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之中,我們還擁有的——讀平野啓一郎《日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在。當太陽逐漸黯淡,人類賴以生存的光明即將消逝,我們才發現自己早已深陷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


小說中的人物在面對太陽即將熄滅的預言時,分別展現截然不同的生存姿態——有人選擇末日前最後的享樂;有人陷入絕望,在漫漫黑暗裡等待死亡降臨;亦有人希望以科學的力量扭轉命運,卻反而被黑暗吞噬。這些不同的選擇,恰如沙特所言的「存在先於本質」——人類被迫直面自己的本真存在。


小說中的太陽意象,令人聯想到三島由紀夫筆下反覆出現的太陽崇拜與毀滅。

在《日蝕》中,太陽的逐漸黯淡恰如三島美學中對完美與毀滅的雙重追求。這種對終極之美的追求與毀滅,正是三島美學的核心 。而此種辯證遊走於兩種極端,正是存在主義的生存方式——唯有在毀滅的瞬間,才能觸及永恆之美;唯有直面死亡,才能領悟生命的真諦。


日蝕之後,世界趨於黑暗、平靜且一無所有。但在平野啟一郎冷峻的筆觸之下,人類是無視外在黑暗,點燃內心的光芒?這或許是平野啓一郎留給我們最深的叩問:在太陽墜落,失去生活的重心之後,在極度幽暗的曠野裡,我們還記得什麼?


