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輕鬆學-4年存300張金融股,每年賺自已的13%,作者:孫捂天,書摘(上)

存股輕鬆學-4年存300張金融股,每年賺自已的13%,作者:孫捂天,書摘(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今年股市動盪劇烈,特別考驗存股的人心性,雖然這本書是2019年9月出版,但是書中好的觀念仍然經得起檢視,思考致富一書提到:「決定一生的財富,是你的思維和習慣」在投資的領域更是如此,在股市大跌時,多讀一些財商的書,培養正確的存股思維與長期投資良好習慣,在好公司落難時,用便宜價買進持有,耐心等待股市反轉時,帶來的巨大財富。

本書主要分為兩大篇

一、翻轉觀念篇:踏進存股這一條線,等於踏進財務自由的起點


第1章:存股前必須先搞懂的4個觀念:


1-1看清股市零和遊戲的真面目

零和遊戲,又稱零和博弈或零和賽局,是博弈論的概念。在零和遊戲中,各方是不合作的。簡而言之,自已的幸福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在股市獲利的方式,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價格投資」所謂「低買高賣」,另一種是「價值投資」,指的是近幾年熱門的「存股」。

股市零和遊戲中,誰是真正的贏家?答案肯定不是小資族你我,真正的第一手訊息,早就被有力人士(資金寵大的金主)、公司決策者(高階主管)搶先一步知悉,小資族根本無法在價值投資中,搶先或贏過這一些大戶。

1-2遠離股票戰場,不用管它漲或跌

作者的重點並不是指「不要買股票」,書中「戰場」指的是不要「在股市中和人廝殺」,不要進行「零和遊戲」,而是穩穩地賺取應得的報酬,慢慢地累積財富!

短期交易是一種零和遊戲,但股票交易往往比零和遊戲更為的殘酷。買或賣都需繳交手續費(千分1.425%)以及賣出繳交易稅(千分3%),長期來說,這不只是一場零和遊戲,遲早會變成負和遊戲。

遠離交易、遠離頻繁買賣、遠離股票戰場是存股前必須先知道的第一件事情。

※越是頻繁的交易,所產生的手續費和交易稅金額就越多,輸的機率就越大,負和遊戲的現象越是明顯。

1-3把錢放在定存,獲利抵不過通膨
5月初主計總處,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2個月超過3%,漲幅擴大至3.38%,創9年半最大漲幅,而現在定存約1.035%;如果你只是傻傻定存不投資,你的獲利早就被通膨吃掉,不如換另外一種思維,存定存不如買銀行股票(殖利率5%),長期來看不僅可以抗通膨,還可以有穩定股利可以領取。
通膨:通貨膨脹,指一般物價的持續上漲。物價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
一般常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衡量通貨膨脹率。

延伸文章:
5880合庫金:抗通膨最佳標的,優質的大型金控股,小資族房貸的好朋友!

※窮人買進負債,富人買進資產

知名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書中精準點出,富人和窮人的思維差異,在於富人有了收入會買進資產,創造更多收入,之後再買進更多的資產,依此循環下去,越來越富有;窮人有了收人則是買進負債,卻讓資產不斷縮水。

例:有錢人借錢投資房子收租金(用租金去支付房貸利息),如租金>房貸利息,等於房客幫他繳房租,後來房子所有權是富人的,窮人借錢買房子(以為是資產)背30年房貸(未付清前仍是負債),一樣是借錢買房,卻因為思維的不同造成不同的結果。

有錢人買資產,窮人買以為是資產的負債。學習投資先翻轉觀念,才能翻轉腦袋。

※投資好公司,一起加入「富酬者聯盟」

存股是什麼? 作者有三個口訣:「買、等、養」

1、買:當你買進一家好公司股票,成為它的股東。

2、等:等著公司替你賺錢配息。

3、養:長抱好股,養一堆股子股孫。

1-4存股就是用錢買時間

有錢人與窮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有錢人選擇用錢買時間,窮人用時間去換錢。

例如:現在最熱門的工作,就是外送工作(Uber Eats),不用任何技術,只要有一台機車、手機,就可以從事工作。

有錢人叫外送,省下排隊的時間,把時間花在創造更大的利潤(創業),而窮人卻是兼職跑外送,而當你老了時,你沒體力時,有錢人早已經身價不凡,而你可能連跑外送的體力都沒有。

金融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拿鐵因素」,一杯中杯拿鐵約45元,如果1個月算20天工作天,45*20*12=10,800元,看似很小的花費,30年累積竟高達32萬元。

延伸文章:

「讓錢為你工作的自動理財法」大衛·巴哈

書中作者建議:
小資族可以省下一杯咖啡錢,買進第一金零股,當它的股東,讓整個金控的員工幫你賺錢,一開始股數少,可以買到時間少,慢慢存當股數越來越多,可以買到的時間就由少變多,當投資收入比你薪水高,表示你不用工作,也可以獲得一樣的報酬,這樣就可以達到財務自由,不用把自已時間賣給公司,可以提早退休,之後就可以去做自已想做的事情。

※存股存的是時間,時間等於報酬
例子:你的錢買進第一金股票,今年配現金1.2元,當你累積100張,你的股利收入12萬,如果你的年薪50萬,只要存420張,股利504,000>500,000,財務自由。

第2章:存股的3個頓悟:慢慢來比較快

2-1存股不會讓你快速致富

存股第一特性「不會讓你快速致富」,任何告訴你短期資產可以翻倍的方法,其實都是屬於高風險的做法。

金融學上有所謂的「72法則」,把72當作分子,報酬率當分母,得到的結果就是「翻倍需要的年數」,以報酬率5%為例,72/5=14.4年,而我自已實際存金融股16年,平均報酬率5%,確實在16年後已經翻倍了,真的是太不可思議的公式。

2-2無須考驗人性,是最佛系的理財術

股市中要能快速致富有兩個辦法,第一是靠價格投資(低買高賣),第二是剛好買到飆股才行。

而這兩種都無法賺取整段的獲利,運氣好的賺到一小段,有人明明買到了,最終還是賠錢出場,為什麼?

