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政權、殘暴手段不僅被容許,還被理論化」

「恐怖政權、殘暴手段不僅被容許,還被理論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Crédits : Reuters

Crédits : Reuters


普丁政權的目的不在於佔領烏克蘭土地,卻是大量消滅和驅除烏克蘭人民。

【簡介】

法國主流大報〈費加洛報〉,於昨日(四月14日),由政治線記者Isabelle Lasserre 撰述專文,分析普丁「恐怖、殘暴不僅被允許,甚至還被克里姆林宮核心理論化。」特在此摘要該文,歡迎指教,敬請分享!


【分析】

-「克里姆林宮之下流手段」

烏克蘭戰爭彰顯普丁政權的統治手段、核心理論,〈費加洛報〉記者指出:「烏克蘭所有被俄軍佔領的區域,都顯現出恐怖景象」,如民女被姦殺,市民被綁從背後或頭部處決,集體屍體坑,或者政治菁英被綁架、暗殺。

這些恐怖行動,正是普丁政權「專為烏克蘭人民的再教育。」如此「集體恐怖」,可能於近日加劇,因普丁剛剛任命「敘利亞屠夫」-德沃爾尼科夫將軍,作為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之總指揮官,另外加上惡名昭彰的普丁親信「華格納傭兵」,車臣暴虐的降軍,專門於背後執行「克里姆林宮之下流手段」。


-「消滅烏克蘭」特別行動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恐怖殘暴,在於一種「報復心理」。面對烏克蘭的橘色革命,和2014年歐洲廣場革命,普丁不僅以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作為直接回應,更處心積慮針對基輔民主政權,展開「斬首行動」。〈費加洛報〉記者分析:「恐怖、殘暴不僅作為規則,作為俄軍文化,更銘刻於克里姆林宮核心的意識形態中。」如普丁的親信,前總統梅德維傑夫,即不斷呼籲「去烏克蘭化」(désukrainisation),因為普丁認為這個國家作為「人工虛構」,其大俄羅斯政權的使命,即為「消滅烏克蘭的歷史和名字」。


-「滅絕和驅逐」烏克蘭民族

如史達林於1930年代,以「大饑荒滅絕烏克蘭人民」,造成五百萬人死亡,「普丁政權的目的不在於佔領烏克蘭土地,卻是大量消滅和驅除烏克蘭人民。」烏克蘭著名的記者 Vitaly Portnikov 分析道。

如此種族仇恨場景,不僅讓人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有歷歷在目的當代例子,如九十年代波士尼亞戰爭中,受俄國支持的塞爾維亞勢力,試圖滅絕波士尼亞人,造成兩萬至五萬平民死亡。國際法庭已經判決,這是種族滅絕犯罪。

烏克蘭戰爭不僅是莫斯科與基輔的衝突,更是專制政權與民主社會的爭戰,而基輔則成為歐洲最危險的火線。烏克蘭人民為世界捍衛的,正是一個面對恐怖政權,免於恐懼的自由社會。


【延伸閱讀】

普丁的「黑道語言」,鼓動一個「流氓世界」


【原文連結】






avatar-img
陳潔曜的沙龍
325會員
238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烏克蘭和台灣的情況雖然不同,卻可以給台灣有益的參考-如何以民主社會戰略與人民動員模式,對抗一個專制帝國的侵略。
基輔附近已發現 1222 平民的屍體,更有證據顯現,俄軍犯下強姦事件,烏克蘭檢方已展開調查 5600 件俄羅斯戰爭罪行。 普丁今天(四月12日)和其可能唯一盟友,白俄羅斯同樣是「終身總統」的盧卡申科,一齊神采奕奕,視察俄羅斯東部的空軍基地。 【原文連結】
普丁主義像是一種「神祕宗教」,於二十一世紀,提出「帝國主義」、「軍事侵占」、「宗教至上」、「民族第一」等意識型態清洗,不僅是回到蘇聯時期,甚至回到沙皇時期,回到中古世紀...
根據法國〈解放報〉調查,俄國媒體從早先宣稱對烏東發射飛彈,一見大量平民死傷,「馬上翻臉」。
法國〈世界報〉於烏克蘭戰爭一個月之後,分析中國與俄羅斯「互相支援」(coordonner),以官方機構主導「造謠計畫」(campagnes de désinformation)。
法國〈世界報〉自俄對烏克蘭戰爭爆發第一天,即密切注意背後中俄關係,提出於習近平與普丁 38 次會面下,長期醞釀,「中俄軸心」終於此次戰爭具體成形。世界秩序由中俄控訴的「美國單極主義」,將被打回至上世紀蘇聯模式的「後冷戰」、「雙極對抗」。
烏克蘭和台灣的情況雖然不同,卻可以給台灣有益的參考-如何以民主社會戰略與人民動員模式,對抗一個專制帝國的侵略。
基輔附近已發現 1222 平民的屍體,更有證據顯現,俄軍犯下強姦事件,烏克蘭檢方已展開調查 5600 件俄羅斯戰爭罪行。 普丁今天(四月12日)和其可能唯一盟友,白俄羅斯同樣是「終身總統」的盧卡申科,一齊神采奕奕,視察俄羅斯東部的空軍基地。 【原文連結】
普丁主義像是一種「神祕宗教」,於二十一世紀,提出「帝國主義」、「軍事侵占」、「宗教至上」、「民族第一」等意識型態清洗,不僅是回到蘇聯時期,甚至回到沙皇時期,回到中古世紀...
根據法國〈解放報〉調查,俄國媒體從早先宣稱對烏東發射飛彈,一見大量平民死傷,「馬上翻臉」。
法國〈世界報〉於烏克蘭戰爭一個月之後,分析中國與俄羅斯「互相支援」(coordonner),以官方機構主導「造謠計畫」(campagnes de désinformation)。
法國〈世界報〉自俄對烏克蘭戰爭爆發第一天,即密切注意背後中俄關係,提出於習近平與普丁 38 次會面下,長期醞釀,「中俄軸心」終於此次戰爭具體成形。世界秩序由中俄控訴的「美國單極主義」,將被打回至上世紀蘇聯模式的「後冷戰」、「雙極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