急」。


【原文連結】






avatar-img
陳潔曜的沙龍
325會員
237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普丁導演荒誕大文宣,將烏克蘭比做德國納粹,顯示他完全不想放棄其好戰造成的瘋狂。」-法《解放報》
【簡介】 【解讀】 俄、中政權自認比民主國家更為「有效」,更為「優越」,然而「無視當代問題的複雜度」,普丁逕行發動烏克蘭戰爭,習近平堅持零清導致上海封城,兩者都構成「當今世界最大災難」。 【延伸閱讀】 「俄中軸心」效應,震醒法國知識界 【原文連結】
法國〈世界報〉駐莫斯科記者,Benoît Vitkine,於四月22日發文表示,普丁宣告馬立波於超過五十天的圍城中,已經「被解放」,並要求「士兵經得到應得的獎賞。」。 然而,隨著黑海旗艦莫斯科號沉沒,受難家屬與軍方「無法對話」,只以攏統的「失蹤」結案,已醞釀民怨。 【資料連結】
【簡介】 超過 80 位主要身於「親普丁勢力」的知識份子,如奈及利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非洲、中亞國家的學者、作家,於四月 18 日法國〈世界報〉發表聯合聲明,「無條件支持烏克蘭人,為自由的戰鬥!」特試全文翻譯,歡迎指教,敬請分享。 【全文】 【延伸閱讀】
普丁政權的目的不在於佔領烏克蘭土地,卻是大量消滅和驅除烏克蘭人民。 【簡介】 法國主流大報〈費加洛報〉,於昨日(四月14日),由政治線記者Isabelle Lasserre 撰述專文,分析普丁「恐怖、殘暴不僅被允許,甚至還被克里姆林宮核心理論化。」特在此摘要該文,歡迎指教,敬請分享! 【分析】
烏克蘭和台灣的情況雖然不同,卻可以給台灣有益的參考-如何以民主社會戰略與人民動員模式,對抗一個專制帝國的侵略。
「普丁導演荒誕大文宣,將烏克蘭比做德國納粹,顯示他完全不想放棄其好戰造成的瘋狂。」-法《解放報》
【簡介】 【解讀】 俄、中政權自認比民主國家更為「有效」,更為「優越」,然而「無視當代問題的複雜度」,普丁逕行發動烏克蘭戰爭,習近平堅持零清導致上海封城,兩者都構成「當今世界最大災難」。 【延伸閱讀】 「俄中軸心」效應,震醒法國知識界 【原文連結】
法國〈世界報〉駐莫斯科記者,Benoît Vitkine,於四月22日發文表示,普丁宣告馬立波於超過五十天的圍城中,已經「被解放」,並要求「士兵經得到應得的獎賞。」。 然而,隨著黑海旗艦莫斯科號沉沒,受難家屬與軍方「無法對話」,只以攏統的「失蹤」結案,已醞釀民怨。 【資料連結】
【簡介】 超過 80 位主要身於「親普丁勢力」的知識份子,如奈及利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非洲、中亞國家的學者、作家,於四月 18 日法國〈世界報〉發表聯合聲明,「無條件支持烏克蘭人,為自由的戰鬥!」特試全文翻譯,歡迎指教,敬請分享。 【全文】 【延伸閱讀】
普丁政權的目的不在於佔領烏克蘭土地,卻是大量消滅和驅除烏克蘭人民。 【簡介】 法國主流大報〈費加洛報〉,於昨日(四月14日),由政治線記者Isabelle Lasserre 撰述專文,分析普丁「恐怖、殘暴不僅被允許,甚至還被克里姆林宮核心理論化。」特在此摘要該文,歡迎指教,敬請分享! 【分析】
烏克蘭和台灣的情況雖然不同,卻可以給台灣有益的參考-如何以民主社會戰略與人民動員模式,對抗一個專制帝國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