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i-Huberman 於 2024 年,第一本如磚頭厚的學術專書,竟然就在三、四天內看完了。讀藝術研究,完全不是閒情逸致,沒有目的之求知慾,卻是一種「燃眉之急」(éthique urgente)。我們可以從 Didi-Huberman 著作等身的研究,看到當今文明危機,或許就在學界漂亮的「美學至上」本身。我們可以看到 Didi-Huberman 的寫作自我要求:1,永遠批判光鮮亮麗的美學術語:如以科學之名的【後現代學術術語】,酷炫帥氣的【前衛藝術術語】2,回歸美學研究的活水源頭:「美學研究」為何會發生?似源自於法國大革命衝擊下,康德道德意識,與民主社會意識下,馬克思學說的衝擊,與其以光鮮亮麗的後現代美學術語,於菁英語境無限循環,不如回歸什麼是美學的活水源頭。 面對當今充滿光鮮亮麗術語的機構美學論述,此民間自發的解讀計劃,需要耗費時間與資源,如第一時間閱讀全文之外,可能要寫下五十頁筆記,最後寫下7500字的報告,作為分享實踐。然後,所有收入,為零。需要另外找資源謀生。此計畫即於個人準備大學演講之時,擠壓出時間執行。以此模式,個人已經完成十二本書的解讀。希冀作為洪席耶「感知分享」(partage du sensible),個人理解的長期實踐-民間自發,人民自主,藝術共感,知識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