看著一九九0的預言一一成真,我們也需要平野啓一郎的勇氣「我想要活下去,我必須活下去」。


avatar-img
70會員
502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牧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曹疏影《石榴海灘》分為「駁火」、「餘生」與「陰明山」三輯,以詩化的時代預言,娓娓敘說每一道世間火焰的情態。 如果世間百態與人情冷暖是瞬息萬變的潮汐,「我們是被留下的」(〈自序〉)是以詩為史的餘生告白。 「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午夜石板街/路過玻璃,無數鏡」〈良夜〉窸窣夢的啐語,在夜
謝昭華《熱帶氣旋升起》以為文字行腳,遊走島嶼邊緣,在遙望浪嶼之際不斷與海辯證。 詩是辯證的浪,亦是和解的懷抱。我們隨詩人行走於時光遺跡之間,在喧囂裡游牧蜉蝣一般的生活。
伍軒宏《尋隱劍》以一場鏢案開場,劃開時局的困境:滅佛令之後,主角林德宇身負重任,護送佛像躲避朝廷耳目。
繼《雁行千山》之後,楊明將生命落根於《南方有嘉木》,書寫山東流亡學生的集體創傷。
羅智成重新出版少時的第二本詩集《光之書》,從一九七八年的四月到二零二四年的序言,如一曲光陰的呢喃,不僅直抒創作本真的胸臆,也在每一刻生命的斷代史溝間,連結最原始的關於詩的天真與想像。
黃國峻 《度外》(完成25週年紀念版)再度問世,像小說家天外飛來一筆的問候: 「你們還讀小說嗎?」
曹疏影《石榴海灘》分為「駁火」、「餘生」與「陰明山」三輯,以詩化的時代預言,娓娓敘說每一道世間火焰的情態。 如果世間百態與人情冷暖是瞬息萬變的潮汐,「我們是被留下的」(〈自序〉)是以詩為史的餘生告白。 「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午夜石板街/路過玻璃,無數鏡」〈良夜〉窸窣夢的啐語,在夜
謝昭華《熱帶氣旋升起》以為文字行腳,遊走島嶼邊緣,在遙望浪嶼之際不斷與海辯證。 詩是辯證的浪,亦是和解的懷抱。我們隨詩人行走於時光遺跡之間,在喧囂裡游牧蜉蝣一般的生活。
伍軒宏《尋隱劍》以一場鏢案開場,劃開時局的困境:滅佛令之後,主角林德宇身負重任,護送佛像躲避朝廷耳目。
繼《雁行千山》之後,楊明將生命落根於《南方有嘉木》,書寫山東流亡學生的集體創傷。
羅智成重新出版少時的第二本詩集《光之書》,從一九七八年的四月到二零二四年的序言,如一曲光陰的呢喃,不僅直抒創作本真的胸臆,也在每一刻生命的斷代史溝間,連結最原始的關於詩的天真與想像。
黃國峻 《度外》(完成25週年紀念版)再度問世,像小說家天外飛來一筆的問候: 「你們還讀小說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文豪Japan 太宰治、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人,是日本文學史上的名家,各自憑藉自己那獨特風格與思路,開創出明治-大正時代文學裡的璀璨盛事。 每當閱讀這些名家的著作,從溫馨日常般擬人視角敘述,到人心詭變的警世語,讓我深切感受到那專屬於日式,獨有的隱晦不明的暗喻與溫婉省悟。 而世間的萬物常理與運
Thumbnail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Thumbnail
‧ 多年前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阿信》捲土重來,又在緯來日本台重播了。經典就是經典,百看不厭。記得當年文經版小說原著中文本,還是鍾肇政先生翻譯的呢! ‧ 日本寫實主義小說家尾崎紅葉(1868-1903)《金色夜叉》,自1897年起於《讀賣新聞》連載,大受歡迎,包括前篇、中篇、後篇、續篇、再續、三續
Thumbnail
村上春樹,這是一個所有文藝青年都會被吸引住的名字。日本作家,名字裡有村還有樹,試問哪個一天到晚頭腦中帶著幻想、思緒裡懷著惆悵的肖連郎有辦法抵抗。 俗話說得好:「 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 」在我19歲的那一年直接上網載了[海邊的卡夫卡 ]的盜版電子書,雖然這個行為和文藝青年的形象不太般配,不過「竊
昭和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一)   「十點起床,閱讀谷崎潤一郎的《倚松庵随筆》,我為其透通人生的老境所吸引。最近,我聆聽了一張莫里斯.雪佛萊的黑膠唱片,體會出老成的圓熟和年輕的稚澀,更深切感到僅憑血氣方剛做事無法成就大事。下午一點,我進入排練場。「荒神山(上浴血火拼)」的段子不錯,「雜耍逗笑」
Thumbnail
宇智波佐助一年四季無論冷暖都用黑色披風裹住自己。 他就像一閃即逝的影子,迅速掃過這個雜亂無章的世界。 他的旅行雖然漫無目的,但潛意識已經帶領他重返音隱村,回到那段幽暗無光的少年時代。 夜幕低垂,滿月高懸,刺眼的月光灑落在沿途破敗的老屋,夜間的霧氣沿著蜿蜒的小徑繚繞,讓宇智波佐助看不清前方的
Thumbnail
這是本描述深夜東京故事的書,藉由兩段文字『中性』和『記憶』帶給讀者思考。文章表達了如何從不同角度看待人生,及記憶對於人生的影響。同時也談及黑夜給予人們沉澱之處及新的一天的希望。這是一本帶有情感共鳴的書。
Thumbnail
記憶像捉不住的落日,一跳一跳地作弄著生者,湮滅,又再現,湮滅,又再現。
許多年前,我讀過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礼讃》(1933-1934)一文,但是因閱讀速度太快(囫圇吞棗),對這部名作幾乎沒留下什麼印象。前日,可能是谷崎兄顯靈吧,強行讓我接受他的暗示,他希望我再重讀幾遍,評點一下他在建構和復興日式空間美學的努力。說得也是。故人特地從遠方來囑託,正直的人豈能不從?所以,我就
Thumbnail
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自山本周五郎的同名小說,以喜劇、浮誇的形式呈現,簡單有味呈現臨時住宅下的人物態樣。 故事主軸:納尼颱風摧毀許多家庭,造成災民無家可歸,日本政府建了臨時住宅提供受災民眾入住。 以新住戶半助(池松壯亮飾演)的視角,依序呈現周遭居民。 鮮明的人物 半助:初到臨時住宅,被賦予回報當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文豪Japan 太宰治、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人,是日本文學史上的名家,各自憑藉自己那獨特風格與思路,開創出明治-大正時代文學裡的璀璨盛事。 每當閱讀這些名家的著作,從溫馨日常般擬人視角敘述,到人心詭變的警世語,讓我深切感受到那專屬於日式,獨有的隱晦不明的暗喻與溫婉省悟。 而世間的萬物常理與運
Thumbnail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Thumbnail
‧ 多年前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阿信》捲土重來,又在緯來日本台重播了。經典就是經典,百看不厭。記得當年文經版小說原著中文本,還是鍾肇政先生翻譯的呢! ‧ 日本寫實主義小說家尾崎紅葉(1868-1903)《金色夜叉》,自1897年起於《讀賣新聞》連載,大受歡迎,包括前篇、中篇、後篇、續篇、再續、三續
Thumbnail
村上春樹,這是一個所有文藝青年都會被吸引住的名字。日本作家,名字裡有村還有樹,試問哪個一天到晚頭腦中帶著幻想、思緒裡懷著惆悵的肖連郎有辦法抵抗。 俗話說得好:「 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 」在我19歲的那一年直接上網載了[海邊的卡夫卡 ]的盜版電子書,雖然這個行為和文藝青年的形象不太般配,不過「竊
昭和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一)   「十點起床,閱讀谷崎潤一郎的《倚松庵随筆》,我為其透通人生的老境所吸引。最近,我聆聽了一張莫里斯.雪佛萊的黑膠唱片,體會出老成的圓熟和年輕的稚澀,更深切感到僅憑血氣方剛做事無法成就大事。下午一點,我進入排練場。「荒神山(上浴血火拼)」的段子不錯,「雜耍逗笑」
Thumbnail
宇智波佐助一年四季無論冷暖都用黑色披風裹住自己。 他就像一閃即逝的影子,迅速掃過這個雜亂無章的世界。 他的旅行雖然漫無目的,但潛意識已經帶領他重返音隱村,回到那段幽暗無光的少年時代。 夜幕低垂,滿月高懸,刺眼的月光灑落在沿途破敗的老屋,夜間的霧氣沿著蜿蜒的小徑繚繞,讓宇智波佐助看不清前方的
Thumbnail
這是本描述深夜東京故事的書,藉由兩段文字『中性』和『記憶』帶給讀者思考。文章表達了如何從不同角度看待人生,及記憶對於人生的影響。同時也談及黑夜給予人們沉澱之處及新的一天的希望。這是一本帶有情感共鳴的書。
Thumbnail
記憶像捉不住的落日,一跳一跳地作弄著生者,湮滅,又再現,湮滅,又再現。
許多年前,我讀過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礼讃》(1933-1934)一文,但是因閱讀速度太快(囫圇吞棗),對這部名作幾乎沒留下什麼印象。前日,可能是谷崎兄顯靈吧,強行讓我接受他的暗示,他希望我再重讀幾遍,評點一下他在建構和復興日式空間美學的努力。說得也是。故人特地從遠方來囑託,正直的人豈能不從?所以,我就
Thumbnail
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自山本周五郎的同名小說,以喜劇、浮誇的形式呈現,簡單有味呈現臨時住宅下的人物態樣。 故事主軸:納尼颱風摧毀許多家庭,造成災民無家可歸,日本政府建了臨時住宅提供受災民眾入住。 以新住戶半助(池松壯亮飾演)的視角,依序呈現周遭居民。 鮮明的人物 半助:初到臨時住宅,被賦予回報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