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成為唐吉軻德: 讀董啟章《刺蝟讀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繼《狐狸讀書》之後,董啟章的《刺蝟讀書》戴上理性的眼鏡,收錄《明報周刊》裡思辨性較強的文章。而這些短篇散文,同樣召喚書架上的文豪之魂回返現世,與我們凝視對望,甚至對話。

raw-image



全書分為「移動的思考」、「文學的發現」、「趣味的遺傳」以及「自我的告白」四輯,從笛卡兒的懷疑論著手,架構理性世界的經緯,周延的論述如蛛絲脈絡,一層層由西而東,也進一步揭開夏目漱石《文學論》的神秘面紗。



〈瘋子論文學〉一文,言及夏目漱石的文學公式:(F+f),其中F表示焦點印象或觀念,f則是與F相伴的情緒。而(F+f)組成四種不同的文學內容:感覺的F、人事的F、超自然的F與知識的F。而(F+f)在時間上呈現的波浪型推移,以不同形式存於作家身上,亦印證了夏目漱石自言:「正是因為神經衰弱與狂人,我寫出了《我是貓》,出版了《漾虛集》,《鶉籠》也得以面世。這麼一想,我堅信我應該感謝這種神經衰弱正和我的癲狂。」


自此延伸的千古論辯:「文學之真」與「科學之真」孰真與否,又從根底再一次撼動文學的價值。然而夏目漱石不走偏鋒,反而「靈活適度地在不同的距離和角度之間移動,時遠時近、時高時低、時左時右、時前時後」,移形換位於各種真實之間,書寫最真實的情緒。


董啟章深入淺出的論述,無疑揭開書架後層的作家視角,以後設思維架構出刺蝟的閱讀世界,亦在不同文本之間印證笛卡兒、夏目漱石與大江健三郎的心口合一。

《狐狸讀書》、《刺蝟讀書》讓我們養成一種閱讀的姿態,也察覺所謂閱讀的樂趣,只在捕捉文學亡魂的瞬間

也許我們該快步離開喧鬧的世界,將自己安放在一本書裡,成為電子時代的唐吉軻德。讓鉛字撥慢時針,靜靜翻閱紙頁,感受樹心的年輪如何在體內生根,長成這時代的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牧希的沙龍
71會員
588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蔡牧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2025/04/27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2025/03/25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Thumbnail
2025/03/25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Thumbnail
2025/02/13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Thumbnail
2025/02/13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