低買高賣和買到飆股會抱不住,這是因為「人性」!

敢逢低加碼,你就是股市中的Superman

人性喜歡趨吉避凶,不論心理建設多強,股災來襲,股價接連重挫,甚至低於淨值時,往往隨著業績難看或公司遭遇壞事情,讓所有在當時買股票的人,都會認為自已是笨蛋。每個持有股票的人,都恨不得在股價下跌以前,就先出脫手中所有的持股。

歷史會重演,最近股市經歷通膨、升息、俄烏戰爭,台灣「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達到每日9萬高點,這幾天才又降至6萬,在如此糟糕的外在環境,以及心理壓力之下,你如果敢在股市低檔大量買進,在股市高檔時大量賣出,你就是股市中的Superman,但是這樣違反人性的人不多也只有少數人。

※翻轉觀念,存股根本不必違反人性

書中建議遠離交易戰場,遠離價格投資,轉換成價值投資,選擇一家好公司,用「時間」降低持有的成本,達到我要買的價格,因為用時間等待是不違反人性!因為不違反人性才容易被複製,是一般人可以學習操作。

例如:2014買進第一金股價19.4元,當時淨值為16.4

第1年配息1.2元,把股息當成收回本金降成本,19.4-1.2=18.2

第2年配息1.2元,把股息當成收回本金降成本,18.2-1.2=17

持有兩年後,想成預約買在兩年後的17元,就不算高了。第一金的淨值在16.4元,股價越接近16.4元,就是好的買點。

作者建議:每次看盤時,價格不是他能不能買進的標準,而是以持有多少「時間」,能降多少成本為考量!

2-3挑選好股慢慢存,給你應有的利潤

存股:指的不是定存,指的是在股票市場中利用價值投資,挑選出值得投資的公司,買進股票後當它的股東;公司取得資金後在營業上獲利,將盈餘按照持股比例分紅給股東,存股投資者把分紅的利潤,作為降成本的護城河,甚至進一步加碼投資,持續正向循環的一種投資模式。

存股的「獲利來源」,第一項是來自公司營運的分紅,第二項來自股票價格的增漲。

股價與業績息息相關,當投資人選擇好的標的後,除了可以每年領取公司的盈餘分紅之外,也能享受公司股價因為業績增漲,造成股價跟漲的資本利得,也就是股價的價差。

秘訣在於一定要挑選業績良好的公司,存股不會讓人快速致富 但是慢慢來,卻比較快。

巴菲特99%的財富是50歲後獲得的,
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貝佐斯問他:「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說:「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愛心就是按讚,這會讓我開心。

💟【拍拍手被你點 5 下是給我錢,雖然少仍對我有幫助

💟【留言是小茹寫下文章最大的動力,期待你留言。

💟【收藏】是你還想要細細品味文章,我的榮幸。

💟【贊助追蹤訂閱是給我的最大鼓勵

👉 訂閱【 小茹蝸牛存股日記,「耐心」是最好的方法。

👉出沒地【 小茹FBMatters蝸牛存股日記社團

avatar-img
江小茹蝸牛存股日記
35.3K會員
499內容數
存股過程就像「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雖然動作緩慢,中間過程需要用「耐心」等待,未來「投資複利」會去證明當初你的選擇是對的。 專欄每月更新頻率至少4篇,歡迎大家來看我投資的故事。 投資、存股、蝸牛、耐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美國關稅政策對臺灣股市造成的影響,以及投資人應如何應對市場風險。作者分享自身經歷,說明槓桿投資的風險,並建議投資人提升投資能力及財務智商,降低投資風險。文章也推薦美股VT作為投資選擇,強調投資首重風險管理。
本文分享小茹投資食品股大成的經驗,從財報資訊、法說會內容、股價變化及近期新聞等面向,分析大成公司的營運狀況及投資價值,並探討在股市大跌時投資食品股的抗跌性。
四月股市震盪劇烈,美股及臺股皆經歷大幅度上下波動。文章以小茹的投資經驗為例,分享其在面對股市劇烈震盪時的心情與應對策略,並提出三點長期投資建議:不開槓桿、保留現金及專注本業。
本文探討美國關稅政策對臺灣股市造成的影響,以及投資人應如何應對市場風險。作者分享自身經歷,說明槓桿投資的風險,並建議投資人提升投資能力及財務智商,降低投資風險。文章也推薦美股VT作為投資選擇,強調投資首重風險管理。
本文分享小茹投資食品股大成的經驗,從財報資訊、法說會內容、股價變化及近期新聞等面向,分析大成公司的營運狀況及投資價值,並探討在股市大跌時投資食品股的抗跌性。
四月股市震盪劇烈,美股及臺股皆經歷大幅度上下波動。文章以小茹的投資經驗為例,分享其在面對股市劇烈震盪時的心情與應對策略,並提出三點長期投資建議:不開槓桿、保留現金及專注本業。